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珍
內容概要:在小學低年級學段,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此篇論文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關鍵詞:自主識字
在小學低年級學段,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中國的語言文字文化博大精深,但隨著識字量的不斷增多,
學生在識字方面經常出現(xiàn)回生的現(xiàn)象。學生對漢字的尋求量越來越大,僅僅靠在課堂上的識字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變得非常的重要。在教學工作中,我著力研究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方法。我認為,要想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要想讓學生自主識字,首先要讓學生喜歡漢字,喜歡識字,也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識記生字本來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我們教師只要認真設計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就能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在教學《筍芽兒》這一課時,要求識記的生字有14個,識字量大。在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之前,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意思的識字情境:同學們,筍芽兒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呼喚下蘇醒了,你們想快點看到可愛的筍芽兒嗎?同學們只有用心地認識這些生字,才能幫助筍芽兒鉆出地面,大家愿意幫助筍芽兒鉆出地面來嗎?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識字情境,學生的識字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了出來。有了識字興趣,學生在識記生字的時候非常認真,很好的完成了識字任務。除了創(chuàng)設有趣的識字情境外,還可以進行有趣的識字游戲,組內競賽等教學方式,完全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達到讓學生自主識字的目的。
二、教會學生預習課文,在預習中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學習習慣。
自主識字,顧名思義,也叫主動識字。要想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去主動地識記生字,讓學生學會預習課文是最好的一種方法。在教學生預習課文時,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首先,我讓學生明白預習課文時要做些什么。我把預習分成了四個步驟:1.讀熟課文;2.標出自然段序號;3.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4.給“我會認”中的生字注音。學生在初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是很正常的。學生要想讀熟課文,就必須掃清字詞障礙才行。通過預習的后兩個步驟,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在自主的識字了。這樣,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就會逐漸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學習習慣。有了預習打基礎,在課堂上容易識記的生字不再多講,對于學生不認識的生字,在班級中展開討論、交流,和學生一起探索識記生字的方法。這樣,自主識字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行為習慣。
三、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具備自主識字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靈活、準確地識記生字,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筆畫比較多的生字,學生會出現(xiàn)不知道怎樣識記的情況。有一些課文,要求識記的生字很多。對于這么多要識記的生字,僅僅靠借助漢語拼音識記遠遠是不夠。因此,我們應該交給學生識記生字的一些方法才行。
四、增加課外閱讀,促進并增強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識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讓學生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當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一些自主識字能力的時候,應該擴寬學生的閱讀面,適當?shù)脑黾右恍┱n外閱讀。學生閱讀的面越廣,他接觸到的生字就會越多。遇到了生字,學生就會用他所掌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這樣一來,學生的識字能力就會一步步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增強了,他的閱讀面就會涉獵的更廣。這樣,就形成的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對學生來說,百利無一害。
以上是自己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教,是為了以后的不教。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不斷去努力,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完全是可以培養(yǎng)起來的。當學生可以熟練掌握一些識字方法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識字。這樣,他們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習報·教育研究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