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英 翟歲兵
摘要:近幾年來公共工程的投資已經(jīng)成為我國投資的主要方向。針對目前的公共工程存在的一些投資績效不理想,浪費現(xiàn)象嚴重,低水平重復投資建設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提出了“要積極開展績效審計,提高財政資金的管理水平以及使用的效益。這就需要對不符合規(guī)范的公共工程進行績效審計,把績效審計工作作為公共工程投資的重要任務。因此本文就對如何做出正確的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經(jīng)濟
公共工程的績效審計評價的概念早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引入到我國,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公共工程績效審計有著不同的概念與理解。在1999年國內學者豐景春就提出了構建公共工程項目費用的預測模型;何長青又提出了構建工程績效審計評估的模式,等等。雖然我國在公共工程的績效評價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這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第一,我國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全面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共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第二,國內的公共工程績效審計的提出都是建立在注重結果評價而忽視了過程評價與控制。第三,沒有結合審計工作的特點與公共工程的壽命周期與實際內容所開展的審計工作。
一、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級的概念
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具體所指的就是審計機構或者審計工作人員接受委托對某一項公共工程的經(jīng)濟性、效率以及效果進行審查與監(jiān)督,需要有一定的標準與準則加以衡量。從而能夠做出客觀的評價,能夠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的一種經(jīng)濟監(jiān)督活動。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的內容不僅僅包括著對經(jīng)濟效益作出評價,還需要對社會效益作出評價。
二、公共工程績效審計的階段劃分
公共工程的績效審計評價與一般工程相比較而言雖然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卻也同時有著許多的相同點。其中最大的相同點就是績效審計評價工作需要貫穿于整個工程的生命周期。在每一項公共工程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績效審計評價的內容也需要發(fā)生變化,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通過結合了公共工程的特點以及績效審計評價的工作特點可以大致將公共工程績效審計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一)公共工程立項績效審計評價階段
需要從整個項目的全局出發(fā),在公共工程項目立項與設計以后,績效審計評價工作需要對整個工程的立項合法性、合理性、經(jīng)濟效益、效果與社會效益等多個方面進行績效審查與評價工作,對于公共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要進行審核,從而能夠讓整個公共工程能夠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更加合理。
(二)公共工程施工績效審計評價階段
在項目實施以后一直到整個公共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以后這個大的階段過程中,所開展的績效審查與評價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需要對公共工程項目的實施情況以及對資源的使用情況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變化以及引發(fā)的各種環(huán)境變化的因素進行勘測,能夠對審計項目的實施效果以及對社會產生的效應作出評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作出反應。
(三)公共工程運營績效審計評價階段
在公共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以后開始投入運營階段所帶來的績效審計評價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需要對公共工程的項目完成情況以及預期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與實際情況是否存在很大的偏差,以及對未來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作出評價。同時需要評估對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三、不同階段績效審計評價
(一)公共工程項目立項設計階段的評價
在公共工程立項設計階段的績效審計工作需要從整個項目的全局出發(fā)。能夠對公共工程的項目展開一個效果性、效率性的審查與評價。主要的評價內容包括著投資者的決策依據(jù)的審查,投資理想的效率與效果的審查以及內部決策機制的審查等等。在立項設計階段的審查工作需要對文件的完整度以及內部決策機制展開審查。第二,需要對中介機構工作的獨立性以及工作的關聯(lián)度展開審查。第三,需要對技術經(jīng)濟指標復核審查,審查公共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第四,需要對技術經(jīng)濟指標復核進行審查。第五,需要作出群眾滿意度調查,評價社會群體對每一項公共工程立項的滿意度。第六,需要審查員工的培訓率,員工對方案的分析能力以及審查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高低,。評價招標工作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有沒有保障整個招投標工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
(二)公共工程施工階段的評價
在這個階段主要分析的就是公共工程項目的實施效果以及各方面的內容變化。主要涉及的內容就是對整個公共工程對社會的影響以及生態(tài)效益等方面的審查。第一,審查資金是否到位,資金的使用情況與籌措情況;第二,審查承包方的承包分包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是否按著合同履行。用于審查對工程承包過程中的監(jiān)理、分包情況;第三,生產能力建成率或者是否達到了設計能力所需要的時間,審查工程的施工進度等等。第四,預算執(zhí)行率以及變更金額的比重,扣除罰金的比重,工程的合格率等等。第五,需要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審查,審查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是否存在著問題等等。第六,需要審查業(yè)主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對近期安全檢查作出評估等等。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公共工程屬于造福于人民群眾的工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督評價預審查,從而能夠建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工程,只有這樣才能夠產生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滿足現(xiàn)代化發(fā)展建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愛東,趙金玲.政府投資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來自問卷調查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10 (03):31-38.
[2]王慧,歐陽日輝.公共工程投資績效審計評價研究——基于多層次灰色模糊評判法的分析[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11(02):23-30.
[3]楊凡.完善公共工程投資項目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想[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2006(11):112-113.
(作者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