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太平廣記》中的龍形象及其文化意義

      2016-05-14 08:39朱辰辰
      山東青年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太平廣記文化意義道教

      朱辰辰

      摘 要:《太平廣記》是宋代四大官修書目之一,其中關(guān)于龍類的記載材料豐富、描寫細(xì)致。本文以龍類記載為基本依據(jù),討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和《太平廣記》中龍的基本形象,比較了二者的不同點(diǎn),并探索了《太平廣記》中龍形象產(chǎn)生的文化意義。

      關(guān)鍵詞:《太平廣記》;龍形象;文化意義;佛教;道教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龍這種動物,不過作為文化現(xiàn)象存在的龍,是由自然物演化而來的。中國本土的龍從大蛇演化而來,《孟子·滕文公下》就有“當(dāng)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雹俚挠涊d,后來逐漸神話了,成為帝王、偉人的象征,并充當(dāng)雨師的形象。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

      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龍的形貌特征

      《韓非子·說難》曰:“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②從“柔可狎而騎”一語來看,龍是一種性情比較溫順且可以載人的動物。《爾雅翼·釋魚》對龍的外貌有詳細(xì)的表述:“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xiàng)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③

      (二)龍的神性

      綜合各種材料來看,龍的神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鱗蟲之長或百蟲之長。如《論衡·龍?zhí)摗吩唬骸皞餮憎[蟲三百,龍為之長?!雹堋墩f文解字注·魚部》對龍的解釋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xì)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⑤

      2.善于變化。古人認(rèn)為:龍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合能散,能弱能強(qiáng),變化莫測。如《管子·水地第三十九》曰:“欲小則化為蠶蠋,欲大則藏于天下,欲尚則凌于云氣,欲下則入于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雹?/p>

      3.升天。從文獻(xiàn)資料來看,龍能升天的說法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非常流行。《莊子·天運(yùn)》曰:“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云氣而養(yǎng)乎陰陽。”⑦

      二、《太平廣記》中龍的基本形象

      關(guān)于龍的記載,在《太平廣記》中大部分被收入“龍”類。而“龍”類在《太平廣記》中位于第418卷——第425卷,共有8卷94條。這8卷內(nèi)容對龍的描寫刻畫非常細(xì)致,其他部分兼有與龍相關(guān)的敘述,不再一一列出。下文擇要對8卷內(nèi)容中龍的基本形象進(jìn)行概括。

      (一)龍的種類

      龍的種類繁多,在《太平廣記》有關(guān)龍的記載中,幾乎每一條都記載了龍的不同種類和名稱。

      如《蒼龍》條之蒼龍,《曹鳳》、《任頊》、《周邯》條之黃龍,《江陵姥》、《法喜寺》條之土龍,《南鄩國》條之毛龍等。另外還有赤龍、毒龍、井龍、黑龍、白龍、驪龍、水龍王、青龍、雨龍、閻浮龍、潭龍、乖龍、犀浦龍、安天龍、白蛟、黑蛟等。

      (二)龍的住處

      根據(jù)《太平廣記》中“龍”類的描寫,關(guān)于龍棲息活動的地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處:

      1.有水的地方

      《管子·形勢解》記載:“蛟龍,水蟲之神者也。乘于水則神立,失水則神廢?!雹嗨驱埳娴囊粋€非常重要的條件。江、河、湖、海、池、溪、山澗、井、潭、澤、湫、等等都是龍的住處。如《凌波女》條記載龍女生活于凌波池中,“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龍女?!雹帷毒垺窏l記載龍生活于井中,“近井,獅子吼,若不自安。俄頃,風(fēng)雷大至,有龍出井而去?!雹狻妒肥献印窏l記載龍生活于溪水中,“時暑甚,憩一小溪,忽有一葉大如掌?!吮佚堃?。”B11

      2.龍廟、洞窟

      南北朝時就有了民間祭祀的龍廟,洞窟是人們根據(jù)蛇生活在洞窟而想象出來的。

      如《趙齊嵩》條記載,趙齊嵩不慎從棧道摔下,跌至谷底,看到石窟中飛出一條龍?!绊汈?,石窟中云氣相旋而出。俄而隨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鱗甲煥然。擺頭而雙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奮迅鬐鬣,搖動首尾。乃知龍也?!盉12《龍廟》條記載“故相國令狐楚居守北都時,有一龍自廟中出,傾都士女皆縱觀。”B13

