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德
如果將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濃縮于一件物品中,這件物品會是什么呢?答案是:圍棋。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圍棋竟然能夠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是如果你將圍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一下比較,就會發(fā)現它們幾乎是處處相通。
圍棋的圓形棋子和方形棋盤,象征著“天圓地方”;棋盤上的361個交叉點,象征華夏農歷361天;棋盤分為4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90個交叉點,又代表每一個季度3個月的90天;棋盤中央是太極,黑白兩色棋子則表示陰陽。
甚至圍棋的勝負也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級的境界,不提倡斬盡殺絕,擒賊擒王。所謂殺大龍,不過是在形勢不利下所做的孤注一擲,在圍棋對弈中屬于下策。
圍棋渾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光彩。圍棋的稱謂,除了人們熟知的爛柯、木野狐之外,還有鷺烏。鷺是鷺鷥,一種白顏色的鳥,烏即烏鴉,是為黑色。此外圍棋還有一個名稱“坐隱”,暗指隱居深山老林中的名士,寄居棋局之中,這些無不帶有濃郁的國色國香。
現代圍棋依棋手棋力高低分為九個段位,是從日本傳來的。其實在我國隋唐時期也曾將棋手依棋力分為九品,從高往低分別是一品“入神”,喻棋力之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加入神仙之列了;二品“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勞心費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品“具體”,就是攻守兼?zhèn)?,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四品“通幽”,暗喻找到通往最高境界的小路;五品“用智”,比喻殫心竭慮地追求;六品“小巧”,耍小聰明;七品“斗力”,蠻干;八品“若愚”和九品“守拙”,則都表示棋力的低下。
雖然僅僅是一個稱謂,但卻流溢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沒有任何東西能像圍棋這樣充分體現中國的特色、思想、文化內涵。中國有四大發(fā)明,但我想如果中國不發(fā)明,世界其他國家早晚也會把它們發(fā)明出來。但是,如果中國不發(fā)明圍棋,那世界上就永遠不會有圍棋,因為圍棋體現了太多中國的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