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任重
【摘 要】概括分析宏觀經濟層面上的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形成原因及負面影響,宏觀層面流動性過剩會導致多種不同后果,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金運用不合理,部分行業(yè)部門產能過剩,銀行間競爭加劇,貨幣政策效力下降等不利因素。
【關鍵詞】流動性過剩;形成原因;負面影響
一、流動性過剩含義
(一)流動性過剩含義
流動性過剩含義源于企業(yè),指的是企業(yè)除了提供基本日常生產運營的能力的資金基本滿足之外,還剩余許多變現(xiàn)能力強未使用的資金,而造成資金的浪費,閑置。這些資金既沒有用于日常生產活動,也沒用于其他方面的活動,沒有產生必要的回報,企業(yè)流動性過剩問題,解決的方式有很多:其實無論有多少種方式,概括來說也就是兩種方式:一是用于投資,將閑置資金用于金融投資活動,從而產生一定的回報,既消耗資金流動性過剩,也保證了資金的變現(xiàn)能力,例如:投資性房地產,用于租賃,增值、保值;投資生產其他類別產品;二是將剩余的資金,用于擴大生產經營或者投資于其他業(yè)務。一般情況下,企業(yè)的閑置資金不會過多,只能從事一些金額較小的投資項目,以防止未來企業(yè)意外事項、或有事項、社會經濟環(huán)境,產業(yè)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宏觀層次流動性過?,F(xiàn)狀分析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進行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階段、房地產、水泥、鋼鐵等企業(yè)目前的狀況就是由于前期社會資金的大量涌入投資,導致流動性過剩,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產能不斷上升;股價一路上漲,市場一片歡騰;然而均值回歸是永恒的定理,所謂盛極而衰,加上國家結構性改革的影響,導致產能過剩,供給遠大于需求,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已經下降到成本線以下,導致企業(yè)由于前期因為生產投資過大,伴隨而來就是固定成本過大,經營杠桿作用顯現(xiàn),費用不斷增加,最近幾年,這些企業(yè)幾乎都處于年年虧損的狀態(tài)。還有就是我國城鄉(xiāng)二元化結構問題,體現(xiàn)的卻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我國鄉(xiāng)村流動性嚴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資金流動不暢,國家的資金難以到達農村,企業(yè)沒有國家的相關政策補助,并不愿意到鄉(xiāng)村進行投資建設。
二、流動性過剩形成原因
我國銀行存差資金的持續(xù)擴大不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當存款減去貸款的差額大于銀行為避免流動性風險與有效資產業(yè)務發(fā)展所需要的必要流動資產,銀行會被動的繼續(xù)接受大量存款。另一方面貸款和非貸款業(yè)務受到限制,這種限制主要是由于央行政策及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約束,從而銀行將大量持有收益低,高流動性的資產。我國的流動性過剩的直接原因就是儲蓄和外匯儲備過高,其形成原因是經濟結構失衡,分配不平均,銀行獨大。
我國一直是高儲蓄國家,這主要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從1996年儲蓄占GDP的37%一直上升,說明我國以投資為主導的粗放式經濟增長下,高儲蓄導致高投資,而長期的低工資,原材料價格低廉以及低利率政策使得投資具有較高的收益,從而刺激企業(yè)的儲蓄和投資。投資膨脹導致存款也快速增長,存差進一步擴大。
外匯儲備的持續(xù)高增長也是流動性過剩的來源。在開放市場中,投資的差額對應著貿易順差,我國一直是貿易順差,這導致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我國以鼓勵企業(yè)走出去,鼓勵出口而持續(xù)形成的順差形成巨額外匯,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下直接構成央行外匯占款不斷增加同時,銀行超額準備金的積累,導致流動性過剩。
最后,我國銀行一家獨大,資本市場發(fā)展緩慢,使得金融行業(yè)越顯單一,缺乏多層次,多功能的金融結構,使得資金過于集中于銀行難以化解,資源配置低下,不適應經濟結構的發(fā)展變化,這就會導致銀行只愿意把資金投入大企業(yè)能夠更安全并且獲得更多的回報,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yè),導致中小企業(yè)融資難,農村金融發(fā)展緩慢。而居民找不到更多的投資渠道,而只能將貨幣存入銀行。
