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東
摘 要:綜觀眾多的名文佳作,單純狀物者并不多見,而寫物必有意、狀物就含情的現(xiàn)象則比比皆是:要么托物喻人,要么托物寓意,要么托物抒情,要么托物言志。
關鍵詞:語文;狀物;寫作能力;托物喻人;托物寓意;托物抒情;托物言志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55-01
狀物,是記敘文體的主要寫作內(nèi)容之一,本義是指對某一具體的物進行生動形象的描摹。綜觀眾多的名文佳作,單純狀物者并不多見,而寫物必有意、狀物就含情的現(xiàn)象則比比皆是:要么托物喻人,要么托物寓意,要么托物抒情,要么托物言志。因此,狀物就成了表情達意、寫己寫人的階梯。了解這一點,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
一、托物喻人
所謂托物喻人,就是通過對物的具體描繪來比擬人,表現(xiàn)人相應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zhì)。楊朔的《荔枝蜜》就是一篇托物喻人的杰作,作者贊美蜜蜂是為了贊美勞動人民。為表現(xiàn)這一主題,作者先說蜂,再說蜜;說了蜜,又說蜂,在豐滿了蜜蜂的形象塑造之后,進而引出人類中的蜜蜂——農(nóng)民。至此,作者借歌頌蜜蜂而歌頌勞動人民的寫作意圖得以生動的體現(xiàn)。又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作者通過贊美白楊樹的“力爭上游”“倔強挺立”“偉岸正直”“堅強不屈”,把讀者的感情推向高潮,然后單刀直入地把白楊樹比作北方的農(nóng)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的哨兵,實現(xiàn)了托物喻人的寫作目的。因此,寫作中的“托物喻人”,關鍵是要做到“物”“人”之間的形神兼?zhèn)洌?、人合一,不求形象逼真,但須精神一致?/p>
二、托物寓意
所謂托物寓意,就是通過對物的描繪來表達深刻的含義。馮驥才的《珍珠鳥》,以珍珠鳥的習性——“怕人”為總領,先寫鳥叫,再繪鳥形,重點描述鳥與人的交往活動,充分表現(xiàn)了珍珠鳥的既聽話,又淘氣;既天真,又好奇;既通人性,又懂情義。作者在“怕人”二字上下功夫,往“信賴”二字上努力,通過一系列富有詩情畫意的逐步點染,完成了對珍珠鳥的全面描寫,表達了深刻的思想:“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辟Z平凹的《丑石》,更是一篇托物寓意、由物及理的典范之作。作者先用鋪敘的方法,敘述人們對丑石的認識:既遺憾其黑鬼似的不規(guī)則形狀,又討厭其“丑得不能再丑”的百無一用,這是極寫其丑,欲揚先抑。然后針對丑石的丑,議論丑石的美……全文緊緊圍繞一個“丑”字展開,通過作者感情的變化,自然而然地由寫物轉(zhuǎn)入說理:自己以世俗之見看待丑石,不能正確認識事物,故其無知;丑石默默忍受世俗之譏諷,“不屈于誤解,寂寞的生存”,故其偉大。而“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的深刻議論更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因此,托物寓意的文章寫作,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物的描繪,給人以形象的美感、生活的情趣、深刻的哲理和睿智的啟迪。
三、托物抒情
所謂托物抒情,就是通過對物的具體描繪,表達作者強烈的感受。如巴金的《燈》,其中心是通過對燈光的贊美,抒發(fā)作者對生活和前途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作者所描寫的燈光的特點,正可以用來比擬處于深重災難之中的人們的希望。因此,明贊燈光之作用,實抒希望之感情,文章主旨,一線貫通。再如鄭振鐸的《海燕》,作者遠在他鄉(xiāng),見到小燕子,不免動情,于是就借小燕子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情感。托物抒情的文章,關鍵是要選擇好表達角度,把握好動情點。由燕子的戀舊引發(fā)海外游子的鄉(xiāng)愁,由寒夜的燈光激勵艱難困苦的人們的希望,這正是最觸動作者思想的動情點,也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地方。抓住這一點去托物抒情,就會使文章的感染力更強。
四、托物言志
所謂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的具體描繪,寄托人們的愿望、理想和情操。如許地山的《落花生》即是如此,雖然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敘述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經(jīng)過,但文章中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的要旨應是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正是這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啟示作者進一步理解到做人的道理,把“實用”引申為“有用”,指對別人有好處,這就使文章的思想意義更深刻,更具有廣泛的教育意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可貴志向:做一個對社會和人類有用的人。由于作者對落花生這種品格的喜愛,他便以“落花生”為筆名,以此時時警戒和鞭策自己。因此,作者的文章當推托物言志的典范;作者的志向,更是人們學習的榜樣。郭沫若的《銀杏》通過對銀杏的具體描繪和贊頌,寄托了作者的強烈愿望、崇高理想和美好情志。文中寫銀杏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進”,是寫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寫銀杏“對于寒風霜雪毫不避易”,是寫中華民族的倔強意志;寫銀杏“沒有絲毫依阿取容的姿態(tài)”,是寫中華民族的高尚品質(zhì)……作者借對銀杏的描寫,表達的是期望中華民族能永遠保持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良好心愿,這就是托物言志。
五、結(jié)束語
以上對一些有代表性的狀物文章進行了四個方面的探析。其實,以上四種分析,還可再壓縮為兩種,即寫人或?qū)懠?。實際上文后三種的“意”“情”“志”,都是寫作者自己的,也即“我”的(當然多數(shù)是指“大我”)。因此,眾多狀物文章的主旨可以說不是寫人就是寫己,而文中的狀物則不一而足,亦不可或缺。它猶如飛鳥之翅翼,樹木之表皮,鳥無翅難飛,樹無皮則死。
參考文獻:
[1]龍鳳萍.讓作文充滿真情實感[J].文學教育,2011(08).
[2]祝小波.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自然景物描寫的教學價值取向[J].現(xiàn)代語文,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