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91-02
福建省2016年高考將啟動全國卷,很多家長師生對此都比較憂慮,擔心不適應考不好等。筆者認真研究了近幾年考題發(fā)現(xiàn),其實使用全國卷相比福建卷有自身的優(yōu)劣,只要我們正確地分析,合理地應對,便能笑傲六月。哲學上有經典的三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我們不妨也試著這樣思考高考及其應對策略,提出高考復習三問:“考什么?怎么學?怎么考?”
一、考什么
從表上我們很容易看出全國卷突出對六大主干知識的考查,分值近120分,大題小題和題序的分布總體穩(wěn)定。解答題5道大題分別為三角或數(shù)列、概率統(tǒng)計、立幾、解幾、函數(shù)導數(shù),題序上依次是三角或數(shù)列、概率或立幾、解幾、函數(shù)導數(shù)。非主干知識考查尤其以集合邏輯用語、復數(shù)、算法、二項式定理、不等式、向量這6個知識頻率較高,幾乎年年考查。這其實給師生有很強的導向性,甚至也可以有一定的預測。針對于各個知識點的考查情況,那就只能做真題才能進一步研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以復數(shù)和數(shù)列為例,看高考卷的考查力度。大家可以以此類推。
2011年1.復數(shù) 的共軛復數(shù)是( )
A. ;B. ;C. ;D.
2012年3。下面是關于復數(shù) 的四個命題:其中的真命題為( )
的共軛復數(shù)為 的虛部為
A。 ;B。 ;C。 ;D。
2013年2。若復數(shù) 滿足 ,則z的虛部為( )
A。 ;B。 ; C。4; D。
2014年2。 =( )
A. ;B. ;C. ;D.
2015年1。設復數(shù)z滿足 =i,則|z|=( )
A。1;B。 ;C。 ;D。2
復數(shù)重點考查復數(shù)的運算和概念。除法運算出現(xiàn)頻率較高,概念上主要有實虛部、模長、共軛復數(shù)、對應點等。
11年理17.等比數(shù)列 的各項均為正數(shù),且
(1)求數(shù)列 的通項公式。
(2)設 求數(shù)列 的前n項和。
12年理5。已知 為等比數(shù)列, , ,則 ( )
A。7; B。 5;C-5;D。-7
12年理16。數(shù)列 滿足 ,則 的前 項和為
13年理7。設等差數(shù)列 的前 項和為 ,若 , , ,則
A。3;B。4;C。5;D。6
13年理12。設 的三邊長分別為 , , , 的面積為 ,
……
若 > , , , , ,則
A。 為遞減數(shù)列;B。 為遞增數(shù)列
C。 為遞增數(shù)列, 為遞減數(shù)列;D。 為遞減數(shù)列, 為遞增數(shù)列
13年理14。若數(shù)列 的前 項和為 ,則數(shù)列 的通項公式是 =______。
14年理17。已知數(shù)列{ }的前 項和為 ,
=1, , ,其中 為
常數(shù)。(Ⅰ)證明: ;(Ⅱ)是否存在 ,使得{ }為等差數(shù)列?并說明理由。
15年理17 為數(shù)列 的前 項和。已知 ,
(Ⅰ)求 的通項公式:
(Ⅱ)設 ,求數(shù)列 的前 項和
數(shù)列在選填題主要考查數(shù)列的性質、公式的應用,甚至考查到了選填壓軸的位置;在解答題主要考查數(shù)列證明、通項公式 與前n項和 ,其中遞推公式及 與 關系需引起高度重視。
復習建議:
1、合理使用高考試卷(套卷和知識卷),對5年高考試卷做熟做透,舉一反三。
2、對6+6的考點和題型清晰明白。
3、以60應對6,整理出60道典型題(盡量覆蓋全部考點),反復翻看,以題知法。
二、怎么學?
數(shù)學學習水平或層次有五個境界:懂、會、熟、巧、通。
1、懂。顧名思義就是聽得懂、弄得懂。如果同學上課聽不懂,題目看不懂,這當然屬于不懂的情況,還有學同學說我上課聽得懂,就是想不到,其實這也屬于不懂。如:有老師或者答案給你一個邏輯切入點,帶著你往前走,最后你到了目的地。于是,你說了:這題也不難嗎,我好像也能做。這是幻覺,不信換道同類型的題試試?
如若不懂,給你兩個建議:1。帶著問題去聽課2。樂于請教和被請教。
2、會。會指的是沒有老師指導,無同學幫助,無答案提示,不參考筆記的情況下,你自己能獨立地完成解題。這個層次意味著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入口,能夠清楚往下走的流程,并且順利到達目的地。從懂到會,練習、練習、練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兩個建議:1?;镜挠柧毩恳WC。 2。要進行專項訓練和定式訓練。
3、熟。在”會“的前提下,加入了解題速度的要求。一道題無時間限制,你能慢悠悠地想,慢悠悠地寫,慢悠悠的算,還能檢查。顯然,這不是考試的狀態(tài)。
考試都是限時的,要求你在短時間內擬定思路、準確運算、規(guī)范表達。
這就是好多同學的感慨:我感覺都會呀,怎么一考試都不得分呢?你是不是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就慌了,一慌就漏洞百出了?
從會到熟,給你三個建議:1。做一定的變式訓2。做錯題本3。提高運算的速度和準度
可以肯定地講,到達“熟”這個層次,高考數(shù)學就到了120分以上。
4、巧。巧指的是你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和分析同一道題,能夠在多個解法之中選擇最優(yōu)解法。在限定時間內,能夠準確審題,判斷解法的優(yōu)劣并順利執(zhí)行,的確需要相當?shù)姆e累。
題海雖然無邊,會總結的人能夠上岸。要達到巧這個層次,給你三個建議:1。解綜合題2。從一題多解,一解多題中總結題型和解法
5、通。武俠小說里講的打通任督二脈,大約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吧。通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方法、數(shù)學思想之間能夠快速建立聯(lián)系、無障礙切換。
明確自己所在的水平層次,選擇相應的策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攀登新的高峰。
三、怎么考?
廈門教育局副局長、數(shù)學特級教師任勇老師曾經給出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攻城錦囊”,值得眾多考生借鑒和學習。
1、填寫信息,穩(wěn)定情緒;2、總覽全卷,區(qū)別難易;
3、認真審題,靈活答題;4、過程清晰,穩(wěn)中求快;
5、心理狀態(tài),注意調節(jié);6、盡量多做,分分必爭;
7、抓住“題眼” ,構建“橋梁”;8、遇到易題,格外小心;
9、思路暫塞,學會變通;10、注意檢查,減少失誤。
兩個誤區(qū):
1、對于檢查的認識。沒時間檢查,也檢查不出來,所以必須一次作對!
2、試卷、答卷、草稿紙的使用??陀^題盡量保留軌跡在一卷上,既節(jié)約草稿紙又便于回顧查看,避免信息轉移出錯。
筆者給出一個時間分配參考范例
在高三的復習過程,我們可以借助三問的哲學智慧,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突破一個個的目標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