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君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循證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治療宮外孕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86例行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 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疼痛發(fā)生率為18.60%、消化道癥狀發(fā)生率為2.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49%、20.9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治療宮外孕護理中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減少并發(fā)癥, 提高護理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循證護理;腹腔鏡;宮外孕;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201
宮外孕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急腹癥, 近幾年隨著人工流產的發(fā)生率顯著增高, 使得宮外孕的發(fā)生率也逐漸上升[1]。對于此類患者目前可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 手術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 術后恢復快, 有效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減少了患者痛苦, 治療效果顯著, 但同時也需要給予宮外孕患者護理干預措施。循證護理作為一種科學護理方法對于腹腔鏡術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2]。在本次研究中對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鏡治療的宮外孕患者, 對其實施循證護理措施,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3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6.6±3.5)歲;觀察組年齡24~38歲, 平均年齡(27.2±3.6)歲。兩組患者均伴隨一定程度的停經、腹痛和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史等癥狀;通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超聲和肝腎功能等檢查顯示無任何異常。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主要內容包括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心理變化情況, 同時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措施;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措施, 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因為大部分宮外孕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并不了解, 且會擔心手術治療對今后機體和生育功能的影響, 從而出現憂慮、緊張等負面心理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持有足夠的耐心向患者講述宮外孕的相關知識, 給予患者細心的關懷。②切口感染。護理人員需要在手術后給予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嚴密監(jiān)測, 觀察患者切口恢復和敷料情況。③飲食和運動。護理人員需要早期鼓勵患者進行下床運動, 從而促進機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 增加肺活量和腸道蠕動, 幫助縮短排氣時間。在術后1 d給予患者半流質食物, 在術后2d變?yōu)槠胀ㄊ澄??;颊咴谛g后可能會因為麻醉的原因出現惡心、嘔吐等, 因此進食的時間可以適當推遲。在手術后因為患者腹腔內會聚集大量氣體, 所以需要多食入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 依據本院自制百分制護理滿意度表對患者調查, 包括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十分滿+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并發(fā)癥 觀察組疼痛發(fā)生率為18.60%、消化道癥狀發(fā)生率為2.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49%、20.9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宮外孕指的是孕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的妊娠情況, 目前對于此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療效確切。相比于傳統(tǒng)手術, 腹腔鏡手術切口小, 術后恢復快, 但術后也需要給予充分護理干預措施, 從而盡可能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循證護理是一種有效護理方法, 其能夠有效將科學的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結果與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從而選擇有效的護理方法實施護理干預[3]。
目前很多護理人員只憑借個人經驗和能力處理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很容易發(fā)生護理事故。而循證護理不僅具有科學性, 并且還能夠有效消除上述弊端, 促使護理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護理概念和工作態(tài)度[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疼痛、消化道癥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循證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腹腔鏡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其原因可能為采用循證護理后, 護理人員能夠加強對患者病情的關注度, 在關鍵時期給予有效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 并且在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夠采取及時科學的有效措施, 從而大大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而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與王惠霞等[5]研究結果相類似??梢娧C護理模式能夠使醫(yī)護人員有效與患者溝通, 增進醫(yī)患之間感情, 從而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 減少醫(yī)患糾紛。
綜上所述, 循證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治療宮外孕護理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減少并發(fā)癥, 提高護理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若琳, 黃燕娟.自體血回輸在宮外孕破裂出血腹腔鏡手術中的護理配合.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4, 9(4):487-489.
[2] 馬金娜.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中外醫(yī)療, 2014, 33(4):170-171.
[3] 王琪, 徐艷, 郭秀茹, 等.婦科針對性護理對保守治療、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機體恢復的影響.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3, 13(17):3366-3369.
[4] 牛亮, 王秀榮, 郭憲民.腹腔鏡手術術中中轉開腹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z2):84.
[5] 王惠霞, 魏淑霞.循證護理在腹腔鏡治療宮外孕中的效果分析.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5, 13(2):58-59.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