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雙城市人民醫(yī)院急救中心兒科,黑龍江雙城150010)
?
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秋瀉靈合劑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分析①
李昕
(雙城市人民醫(yī)院急救中心兒科,黑龍江雙城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與秋瀉靈合劑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03~2015-02我院收治的小兒秋季腹瀉患者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喜炎平聯(lián)合秋瀉靈)與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各34例,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12%,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提升,兩組間療效的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χ2= 10.78,P <0.05) ;觀察組的退熱以及止瀉時間分別為(23.96±4.09) h、(64.20±10.53) h,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t = 15.09,16.72; P<0.05)。結論:將喜炎平注射液與秋瀉靈合劑聯(lián)合應用于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治療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安全可靠,具備推廣應用的意義及價值。
關鍵詞:喜炎平;秋瀉靈合劑;小兒秋季腹瀉;臨床療效
秋季腹瀉即為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兒科臨床常見病,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臨床發(fā)病具有季節(jié)性特征,多見于秋冬季節(jié)。在發(fā)病初期患者往往以發(fā)熱、嘔吐等為主要癥狀[1],隨后進一步發(fā)展成腹瀉等,引起患兒脫水、機體內環(huán)境失衡,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鑒于此,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與秋瀉靈合劑聯(lián)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效果,旨在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3-03~2015-02于我院就診的小兒秋季腹瀉患者68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符合輪狀病毒腸炎的診斷標準[2],無誤診病例。按照完全隨機數(shù)表方法,將入選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1例,患兒年齡9~28個月,平均(16.38±3.08)個月,平均病程(5.79± 1.20) d;對照組中男25例,女9例,患兒年齡10~30歲,平均(17.32±4.39)歲,平均病程(6.23± 1.09) d。對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P>0.05),二者可進行觀察比較。本次入選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內容充分知情,且均征求家屬同意后入組,符合倫理學要求。
1.2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合理飲食,抗病毒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249)與秋瀉靈合劑(云南龍發(fā)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3021543)聯(lián)合治療。秋瀉靈每次口服劑量為6~10mL/次,一日4次;同時取喜炎平6mg/kg·d,溶于100mL生理鹽水中靜滴,一日一次。治療3d后觀察療效。
1.3觀察指標
以治療3d后大便的性狀與次數(shù)均基本恢復正常,全身性癥狀消失為顯效;治療3d后大便性狀正?;蟊愦螖?shù)有所下降為有效;治療前后患者的大便性狀、次數(shù)以及全身性癥狀無明顯改善為無效[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同時統(tǒng)計兩組的退熱時間以及止瀉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作為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的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有顯著提升,兩組間療效的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n =34,(%)]
2.2兩組的退熱及止瀉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退熱以及止瀉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退熱及止瀉時間比較分析(±s,n =34,h)
表2 兩組的退熱及止瀉時間比較分析(±s,n =34,h)
組別 退熱時間 止瀉時間觀察組23.96±4.09 64.20±10.53對照組 38.71±5.28 98.57±11.22 t值 15.09 16.72 P <0.05 ?。?.05
輪狀病毒是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因,該病起病較急,在發(fā)病時往往伴隨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嘔吐等癥狀,在感染后2~3d便開始出現(xiàn)腹瀉癥狀[4]。
現(xiàn)階段的醫(yī)療水平仍未發(fā)現(xiàn)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特效藥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與秋瀉靈合劑聯(lián)合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有顯著提高,且觀察組的退熱時間與止瀉時間僅為(23.96±4.09) h、(64.20±10.53) h,均較對照組有顯著縮短,各指標的組間對比具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魏廣州等[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再次證實了喜炎平與秋瀉靈聯(lián)合療法在小兒秋季腹瀉中的應用優(yōu)勢。
喜炎平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提取自穿心蓮全葉中的穿心蓮內脂,能夠發(fā)揮良好的病毒細菌消滅作用,提高中性粒細胞與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提高細胞免疫能力;而秋瀉靈合劑是由馬蹄香加工而成的口服液,具有健脾理氣、祛濕止瀉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也認為馬蹄香具有抑菌抗炎、止痛鎮(zhèn)靜的作用,是小兒脾虛所致腹瀉的常用藥。本研究證實將喜炎平聯(lián)合秋瀉靈合劑聯(lián)合治療,對于秋季小兒腹瀉有積極作用,臨床上需對此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耿敏,呂文麗.思密達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J].哈爾濱醫(yī)藥,2013,33(2) : 106-107
[2]徐寶華,束進,朱紅英,等.思密達聯(lián)合思連康治療小兒秋季腹瀉60例臨床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2013,33(1) : 6-7
[3]楊麗虹.秋季腹瀉患兒的臨床護理分析[J].廣州醫(yī)藥,2011,42 (2) : 72-74
[4]郝永敏.中醫(yī)推拿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2,19(5) : 72-73
[5]魏廣州,洪麗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1,3(1) : 17-18
(收稿日期:2015-10-10)
作者簡介:①李昕(1982~)女,黑龍江雙城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
中圖分類號:R72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 02-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