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shí)候就和姥姥學(xué)會(huì)了做疙瘩湯,一碗香濃的疙瘩湯吃起來容易消化,老少皆宜。無論是在旅途中、身體微恙、產(chǎn)后、大病初愈,疙瘩湯都是首選的食物之一。
西紅柿,又名番茄、洋柿子。相傳西紅柿最早生長(zhǎng)在南美洲,因色彩嬌艷,人們對(duì)它十分警惕,視為“狐貍的果實(shí)”,又稱狼桃,只供觀賞,不敢品嘗。現(xiàn)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紅柿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C。西紅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對(duì)高血壓、腎臟病人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香菇可以換成金針菇、平菇、茶樹菇、雞腿菇等菌類,韭菜可以用菠菜、小白菜、小油菜代替,還可以放些海米、蝦皮、干貝等同煮,味道更鮮。
主料:西紅柿1個(gè)(約150克)、面粉150克、香菇2朵、韭菜30克、雞蛋1個(gè)、水70克。
配料:鹽1茶匙、白糖1/2茶匙、大蒜5克、味精1/4茶匙。
制作:
1.西紅柿、香菇、韭菜洗凈;
2.韭菜切段,香菇切絲,大蒜切片;
3.用刀刃在西紅柿表面刮一遍;
4.頂部切十字口,撕去西紅柿的外皮;
5.再把西紅柿切成小塊;
6.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散;
7.起油鍋,放入蒜片爆香;
8.再放入西紅柿炒出紅油;
9.然后放入香菇,加鹽、糖和適量的水大火燒開;
10.面粉中分次放入水;
11.攪拌成無干面粉的小疙瘩;
12.把小疙瘩放入鍋內(nèi),煮至疙瘩成熟;
13.沿鍋邊淋入雞蛋液,煮開;
14.關(guān)火后放入韭菜段,加味精調(diào)勻即可。
關(guān)鍵:
1.水要分次加入面粉中,邊加邊攪拌,才會(huì)形成大小均勻的小疙瘩;
2.韭菜最后加可以保持翠綠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