      (三)龍的性情

      在《太平廣記》中,對龍的性情有非常詳盡的描述。

      1.至情至性

      《太平廣記》非常注重刻畫和塑造龍的基本形象。從語言、行為、細(xì)節(jié)等多角度表現(xiàn)龍的情感特征,突出龍的典型性格。

      在《柳毅》中,龍女溫柔、多情、勇于追求自由和愛情并且知恩圖報(bào)。她本是洞庭龍君的女兒,嫁給涇川龍王的次子為妻,受盡丈夫和公婆的虐待。對于柳毅的送信之恩,她銘記在心并發(fā)誓要報(bào)答,“銜君之恩,誓心求報(bào)?!盉14對于柳毅一往情深,自誓不嫁他人?!案改赣浼抻阱\小兒。某惟以心誓難移。”B15最終與柳毅結(jié)為連理。此外,《劉貫詞》中聰慧伶俐的龍妹渠、俊爽重義的龍子霞,都是至情至性之龍。

      2.知恩圖報(bào)、恩怨分明

      《江陵姥》條中,土龍為了報(bào)答江陵姥的喂養(yǎng)之恩,在江陵姥死后,悲痛萬分?!凹袄阉溃胰寺勍料掠新暼缈?。后人掘地,見一異物蠢然,不測大小,須臾失之。俗謂之土龍?!盉16

      《釋玄照》條記載,三條龍想報(bào)答釋玄照的講經(jīng)之恩,“得聞法力,無以為報(bào)?;蜷L老指使,愿效微力?!盉17后聽從釋玄照的建議,在干旱的地方降雨拯救萬民,后又在孫思邈的幫助下免受擅自行雨之罪,又將寺廟之前擋住道路的前山移走以回報(bào)孫思邈的救命之恩。

      (四)龍的喜好和禁忌

      龍也有自己的愛好和禁忌,從書中可以看出,龍喜歡美玉、空青,以燕子和青泥為食。龍的禁忌是蠟。如《震澤洞》條記載龍的愛好“龍畏蠟,愛美玉及空青而嗜燕?!亻T小蛟聞蠟氣,俯伏不敢動。乃以燒燕百事賂之,令其通問。以其上上者獻(xiàn)龍女,龍女食之大嘉……追訪公睺往不為龍害之由,為用麻油和蠟,以作照魚衣,乃身有蠟氣故也。”B18

      《張公洞》條也記載了龍的食物,“旁有青泥數(shù)斗……試探咀嚼,覺芳馨,食之遂飽……此龍食也?!盉19

      還有《李宣》條也記載了龍喜食燕,“蓋釣術(shù)多以煎燕為餌,果發(fā)龍之嗜欲也?!盉20

      (五)龍與佛教、道教

      在《太平廣記》中,龍往往與佛教、道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這部分描寫大概占所有“龍”類作品的三分之一。

      1.前文已經(jīng)提到龍的住處在佛寺附近,龍經(jīng)常在佛寺附近活動。如《蔡玉》條載,龍隱藏在崇敬寺的殿柱內(nèi)。

      2.龍聽信佛法和道法,通過習(xí)佛、習(xí)道可以減輕罪孽。如《俱名國》條記載,龍女想出家學(xué)習(xí)法度。“人道中生,為畜生苦不知法,故欲就如來出家”。B21《柳毅》條中,洞庭君聽道士講經(jīng)。“吾君方幸玄珠閣,與太陽道士講大經(jīng)”。B22《釋玄照》條記載三龍聽釋玄照講法華經(jīng)。

      3.龍宮、龍子、龍女以及龍王有自己的家室等等描寫,都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而是從佛教傳入的。龍王龍女故事首先出現(xiàn)在漢譯佛經(jīng)之中。季羨林也明確肯定了這一點(diǎn),他認(rèn)為:“中譯佛經(jīng)里面的‘龍字實(shí)際上是梵文Nāga的翻譯。Nāga的意思是‘蛇。……佛經(jīng)里,以及唐代傳奇文里的‘龍王就是梵文Nāgarāja,Nāgarāj或Nāgarājan的翻譯。”B23閻云翔也認(rèn)為:“中國龍王龍女故事是受印度那伽故事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但不是那伽故事的復(fù)制品,更不是舶來貨,而是接受外來影響的中國創(chuàng)作?!盉24

