甘英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早期檢測在細菌和非細菌感染中的應用。方法 160例疑似感染的患者(實驗組), 在入院的24 h內(nèi)測定其血清PCT, 與160例正常健康體檢人員(對照組)血清PCT(正常值PCT≤0.5 μg/L)進行分析比對。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測得血清PCT水平升高, 結(jié)合臨床癥狀確診為細菌感染128例, 有30例確診為病毒感染, 另外2例確診為真菌感染;實驗組細菌感染患者及非細菌感染患者測得血清PCT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者與非細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128例細菌感染患者應用抗生素后測得血清PCT水平較應用抗生素前快速下降(P<0.05)。結(jié)論 血清PCT可作為細菌感染的早期診斷指標, 且對全身細菌感染有較高的敏感性, 早期檢測可以鑒別細菌和非細菌感染, 且對指導臨床抗菌用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血清降鈣素原;早期檢測;應用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24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nèi)血清PCT水平很低, 當機體被感染后, 血清PCT在短時間內(nèi)濃度升高, 且在某些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時血清PCT升高與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1]。本研究通過對血清PCT早期檢測以鑒別細菌和非細菌感染, 指導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入院疑似為感染的患者160例作為實驗組, 其中男80例, 疑似為上呼吸道感染的28例, 疑似為肺部感染的22例, 疑似為泌尿系感染的5例, 疑似為敗血癥的 5例, 疑似為病毒感染的20例;女80例, 疑似為上呼吸道感染的28例, 疑似為肺部感染的20例, 疑似為泌尿系感染的10例, 疑似為敗血癥的2例, 疑似為病毒感染的20例;患者年齡18~70歲, 排除抽血前已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長期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患者。160例隨機抽取的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96例, 女64例, 均為健康者, 年齡16~7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給疑似為感染的160例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靜脈血置于BD公司生產(chǎn)的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里, 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譜法測定血清PCT。對測定結(jié)果PCT>0.5 μg/L患者應用抗菌藥物后再次抽血清行PCT檢測, 并與對照組比較其檢驗結(jié)果。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測得血清PCT水平升高, 結(jié)合臨床癥狀確診為細菌感染128例, 有30例確診為病毒感染, 另外2例確診為真菌感染;實驗組細菌感染患者及非細菌感染患者測得血清PCT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者與非細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128例細菌感染患者應用抗生素后測得血清PCT水平較應用抗生素前快速下降(P<0.05)。見表1。
3 討論
血清PCT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蛋白質(zhì), 由116個氨基酸組成, 主要由甲狀腺細胞、單個核細胞等分泌產(chǎn)生, 健康生理狀態(tài)下血清PCT水平≤0.5 μg/L, 在炎癥反應時, 內(nèi)毒素和多種炎癥因子可產(chǎn)生血清PCT。本研究對160例疑似為感染的患者早期檢測血清PCT, 結(jié)合臨床癥狀, 確診為細菌感染者128例, 與對照組血清PCT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細菌感染患者應用抗生素后, 再次檢測血清PCT其水平明顯下降, 與應用抗生素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與孔萬權(quán)等[2]報道的細菌感染時血清PCT濃度升高結(jié)果一致,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細菌感染患者中, 血清PCT>0.5 μg/L, 敏感性為96.36%, 特異性為96.66%, 這說明血清PCT對于細菌感染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可以作為細菌感染診斷的有效指標。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 血清PCT的早期檢測可以鑒別細菌和非細菌感染, 為細菌感染者提供早期診斷依據(jù), 從而指導醫(yī)生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降低患者病死率。由于監(jiān)測樣本抽取時間的影響及抽血時樣本量不足會影響血清PCT的測定值, 從而造成機械誤差, 所以提醒臨床醫(yī)生在給測定血清PCT水平升高的患者使用抗生素藥物時, 一定要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其他輔助檢查結(jié)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避免抗生素的濫用, 從而避免多重耐藥菌的產(chǎn)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更有效地減少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 鐘海平, 王建中, 賀春輝. 血清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兒童敗血癥中的診斷價值.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3, 31(5):508-509.
[2] 孔萬權(quán), 莊榮, 魏大臻, 等. 降鈣素原與血清C-反應蛋白聯(lián)合測定對嚴重多發(fā)傷患者早期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 重慶醫(yī)學, 2009, 38(16):2018-2019.
[收稿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