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臺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上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熱心助人、守信用、好相處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迸畠簠s認真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辈┪囊l(fā)了廣大網(wǎng)民的熱議。
網(wǎng)民甲: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
網(wǎng)民乙:人人都在路邊鼓掌,誰在路上跑呢?
網(wǎng)民丙:路邊鼓掌與路上奔跑,都應該肯定。
從上述網(wǎng)民的議論中,選取一種看法,寫一篇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fā)情感,也可以發(fā)表議論。
要求: (1) 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 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
(3) 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 不得少于800字。(5) 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意圖】
題目借臺灣作家劉繼榮的博文以及網(wǎng)上的議論,讓同學們思考如何正確對待成績。努力學習,爭取優(yōu)等成績,固然是每一個中學生應有的追求,但是獲得優(yōu)等成績的學生總是少數(shù),多數(shù)學生都是“中等生”。可是整個社會彌漫著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讓中學生承受了超常規(guī)的壓力。如何正確對待這種壓力,如何給自己的中學生涯乃至整個人生定位,是一個有意義的話題。
【寫作立意】
題目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路上跑的人”,也可以稱之為“跑步者”,另一個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大家都能看出,“跑步者”象征公眾矚目的對象,在班級里大概是成績突出的優(yōu)秀生,在社會中是成功者,如政治家、企業(yè)家、知識精英,當然也包含那些正在努力奮斗的人。而“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則是班級中等及以下的學生,加以延伸,就是占整個社會大多數(shù)的普通民眾。
題目給了三種觀點,任選一個寫作均可。但要注意,寫作時要展現(xiàn)“跑步者”和“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兩個關鍵詞,然后據(jù)此展開聯(lián)想。如果不寫“跑步者”與“路邊鼓掌的人”這兩個意象,只根據(jù)其引申義寫作,不符合要求。
【評分標準】
從“跑步者”與“路邊鼓掌的人”這兩個意象寫起,再作聯(lián)想和生發(fā)的,可以看作切合題意,得分在42分以上。如果語言、材料和文章的整體結構較好,可得50分以上。
主題是“紅花與綠葉”“主角與配角”等,但能在開頭或結尾處點到“跑步”和“鼓掌”這兩個詞,可以看作基本符合題意,得分在36—42分。
完全脫離題目所給的材料和含義,得分不超過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