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環(huán)博
摘 要:深化技工院校的一體化課程改革,服裝設計專業(yè)也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工作。技校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主動性缺乏,動手能力差,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改進教學方法,讓技校學生在校期間掌握一技之長,以更快更好地適應企業(yè)的操作模式。本文闡述了服裝制版課程教學的新模式,通過改革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讓學生更容易吸收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達到企業(yè)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服裝制版 技校生特點 新教學模式 企業(yè)案例
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主要由款式設計、結構紙樣設計、工藝生產設計三部分組成。結構紙樣設計又稱為服裝制版,是研究服裝結構的內涵及各部位的相互關系,裝飾與功能性的設計、分解與構成規(guī)律和方法的課程。它既是款式造型設計的延伸和發(fā)展,又是工藝設計的準備和基礎,具有藝術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的特點,在整個服裝設計制作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服裝制版教學創(chuàng)新的總體思路
服裝制版教學旨在使學生掌握服裝結構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對服裝制版的理論分析能力,以及從款式造型到服裝制版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掌握服裝制版相關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為他們進入服裝等相關行業(yè)打下堅實而牢固的基礎?,F(xiàn)代服裝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服裝款式層出不窮。但無論哪一種新的款式,都遵循萬變不離其宗的服裝制版基本原則。也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原則,才能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無窮的創(chuàng)新。為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服裝結構基本原則的講解和對這些核心的基本原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轉化,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總體思路,也是教學改革必須遵循的原則。服裝制版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在于學生對結構形式變化的掌控能力及對平面結構與立體形態(tài)之間轉換的掌控能力。這些能力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實踐之中,不僅是服裝制版實踐,還要依托工藝制作實踐。
二、服裝制版教學創(chuàng)新的具體操作
1.了解中技學生的接受能力、邏輯思維、動手能力
讓學生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技能,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當前技校學生主要來自初中階段成績較差的群體,學習的基礎薄弱、缺乏主動性、動手能力差,上好一節(jié)課不容易,特別是服裝制版這種理論兼實操的課程。理論既要學生掌握公式的應用、制圖的順序,又要分析服裝的款式,放松量的確定等等。實操要求學生在繪制制圖的同時,把理論所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最終完成一套完整的工業(yè)紙樣。
2.常見服裝制版教材中的圖例
圖1所示的是常見的服裝制版,這里采用女士牛仔褲作為案例。課本中就是一幅單一的結構制圖,結構制圖上標注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還有寥寥幾句的文字,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特別是中技學生這類學習底子薄弱、又毫無基礎的群體,讓他們獨立思考、獨自地繪制結構制圖,是無法完成的;更別提一些更為復雜的款式分析、公式運算、底圖拷貝、紙樣制作等等。
3.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筆者結合技校生的實際情況和本課程的內容特點,采取以理論與實踐先分離再結合的授課思路。理論講授部分以教學大綱為依據(jù),采用啟發(fā)式、實踐法、案例法等教學方法,并運用CorelDRAW軟件、PPT軟件輔助教學,將服裝制版教材中的結構制圖,一步一步地分解出來,并配上文字描述,力求將理論闡釋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見圖2)。觀摩實物進行服裝結構圖的繪制,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選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服裝實物供學生觀摩,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分析服裝的結構,讓學生以此為基礎增加思維靈活性,提升學生的服裝制版的能力。
4.完成工業(yè)紙樣的必要性
根據(jù)課程特點,如果只是一幅簡單的結構制圖是無法讓學生充分理解服裝制版在服裝設計專業(yè)中的作用,所以在實操課上繪制完底圖后,下一步就要完成裁片、里布、零部件(見圖3)等底圖拷貝。學習或從事服裝的人都知道,出紙樣主要包括九個方面:縫份、剪口、布紋、款號、名稱、數(shù)量、尺碼、黏合襯、顏色??梢栽谡n堂上提供一些樣衣或企業(yè)資料給學生參考學習,講解其中原理,闡述清楚,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踐、實踐回饋理論。此外,要與服裝設計老師、服裝工藝老師密切配合,將服裝結構課程真正地做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最終完成一件樣衣成品,從而加深學生對成品形態(tài)與適體度的感知,進一步提高服裝制版水平。
5.企業(yè)的實用事例
眾所周知,牛仔布洗水后都是有縮水率的,但在一般的教材中,制作牛仔褲的制版是沒有加入縮水率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加入企業(yè)的方法。未經洗水的牛仔布,必須要在客人要求的尺寸基礎上加入縮水率?,F(xiàn)在介紹一下牛仔布縮水率的計算方法。
第一,剪一碼布。用洗水后不會褪色的黃油筆畫一個長×寬=50cm×50cm的正方形,按照牛仔布的洗水標準方法洗水(必須同將來成衣洗水是一個洗水標準)。
第二,等洗水出來后再量正方形的尺寸就可以計算出縮水率。例如:如果洗水后量得長×寬=47cm×48cm,那么橫縮水率就是(50-47)/50=6%,直縮水率就是(50-48)/50=4%。
第三,將此縮水率加到客戶要求的尺寸上就可以了。例如:腰圍要橫紗裁片,客戶要求尺寸75cm,那么出紙樣的尺寸就應該是75/(1-6%)≈80cm,這樣洗水后的尺寸就是80×(1-6%)≈75cm,剛好就是客人要求的尺寸。所以出紙樣時必須要特別注意。
三、服裝制版教學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已經是老生常談,然而真正做到卻十分不易。一門專業(yè)課,如何將其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理論何時起到指導作用,實踐如何反饋,教師如何把握這一進程等,都需要根據(jù)課程特點、學生特點等等進行具體分析。
2.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
服裝市場不僅對服裝款式的要求逐年增多,對服裝專業(yè)人才的要求也處在變化之中。這就要求我們不僅時刻關注市場動態(tài),更要有預見能力。落實到具體教學中,就要不斷調整教學目標,以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最后,在教學中,應該加入企業(yè)的方法,學生更早地接觸今后工作可能面臨的問題,參加工作后,能盡快熟悉企業(yè)的生產模式。
3.教材內容與服裝流行款式相結合
在實際教學中將社會上流行的款式,新的風格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到社會上去實地觀察、體驗不同品牌服裝板型的特點、板型的差別性,并在制版教學中反復比較與練習,掌握板型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這樣讓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的技能,培養(yǎng)明銳的觀察力和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這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大大加強,既提高了學生們對時尚流行的感知度和把握度,又能掌握服裝廓形與板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外在聯(lián)系,使學生們掌握板型變化的規(guī)律,制作服裝的板型轉換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