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梅
在某次小學語文習作研討活動中,有人向參會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位教師在課上展示學生習作片段時,有位學生將手舉得很高,表現(xiàn)欲很強。這名教師走過去看了他的習作,但并沒有將他的習作展示給全班同學看,這名教師的做法是否妥當?該教師當即解釋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那位同學字跡潦草,涂改處較多,版面不整潔,且課堂上時間很緊,所以綜合考慮,沒有當眾展示他的習作。現(xiàn)場有教師認為這位學生的習作是可以展示的,因為這也是個教育學生認真習作的機會。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這個問題卻始終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教師們循循善誘、親切暖心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耳畔……整理思緒后,筆者覺得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與否已在其次,重點是教師能否給學生鼓勵,增強孩子寫作的信心與勇氣,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教師展示學生習作以及習作評價時應注意的幾方面:
一、展示的面要廣
展示學生習作應給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習作展示的機會??梢允莾?yōu)秀的作品,也可以是問題作文,還可以是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較突出的文章……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起到示范引導作用;問題作文則能激發(fā)學生修改文章的興趣,只有共同修改、評議,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課堂才會展現(xiàn)別樣的精彩!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文章可能開頭或結尾新穎別致,可能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貼切,也可能是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繪形象生動,還有可能是布局謀篇獨具匠心……
二、展示的量要大
展示學生習作不應局限在一兩篇走過場式的展示,而應盡可能多地展示同學們的作品。因為習作是一種表達,而學生是很想與同伴分享他們的成果的,同時,他們更想聽聽別人的評價,所以很多時候他們迫不及待,他們爭先恐后,他們將小手舉得高高的。展示他們的習作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對他們的肯定與鼓勵,更能滿足孩子們一種純真的愿望。
三、簡評少改
教師對展示的習作不需花太多時間去逐字逐句地讀、議,而應讓學生快速默讀后說一說整體感覺,而后可以請部分同學簡單說說文章中的精彩之處或不足、不妥之處等,每人一兩句話,甚至一兩個詞也可以,重點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切忌人云亦云。這樣既培養(yǎng)了評議者的賞析能力,也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速度,更節(jié)省了時間。教師對展臺上的習作也不必一一詳批,因時間有限,更應以整體印象為重,故此時的批改應是畫龍點睛式的簡筆勾勒。
四、展示評價的方式應多樣
學生作品的展示可以面對全體學生,也可以只給教師一個人看,可以展示給家長,也可以小組內互評。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有展示就應有評價。比如前面的那位老師因種種原因未能將那位學生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但她可以單獨評價他的作品,課內課外都行,有了這個評價,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沒有白費,保護了孩子稚嫩敏感的心靈,重要的是學生的作品得到了分享。
五、評價應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
對被展示的學生習作應以贊賞為主,即使是批評也應提出修改辦法和寫作方向,評價是為了激發(fā)同學們二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認真修改,以待更好,切忌打擊、嘲諷學生。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也不需“全盤接受”而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其修改,所謂“文章不厭百回改”,要讓學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從而戒驕戒躁,更上一層樓!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習作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生習作能力養(yǎng)成的基礎階段。作為教師,需要我們思考、實踐、探索的教學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蘇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