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劉少波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溫陽益氣活血;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近年來我科以自擬溫陽益氣活血湯結合西藥對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治療,其療效肯定?,F(xiàn)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入選病例均為我科2004年1月-2010年1月的住院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40~73歲,平均(57.1±6.2)歲;病程3~11天,平均(7±4)天;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13例,Ⅳ六份。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38~75歲,平均(55.6±7.1);病程4~12天,平均(8±4)天;心功能Ⅱ級13例,Ⅲ級12例,Ⅳ級5例。兩組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冠心病-AMI診斷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ISFC/WHO)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的報告(1979)[1]。心功能分級標準參照Killp1967年提出的分級標準[2]。
1.3 病例選擇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者;年齡40~75歲,心功能在Ⅱ~Ⅳ級,血電解質(zhì)無明顯異常,肝腎功能正常者。排除非AMI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溫陽益氣活血湯方藥組成:人參10g,生黃芪40g,桂枝15g,薤白15 g,丹參15 g,當歸15 g,桃仁15 g,白術15 g,茯苓15 g,甘草10 g。心陰不足者加麥冬15 g,五味子15 g;心陽衰微較嚴重者加附子9 g,痰濁壅塞加瓜蔞15 g、法半夏10 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服。同時常規(guī)西藥擴血管、強心利尿(硝酸酯、ACEI、速尿)治療。2周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常規(guī)西藥治療。療程同治療組。
2.3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主要癥狀及體征、舌質(zhì)、舌苔、脈象等;心功能情況,血壓、心率(HR)、超聲心動心搏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和收縮末內(nèi)徑(LVEDs),短軸縮短率(FS);心電圖、肝腎功能變化;并記錄各種不良反應。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
3.1.1 臨床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冠心病心肌梗死)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顯效;癥狀消失,心功能提高>Ⅰ級,超聲心動LVEF>45%,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回至10mm以上。有效:癥狀減輕,心功能提高>Ⅰ級,超聲心動LVEF提高≥40%。無效:癥狀無緩解或加重,心功能無改善,超聲心動LVEF無改變<40%。
3.1.2 心功能療效評定標準;按照KiⅡP標準。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百分比采用卡方檢驗。
3.3 治療結果
3.3.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3.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比較:見表2~3。
兩組治療2周后觀察心衰癥狀均有進一步改善。心率均較治療前下降(P<0.01)LVEF、CO、FS、LVEDd、LVEDs均有提高,但治療組更為明顯(P<0.05)。
治療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但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提示中西藥合用可顯著改善心功能。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但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不但癥狀得到改善,而且舌脈均有改善,如舌淡向舌紅轉(zhuǎn)變,脈象由沉細無力而數(shù)向和緩有力轉(zhuǎn)變。
3.4 不良反應
檢測各組患者用藥前后血、尿、便、電解質(zhì)、肝功、腎功未見發(fā)生異常變化。
4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相當于祖國醫(yī)籍中所記述的胸痹、真心痛的范疇,AMI并發(fā)左心衰竭,屬于泵衰竭,相當于祖國醫(yī)學的喘證、脫證、心悸等范疇,其病因?qū)儆诒咎摌藢?,氣虛陽虛為本,瘀血飲邪為標,但主要病理改變?yōu)椤瓣枤鈽O虛所致”。中醫(yī)辯證屬心陽虛衰,水氣射肺凌心。治法宜溫陽益氣活血通脈扶正。溫通益氣活血湯方中人參、生黃芪補氣益氣,桂枝溫通心陽,心陽虛衰嚴重者加附子回陽救逆;丹參、當歸、桃仁、活血補血,白術、茯苓健脾利水。諸藥合用具有溫陽利水、益氣活血、溫通心脈的作用,從而治療泵衰竭。治療后從病人全身情況看,舌、脈、癥狀、面色、食欲等都好于對照組,病人的自我感覺也明顯好轉(zhuǎn),肢體轉(zhuǎn)溫,畏寒消失,面色出現(xiàn)紅潤,精神轉(zhuǎn)佳,聲清語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等,多數(shù)患者生命指癥和生存質(zhì)量得到明顯提高。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的理論,AMI合并左心衰(泵衰竭)早期或在24h之內(nèi)不能用洋地黃制劑,因其可致心律失常,增加心肌氧耗量,而且易發(fā)生中毒。因此加強中醫(yī)治療也是治療此病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中華內(nèi)科雜志,1981,20(4):254.
[2]張子彬,充血性心力衰竭(2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7.1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