      三、結(jié)語

      龍是中國自古存在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的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太平廣記》產(chǎn)生于宋初,它的內(nèi)容及其龐雜,對從魏晉至唐宋時期的筆記、志怪小說和民間傳說加以整理,其中對于龍的描寫非常詳細(xì)、豐富。由于佛教的傳入,加之道教的廣泛傳播,《太平廣記》中對于龍的描寫已經(jīng)與傳統(tǒng)有很多不同之處,出現(xiàn)了很多佛教中的龍形象。本文在討論《太平廣記》中所展現(xiàn)出的龍形象的同時,探析其背后的文化意義,希望對于今后研究龍文化及唐宋時期小說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注釋]

      ①(戰(zhàn)國)孟子著,(宋)朱熹集注:《孟子》,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3頁。

      ②高華平等譯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121頁。

      ③(宋)羅愿撰,石云孫校點(diǎn):《爾雅翼》,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版,第283頁。

      ④同上。

      ⑤(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2頁。

      ⑥(唐)房玄齡注,(明)劉績補(bǔ)注,劉曉藝校點(diǎn):《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87頁。

      ⑦(戰(zhàn)國)莊子著,方勇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239頁。

      ⑧(唐)房玄齡注,(明)劉績補(bǔ)注,劉曉藝校點(diǎn):《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92頁。

      ⑨(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21頁。

      ⑩(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25頁。

      B11(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39—3440頁。

      B12(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31—3432頁。

      B13(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43頁。

      B14(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一十九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15頁。

      B15同上。

      B16(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一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02頁。

      B17(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19頁。

      B18(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一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04—3406頁。

      B19(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51頁。

      B20(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54頁。

      B21(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19頁。

      B22(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第四百一十九卷,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411頁。

      B23參考季羨林《印度文學(xué)在中國》一節(jié),收入《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論文集》,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2年版,第120頁。

      B24參考閻云翔《印度的那伽與中國的龍》,收入《中國比較文學(xué)》第4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參考文獻(xiàn)]

      [1](宋)李防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2]楊穎,蔡鐵鷹.分體中國小說史教程[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

      [3]吉成名.中國崇龍習(xí)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劉毓慶等著. 龍的文化解讀:世俗文化支配下的中國傳統(tǒng)人生[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9.

      [5]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6]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2.

      [7]韓雪晴. 唐人小說中的龍意象及其文化意義[J]. 昭烏達(dá)蒙族師專學(xué)報(bào),2004,25(5).

      [8]張媛.《太平廣記》龍形象淺析[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2,27(1).

      [9]秦瓊.《太平廣記》中龍的特殊性及其佛教淵源[J]. 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2,25(6).

      [10]劉淑萍.《太平廣記》狐類龍類虎類研究 [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3.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院,吉林 延邊133002)

      猜你喜歡
      太平廣記文化意義道教
      西夏道教補(bǔ)議
      淺談古代志怪文學(xué)中狐形象的發(fā)展演進(jìn)
      淺談《太平廣記》中器物精怪類型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高校內(nèi)應(yīng)對綜藝活動教學(xué)研究
      近現(xiàn)代溫州道教的組織性
      道教“師道”思想研究
      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錄》重新??薄?以與韓國所藏《太平廣記詳節(jié)》的對照為中心
      泗洪县| 郸城县| 阜新市| 库车县| 衡阳市| 来安县| 镇沅| 龙陵县| 大悟县| 西城区| 衡东县| 东兴市| 封丘县| 友谊县| 雷波县| 南和县| 台山市| 哈密市| 五河县| 信宜市| 博爱县| 潍坊市| 奉节县| 武山县| 金乡县| 凤凰县| 内乡县| 峨眉山市| 比如县| 荔波县| 昌宁县| 孟津县| 竹溪县| 黄冈市| 武胜县| 思茅市| 玉田县| 六安市| 邯郸县| 崇文区|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