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處理好五種關(guān)系。
1.在教育孩子的目標任務上,要“教”“育”并重。孩子的成長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不可急功近利、隨心所欲,“教書”“育人”不能偏廢?!敖虝睘榱恕坝恕保坝恕辈粌H僅局限于“教書”。目前不少家庭和教師仍然存在著重“教”輕“育”的問題:重應試知識教育,輕思想品德教化;重語數(shù)科目學習,輕綜合素質(zhì)培育;重學習成績優(yōu)劣,輕心身健康成長。對“育”的過程長期不夠重視、準備不足,對“育”的內(nèi)容的系統(tǒng)性有所忽視,舍本求末,特別是對思想品德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的輕視,是有傷孩子未來心身全面健康發(fā)展的根本。
2.在教育孩子的情感投入上,要“嚴”“愛”有度。沒有關(guān)心愛護,就談不上教育,關(guān)心和愛護是孩子前進的最佳動力;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教育,從嚴要求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皭邸笔菍⒆討械囊环N情感,“嚴”也是“愛”的一種延伸和體現(xiàn)。在當下許多家庭里,“嚴”“愛”失衡現(xiàn)象嚴重。要么“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過分地溺愛,使孩子自私任性,成為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開端;或過度地滿足,使孩子不知辛苦,難以受累,缺乏幸福感,心理素質(zhì)差,身體體質(zhì)弱。要么“恨鐵不成鋼”,對孩子過于嚴厲,錯誤地認為,“嚴”就是“嚴厲”,只有讓孩子害怕,才能教育好。不是責罵加壓,便是冷面以對,缺少溝通交流,使孩子的情感和心靈受到摧殘,變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難以忍受而離家出走。這就要求我們在“愛”中含“嚴”,“嚴”中見“愛”,既要讓孩子感受到一定的約束,又要讓孩子體會到一定的溫暖;既嚴肅緊張,又親情活潑;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真正做到愛而不溺,嚴而不厲,“嚴”“愛”有度,和諧統(tǒng)一。
3.在教育孩子的情趣培育上,要“苦”“樂”相宜。“不經(jīng)風雨,何以見彩虹?!睙o“苦”的體驗何來“樂”的感受,反之亦然。小孩子自制力弱、自主性和自覺性差是他們心身發(fā)育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特性。但不少家長和教師為讓孩子學習,熱衷于用“逼”的方式、“督”的手段,造成孩子學得又苦又累,對學習既無責任心,也無自覺性,更無進取心,往往與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呈現(xiàn)出一個良好的求知狀態(tài),并產(chǎn)生驚人的學習成效。因此,作為家長和教師,需要懂得給孩子的學習以適度地“苦”中寓“樂”,讓孩子從“樂”中尋“趣”,從而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和品質(zhì),或許將不失成功教育之機。
4.在教育孩子的管理約束上,要“管”“理”結(jié)合。沒有管理的教育等同于對孩子放任自流。如果把“管”作為一種硬的規(guī)范約束,那么“理”就是一種軟的人文調(diào)節(jié),重視或淡化任何一方,都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只“管”不“理”,就會越管越難,越對立,最終陷入僵局,還要以“理”破局;只“理”不“管”,容易造成剛性不足,人情太濃,有失公正,最終形成亂象,還需用“管”治亂。目前對孩子總體上是“管”多“理”少。因此,必須在“管”“理”結(jié)合上下功夫,在破解教育孩子的自身問題上做文章,以“理”當先,提前疏導,及時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把問題解決在未萌之時。同時以“管”跟進,嚴明紀律,教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結(jié)果負責,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和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以大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所作所為。當你把孩子的好動當成浮躁、純真當無知、好奇當幼稚、自我意識成長當成冥頑不化時,孩子的行為動機很容易被抵制。
5.在教育孩子的激勵措施上,要“賞”“罰”并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激勵如同植物需要的水分一樣,可以給孩子信心和勇氣,并改變?nèi)松?。激勵可分為正激勵(鼓勵)與負激勵(懲罰)。由此,在孩子教育中便出現(xiàn)了兩類大的偏差。即:“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其中,有的認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味地夸獎、迎合孩子沒有底線,造成孩子虛榮、自負、自滿、自大,經(jīng)不起挫折和打擊;有的承襲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才”,一味地體罰、教訓孩子不講客觀因素,造成孩子悲觀冷漠,缺乏自尊、自信、自立。作為家長和教師,完整的教育應該是獎罰并行。鼓勵是賞識孩子的行為,但不要以鼓勵控制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會不再靈驗;不要因鼓勵而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忽視孩子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維,讓孩子真正的動機得不到表現(xiàn)而沒了自我意識。懲戒是對孩子違紀違規(guī)行為的一種積極干預,讓孩子在意識中形成對錯誤的震撼、有是非感。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孩子教育中所缺少的。這些年,我們把教育中的體罰與懲罰等同,學校不敢管,教師不敢抓,以求相安,導致學校紀律和教師威嚴弱化,學生難以管理成為社會現(xiàn)象。適當?shù)膽徒涫墙逃枰?,但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懲戒要講究方法,因事因人而異。強度要適當,充分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切記情緒化,能夠有分寸;必須講原則,保持一貫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劉小燕,教師,現(xiàn)居甘肅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