三、流動性過剩的負面影響
不斷積累的流動性過剩會增大銀行的風險,房地產市場流動性過剩就是由于投資過熱造成的,那么對于整個經濟社會來講,流動性過剩擴散到整個市場,就會導致經濟過熱,雖然經濟高速增長,但是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種種弊端也顯現(xiàn)出來,比如投資過熱,導致人民幣需求過大,資金瘋狂涌入中國市場,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隨之下降,資源配置進一步惡化,財富越來越集中某幾個部門,導致產業(yè)發(fā)展不均衡,需要資金的部門拿不到資金。
流動性過熱導致銀行過度競爭,資本是追逐利益的,那么銀行的貸款也是追逐那些能夠取得高收益的部門,非理性的放貸導致放貸的條件下降和利率的不斷下降,隨之利差不斷縮小,銀行盈利能力也隨之降低,同時資本安全得不到保證,信貸惡化,壞賬率逐步上升。同時,對于產業(yè)部門而言,盲目的借貸,擴大生產經營,加劇了某些行業(yè)部門產能過剩,利潤下滑,出現(xiàn)虧損,反過來又增加了銀行收回貸款的風險。另一方面,在緊縮的財政政策,銀行的流動性過剩將只會增加比較的保險投資: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所謂的寧可不賺,也不放貸,這種情況加劇某些行業(yè)部門的資金周轉困難,面臨嚴峻的生存困難,同時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因為大量資金的涌入,導致收益率持續(xù)走低,利率風險提高,銀行利差進一步收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造成銀行陷入短期虧損和長期風險積累的兩難選擇,如果這些情況持續(xù)下去,銀行就會遭到擠兌,銀行信貸風險就會爆發(fā)。
資金過剩和市場的壓力,銀行剩余資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促使銀行繼續(xù)放貸,這又拉動的某些行業(yè)部門的投資熱情,造成了非理性繁榮的假象,所謂的泡沫越吹越大,隨時可能破滅。流動性過剩推低了中長期利率,扭曲的資金價格,刺激企業(yè)進行生產經營投資或者其他投資,例如過去幾年某些企業(yè)舍本逐末,紛紛進入房地產市場都想在這個大鍋中分一杯羹,房地產市場的過熱,促使相關行業(yè)的過度投資比如建材、水泥行業(yè),這些行業(yè)的固定資產投資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四、防止流動性過剩的措施
作者認為流動性過剩的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大規(guī)模的銀行放貸,二是巨額的外匯儲備,三是高投資率,四是高儲蓄率,五是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匹配。而我國消費能力短期內不能得到改善,那么就只能收緊銀根,避免出現(xiàn)由投資維持經濟增長的局面,同時控制住信貸規(guī)模,降低經濟泡沫,比如房地產市場泡沫。而出口是一個可選擇的增長方式,但是也應要在外匯得到有效控制條件下才可行,另外還需要維持總需求的規(guī)模,適當降低增長速度。
從根本上來說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就要進行經濟結構性改革,促進消費增長,改變銀行一家獨大的局面,加大金融結構和資本市場的改革,采取貨幣緊縮的政策,適當擴張財政政策,防止出現(xiàn)陷入衰退的局面;加強銀行資金的管理,綜合考慮其盈利和流動性的問題,把銀行流動性的管理問題規(guī)范到制度中去。
【參考文獻】
[l]李宏謹.中央銀行信用貨幣創(chuàng)造與“存差”[J].金融研究, 2006( 10).
[2]人民銀行營業(yè)管理部課題組.我國儲蓄、投資與雙順差分析[N].金融時報, 2006-11-06.
[3]殷劍峰、劉煜輝.應對流動性過剩的兩個基本戰(zhàn)略[J].中國金融,2007(3)
[4]劉錫良.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過剩問題的再認識[J].財經科學,2008(2).
[5]王建.中國貨幣流動性過剩之謎待解[J].中國金融,2007(7).
[6]王自力、葉貿.流動性過剩難題及破解[J].中國金融,2006(4).
[7]孟麗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應對流動性過剩措施淺析[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