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琛 趙長俊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學生的理財現狀以及互聯網金融對學生理財的影響,認為互聯網金融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結合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或工具,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合理的理財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學生 理財 影響 建議
一、學生理財的現狀分析
(一)理財資金特殊
學生在學校主要是以消費支出為主,經濟來源多依賴于家庭每月所給的生活費,經濟能力不強,可理財的資金量當然也小。但又由于經濟來源主要依賴于家庭,因此學生的資金流很穩(wěn)定。雖然部分同學會通過獎學金、兼職等各種渠道提高經濟能力,但仍改變不了學生生活依賴于家庭,經濟能力弱的現狀;同時由于學生會從多渠道增加資金,因此其資金比較破碎。所以,學生的理財資金呈現出資金量小、破碎但是穩(wěn)定的特點。
(二)理財意識薄弱、觀念狹隘
一方面,學生理財意識缺乏。學生在校階段是以消費為主,但許多學生對于支出是既不記賬也無計劃,資金的結構安排很不合理,各種消費甚至不必要消費占絕部分,每月入不敷出也是常有現象。這種情況說明學生理財意識薄弱,不可能進行理財規(guī)劃。另一方面,有理財意識但理財觀念狹隘。這類學生認為: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沒錢不用理財;提理財便是炒股、基金等。這都是狹隘的理財觀念,是在傳統的金融環(huán)境下我國社會對學生理財不重視所產生的觀念。
(三)理財工具或產品稀缺
互聯網金融迅速發(fā)展之前,我國社會上適合社會眾的投資理財渠道并不是很多,在傳統金融環(huán)境下眾使用的理財工具有銀行定存、股票、基金。這些理財工具雖然常見而且學生也可以使用,但是這些理財工具對于學生來說都有各自的缺陷:銀行定存收益不高,流動性差;基金的投資門檻高,有一定的風險;股票對投資理財者的知識水平與精力要求非常高,風險,特別是中國的股市尤其風險。除此之外,在傳統金融環(huán)境學生可以使用的理財工具極其稀缺,而可以使用的股票、基金、銀行定存理財工具只是能使用,并不是很適合學生進行理財,這也就導致我國學生長期以來缺乏合適的理財實踐平臺。
二、互聯網金融對學生理財的影響
(一)理財意識的樹立
學生的理財資金量小,破碎,無法有效的利用現有理財工具進行理財;而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出現了余額寶、P2P網貸等理財產品與工具。學生使用余額寶理財產品,可以將自己小量閑散的資金進行理財,操作簡單,不需要自己管理就能獲得較高的收益;其實行T+0實時贖回制度,流動性好,還能隨時進行網上消費。轉賬。這種理財方式使得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理財的樂趣,學生對于理財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只重視資金的使用,也開始重視起資金的管理。漸漸的在理財實踐中樹立了自身的理財意識。
(二)理財觀念的改變
在傳統金融環(huán)境下,許多學生認為:理財是有錢做的事;理財等于炒股;理財就是賺錢等。這些狹隘的理財觀念長期存在于我國學生的心中。但理財事實上是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合理的安排自身的財務狀況,以提高應對生活的突發(fā)情況,把握機會,提高生活的品質。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小量、閑散的資金不能有效理財的尷尬局面,并且收益較高,改變了學生長期以來認為沒有錢就不用理財,理財是有錢人做的事,理財等于股票的狹隘觀念,讓學生知道小額資金也能理財獲取收益,改變了學生的理財觀念。
(三)理財方式的改變
在傳統金融環(huán)境下,學生可使用的理財工具不外乎是股票、基金、銀行定存。但這些工具在準入門檻、流動性、風險、收益等方面對于學生來說都有各自的缺陷,并且這些理財工具并不是很適合在校學生進行理財使用。這也就導致我國學生嚴重缺乏理財實踐平臺?;ヂ摼W金融的出現,可以說似乎就是為了學生這類資金群體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非常符合學生目前的理財現狀。比如余額寶、P2P網貸、眾籌等。這些理財產品與工具克服了學生資金量小、破碎的問題,滿足了學生對于風險、收益、流動性的需求。因此,互聯網金融已經深深地改變了學生的理財方式。因此探究互聯網金融對學生理財的影響是很有意義的。
三、互聯網金融環(huán)境下學生的理財建議
本文將學生分為三類:消費型、儲蓄型、收益型。然后對不同類型進行理財建議。
(一)消費型
這類學生較為普遍,消費需求欲望,容易出現資金支出無計劃,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的現狀,這類學生對理財最不感冒,理財意識薄弱。因此,本文建議這類學生選擇余額寶、眾籌。余額寶以簡單便捷的理財方式,獲取較好的收益,風險小,而且流動性高,最重要的是能隨時進行網上支付、轉賬。
(二)儲蓄型
這類學生對于流動性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比較在意風險。他們做到了開源節(jié)流,每月都會留存部分資金。但理財方式多選擇銀行存款,且以活期為主。在通貨膨脹的環(huán)境下,我們的錢不值錢,銀行活期儲蓄的理財方式收益低到忽略不計,自己的經濟能力只會越來越差。因此,本文建議這類學生使用網上銀行定投、貨幣基金。網上定投實際就是銀行將傳統的銀行定存由線下搬到線上,理財門檻低,有一定的收益;在互聯網金融環(huán)境下基金也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在網上銷售,100元就可以進行理財,流動性也較好。最重要的是這兩種理財方式風險都很小。
(三)收益型
這類學生多經濟能力相對較強,對于理財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傳統金融環(huán)境下缺乏合適的理財實踐平臺。他們喜愛風險,追求高收益。本文建議這類學生使用p2p網貸。雖然風險,但是理財產品多樣,收益好,普遍在6%~12%之間,理財門檻不高,同時具備一定的流動性,非常適合追求收益的學生進行理財。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學生對于理財的需求與現實稀缺、不重視的矛盾,樹立了學生的理財意識,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學生的理財觀念與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開始,希望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會出現更多適合學生理財的工具與產品,也希望我國學生能較好的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理財,樹立自己的理財意識,轉正自身的理財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人生的理財規(guī)劃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思婷.學生互聯網金融理財研究必要性探討.《金融與財務》,2014BRAND43.
[2]張玉濤.我國在校學生投資理財芻議科教縱橫.1006-4117(2011)10-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