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議論文不但要觀點鮮明,而且要觀點深刻?!吧羁獭斌w現在三個方面,即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和觀點具有啟發(fā)性。而要做到“深刻”,就應在紛紜復雜的表象中,剝去現象的外殼,抓住問題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確立自己的觀點。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比較綜合,善于類推
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表現,一般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本質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隱藏在現象背后?,F象是多變的,本質是比較穩(wěn)定的。事物的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又都從某些方面體現出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大量的現象及其聯系進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研究,比較綜合,善于類推,在剖析事理的基礎上,反映現實生活,從而挖掘出發(fā)人深思的本質,拓展文章的深度。
二、由實到虛,開掘本質
這是指選取材料不能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應該揭示它蘊含的精神實質。比如有一篇文章寫兩名記者想測一下“文明國度”新加坡人民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意識,故意闖紅燈。結果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所有汽車司機都停下來給他們讓路,有的甚至招手示意讓他們先過。他們后來才了解到,在新加坡,一旦你闖紅燈,說明你一定有什么緊急的事要辦,因而司機們都讓你先行,這不是一種規(guī)定,而是新加坡人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作者選取了在新加坡“闖紅燈”這樣一件“實事”,但并非就事論事,而是充分發(fā)掘這一事實背后蘊含的精神實質。所有汽車司機的讓路行動,實際上是“人文素養(yǎng)的約束”,體現了新加坡高度的人文精神和先進的人本理念。這樣,文章就由實到虛,開掘到了本質意義,令人深思。
三、探因問果,追本溯源
探因問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論,是引導思路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引導說理不斷深入的主要方法。單就作文過程看,先要會“疑”,就是要能對題目所涉及的事物、觀點提出疑問。一“疑”,就想得深入了。具體地說,有“進一步想”“換角度想”“合起來想”?!斑M一步想”就是在已有的認知的基礎上再往前想,想得再廣闊一點,再深入一點?!皳Q角度想”就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同一事物、同一觀點。還有“合起來想”,就是把前面想到的要素加以綜合,更為全面地對事物做出判斷和評價。
四、高屋建瓴,智慧表達
作為一篇立意深刻、高遠的作文,其觀點應具有啟發(fā)性,首先必須異于一般人的眼光,要在常識、定論的基礎上超越,集天下精華,博采眾長,成一家之言。同時,能站在歷史的高度,無論是借古喻今、借古論今,還是古今相較、古為今用,都能夠游刃有余,從歷史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未來進行預測,并提出前瞻性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