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珠
摘 要:技工學??谡Z交際訓練校本課程是以訓練學生口語能力為核心開發(fā)出來的校本課程。該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口語訓練,鍛煉職校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課程開發(fā)原則注重興趣性、全員參與性和為“就業(yè)導向”服務性。課程評價強調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的互評,教師的評價等多種新穎有效方式的結合,希望在多角度的評價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xù)改進和提升課程品質。
關鍵詞:技工學校;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校本課程;課程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423.04;G712;G71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58-02
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是社會對準職業(yè)人的要求。作為技工學校的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滿足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語文作為一門工具課程,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其基本任務。目前,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不容樂觀,在口語交際訓練方面內容不足。基于上述情況,本文擬從分析該課程的開發(fā)背景切入,具體闡述其課程目標、開發(fā)原則和評價,希望在一定意義上促進語文類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
一、口語交際訓練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背景
1. 市場的需要
技工學校注重以就業(yè)為導向,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yè)技能和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職業(yè)能力是專業(yè)技能素質的重要表現,是勞動者從事職業(yè)活動所必備的技能素質和行為能力。語文是技工學校的一門基礎文化課,要體現為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服務的特點。這就要求語文課程根據就業(yè)需求進行課程研究開發(fā)和課程設置,以培養(yǎng)出符合工作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2. 技工學校語文教材現狀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課程,其工具性體現在聽、說、讀、寫這四項內容。回顧以往,“重讀寫、輕聽說”現象一直是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實??谡Z交際與“聽話、說話”都是以聽說能力為核心的,都重視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能力這一核心能力的關鍵途徑。現今技工學校語文教材普遍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應用寫作能力,只有少量的口語交際內容,輕描淡寫,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開發(fā)具有實用性的口語訓練的校本課程,迫在眉睫。
3. 技工學校生源情況
技工學校生源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學生,二是其他邊遠農村的學生,三是部分城鎮(zhèn)學生。以初中畢業(yè)生為主,還有部分高中畢業(yè)生。由于技工學校生源的復雜性,由于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見聞不廣,不善言談,與老師溝通交流缺乏自信。學生群體的多樣性造成依靠省編教材難以滿足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要求,生源的多樣性使得技校學生口語參差不齊。因此,語文課程必須根據自身的發(fā)展定位,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開發(fā)語文口語訓練校本課程。
二、口語交際訓練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原則
1. 興趣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學生的興趣來練習口語,往往事半功倍。在內容選擇上,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摸選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梢赃x取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時尚話題,進行評述、討論和辯論。比如,介紹要聞,評點時事,模擬日常生活接人待物中的接待、勸說、贊美。多元化、開放性、貼近生活的話題,有利于口語交際內容的拓展,使學生有話可說, 有感可發(fā)。其次,要精心策劃、組織,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娛樂中進行口語練習,在娛樂中主動求知,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
2. 全員參與原則
要達到人人大膽自信表達自我的目的,全員參與口語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原則。學生是性格差異的個體,有些內向害羞,寡言少語,有些活潑開朗,侃侃而談。在課堂上,很多時候,侃侃而談的學生好表現,滔滔不絕,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不愿意參與活動。為了避免這種局面的出現,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把任務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樣,任務到人,責任分明,人人有壓力,學生自然就不會推卸、懈怠,在交際過程中為完成各自任務積極參與,和諧交流。
3. 為“就業(yè)導向”服務的原則
技工學校主要是培養(yǎng)初、中級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就語文課程而言,應依據自身的專業(yè)特點以及將來工作崗位要求,培養(yǎng)相應的能力。就職業(yè)素養(yǎng)而言,要求學生有較強的使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校本課程開發(fā)時,必須考慮如何通過校本課程在短期內培養(yǎng)和迅速提高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以滿足工作崗位對他們的要求。
三、口語交際訓練校本課程的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了解介紹、演講、辯論等各種交際方式,了解口語交際的原則和技巧,掌握普通話語言規(guī)范。第二,技能目標。準確使用普通話語音,使用規(guī)范語言,恰當用詞;有條理有邏輯地進行內容表達;能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根據不同場合,得體、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聲音響亮,儀態(tài)端莊,表情自然。第三,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敢于、樂于表達自我,主動與人交際的能力,塑造良好的交際心理素質,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生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促進口語交際中學生健康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在交往中待人處事的能力、臨場應變的能力。
四、口語交際訓練校本課程的評價
1. 學生自我評價
為了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要收集和閱讀大量的資料,選擇適合自己的話題和內容,自主練習或者和同學合作練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內心會產生最真實的體驗和感悟。對于自己的成長,他們是有話語權的。所以,要把評價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我審視,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實踐中,一個訓練項目結束后,要求學生課后根據評分表給自己本人打分;再布置學生寫一篇學習體會,對自己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最后,要求學生寫一份學習總結,肯定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提出對自己的希望。
2. 學生互相評價
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評價,有利于促進共同提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體現口語訓練全員參與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求每位同學在每個項目的練習結束后,都要根據評分表給同學或者小組打分;其次,在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中,要求學生評點他人,指出優(yōu)點所在,發(fā)現不足之處;最后,每一個訓練活動都要求學生選出優(yōu)秀的選手并談談原因。例如,最風趣幽默的介紹者、演講展示的最佳三人、辯論活動中的最佳辯手。通過學生互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能力、分析的能力、鑒別的能力,以及口頭評論的能力,讓學生欣賞自己,欣賞他人,發(fā)現自我的價值,并且通過對照、評論,增強口語練習中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能力,從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和評價這一過程,進行口語練習的同學能找到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身邊同學的點評使他們印象更為深刻,今后類似的錯誤或不足就會慢慢減少。
3. 教師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選擇評價方式具有隨機性,但是教學評價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評價在多種評價方式中,是最為重要的一種評價手段。口語交際訓練由于其課程的獨特性,教師在評價中要注重實用性和藝術性,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評價的激勵性。不管學生在練習中表現出滔滔不絕,還是吞吞吐吐,教師都應該給予他們充分肯定;教師還要善于觀察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績,及時給予贊揚,激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爭先,堅定信心,改正不足,再接再厲。二是點評的準確性。在教學評價中,“真棒”“不錯”“很好”這些慣用語的頻繁出現,使表揚似乎少了點真誠,成了一種形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自我”,在點評的時候,“學生好在哪里”要盡可能具體化和指向性。比如“好”,是聲音洪亮,還是吐字清晰,要有針對性地指出來;“不錯”,是內容不錯,還是態(tài)勢不錯,也要有明確的指向性。三是注重過程評價。使用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法,收集記錄學生課堂上的表現、課下搜集的材料、心得體會、一節(jié)課的評價及階段性評價等內容,通過對成長記錄袋內容的綜合權衡,得出對學生綜合性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斌華.校本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何紀紅.中等職業(yè)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4]董仁忠.論中等職業(yè)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念[J].職教論壇,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