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精神病院了:電視劇比電影難拍是因為技術(shù)性問題 ,不是技術(shù)多于電影。技術(shù)性問題就是資金和工作量和電影比相差太大。同樣周期,同樣投資,一個40集,一個兩個小時,還都要能吸引住觀眾,所以難度大。
@何爺微博:中國電影最失敗的10年,就是離錢太近(太想用錢證明價值),離社會太近(太想成為社會學思考者),離人太遠(這是藝術(shù)最該關(guān)注的,也最有生命力)。
@尹鴻:真是哪里有情感需要,哪里就會有真人秀?!稑O限挑戰(zhàn)》選一堆爺們來比賽,不玩柔情蜜意,突出的是俠骨友情??吹綄O紅雷黃磊這六兄弟玩到極致時露出的真性情,為節(jié)目帶來了貼近點感動點。只是比賽過于繁復,有時反而沖淡了為什么出發(fā)的懸念。
@王冉:最近一些IP、網(wǎng)絡版權(quán)、導演、演員、影視公司的價碼已經(jīng)讓我們這些最擅長幫內(nèi)容產(chǎn)業(yè)忽悠資本的人都覺得有點掛不住了。如果不是因為不方便寫,我想我2016年第一篇文章的題目應該叫《大泡沫》吧。
@馮小剛:我問拍過《天堂電影院》《西西島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的導演多納托雷,對潮流這玩意兒怎么看?他說,如果一塊表走得不準,那它每一秒都是錯的,但如果這表停了,那它起碼每天有兩次是對的。
@絕對敏捷:連續(xù)幾年都有十幾集的韓劇搞得中國觀眾欲罷不能,可是沒見一個公司效仿沒見一個編劇出面力挺也沒見一個導演出來說句實話,只見我們的電視劇越拉越長,劇情越來越水,嘴上喊著學習實際死不改正,還搞什么IP,大腕兒天價片酬,宋仲基之前在中國是大腕兒嗎?還不是一部劇就走紅嗎!觀念要改??!
@傳媒老王:紙媒想靠做內(nèi)容的深度報道來拯救版面,在進入2016年后,顯得越來越不靠譜了。敘事移動化,用小屏講故事的趨勢已漸流行和普及,對于移動端來說,一篇500字的稿子已經(jīng)很長了,是不是?那些需要深度報道的新聞事件,在移動端對這些新聞事件的不斷迭代推送中,最終走向新聞事件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