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蘇軾詞集》,常置于桌前、枕邊細細品讀,讀到豪放遒勁之處,不覺血脈賁張,讀至凄愴悲涼之處,不禁潸然淚下,想起作家林語堂的評價:“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在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讀其詩詞如見其人,羽扇綸巾,長衫翩然,凝視現(xiàn)代的我們,拈須微笑不語……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生于四川眉山,21歲進士及第,曾官至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后因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而入獄遭貶。一生歷盡坎坷,辛苦備嘗。為官四十年,初仕三州、主政八州、貶謫三州,曾自嘲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彼潜彼螘r期的文壇領袖,名列唐宋八大家,他也是中華文化史上難得一見的文學通才,詩、詞、書、畫都堪稱絕唱,還精研佛理、通曉天地,詞開豪放一派,形成氣象恢弘、個性鮮明,縱橫恣肆、清新豪健的藝術風格,史稱“蘇詞”。
最早讀的蘇詞是他的中秋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孤高曠遠的境界,遣世獨立的意緒,望月之陰晴圓缺而感悟人生的濃厚哲學意味,字里行間抒寫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短暫與永恒的思考。短短兩闕詞將悒郁愴泱的情感、善自排遣的胸懷,高遠浩蕩的格調,清冷澄明的意境抒寫無余,與天馬行空的筆觸、裁云縫霧的想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首作品的不朽,極奇逸之至!
最喜歡的蘇詞當屬他的豪放之作《赤壁懷古》?!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以懷念古代英雄豪杰引入,感嘆現(xiàn)實功業(yè)難成,沉痛于人生短促、世事無常,年華虛擲、白發(fā)已生!題是懷古,寫景為介,實為自傷?!皝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惫P鋒一轉,把我們帶入一個奔馬驚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境為之開闊,精神隨之振奮!入世與超世、憂郁與曠達、進取與無為,施展雄心與放情山水貫穿全篇,堪稱千古絕唱。每每讀來,既被其崇高美所吸引,又被其悲壯美所打動,極豪放之至!
最感動的蘇詞當屬他的悼亡之作《江城子》?!笆晟纼擅C?,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是蘇軾在妻子離世十年所作,對妻子綿綿不絕的思念之情溢于字里行間,嘆宦海沉浮、南北奔走,惜幽明永隔、情結難解!身具曠代才華,卻備嘗落寞與艱辛,借悼念一訴凄涼。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生死兩茫茫的人生謂嘆,至死不渝的深情厚意,讓人凝思冥想,心有戚戚,難以自抑,極凄婉之至!
若無高尚之人格,絕無偉大之文章。蘇軾品格高潔澄澈,正直不阿,無論出處窮達、提升貶謫,始終堅持四不變:
輔君治國、經世致用的抱負不變。蘇軾面對幾番貶謫甚至于險些喪命的逆境之中,卻始終秉持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志,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風燭殘年仍寫下“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瓡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笔惆l(fā)自己雖已兩鬢如霜,仍愿意報效國家之心。
憐恤生靈、為民造福的思想不變。他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倡導“愛民要深、憂民要切”。徐州防汛,杭州筑堤,澹州授館,都現(xiàn)存舊跡;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藥,都于史有證。每到一處,關心生民疾苦,與民排憂解難;無論官居何地,都因受人民愛戴而有口皆碑。在東坡先生死后,他曾為官之地的民眾悲痛不已,皆哭泣緬懷。
襟懷坦蕩、獨立不阿的品節(jié)不變。蘇軾從不隨波逐流、卑躬屈膝,既無富貴驕人之氣,又無隱逸迂腐之氣,既無罪宦杜門思過之意,又無謫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語,始終踐行崇德尚義的信條,對真理和節(jié)操的追求重于生命,明知自己堅持操守、直而不隨會遭到嫉恨打擊,卻始終不改初衷。后人盛贊蘇軾: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于千古。
樂觀豁達、幽默風趣的心性不變。讀東坡先生文章,常感覺到:披肝瀝膽宛如相見,平生心事盡在毫端,天地萬物全收眼底,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其境界開辟古今之未有,其本色千磨萬折依然不變,其身處窘境卻時常自勉,表達出一種極其豁達的人生哲學。
正是這四不變,使東坡精神歷經歲月磨洗,始終熠熠生輝。
蘇軾的一生,都在政治斗爭與文化情懷的雜糅碰撞之中艱難取舍,出世與入世,進取與退避,在他那看似達觀的文字背后,無不隱藏著他痛苦的思索。他的超前卓識、他的以人為本思想、他的幽默達觀氣質、他促進和諧的觀念等等無不閃現(xiàn)著現(xiàn)代光芒,他的作品充滿對人生的觀察、思考、感慨,他的詩詞文充滿了儒釋道的智慧,他的文化精神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內容,不僅早已融入中國的文化與歷史,還在影響著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創(chuàng)造與傳承。
東坡先生為我們詮釋了儒家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上不愧天、下無愧人的君子文化,傳播了道家順應自然、舉重若輕,榮辱不驚、去留隨意的豁達精神,即縱橫遨游于天地,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在天地之間亙古永恒,從自我實現(xiàn)到達自我超越,他用儒與道構筑了人格兩岸,抵達了生命廣度與深度的極限……讓古往今來的圣賢文化滋養(yǎng)著我們,讓天高地闊的覺悟情懷積存于內心,讓我們在不斷仰視中得以升華,在不斷修整中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