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松林
摘 要:初中美術教學既要重視素質教育,感受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技巧,兩方面都要得到發(fā)展的話,還是讓我們從生活美術教育的角度進行美術教學。我們要關心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我們要關注社會,把握時代的脈搏,了解美術時尚。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美術文化;美術技能
美術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人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美術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審美能力作為人文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美育的地位也隨之上升。但是處在心智發(fā)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育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握學生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1.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于接受。
2.給學生以希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并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fā)求知、探究、創(chuàng)作的欲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
3.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yǎng)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fā)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以培養(yǎng)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豐富教學的組織形式與手段,緊密聯系生活實際
中學美術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guī)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不能采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jié)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筆者決定在畫展廳上第一節(jié)課。色彩繽紛、風格各異的繪畫及工藝作品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學生。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
此外,在美術教學中要積極采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全方位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huán)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象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
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于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fā)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于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三、密切聯系各學科,拓展美術教育視野
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符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fā)揮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穿插平面幾何知識,有效地加強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初中美術教育同樣隸屬于基礎教育,從現狀來看,初中生不可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美術上,將來從事美術作為終身職業(yè)的也很少,但也不能就此拋棄美術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特征,就是有很強專業(yè)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初中美術教學既要重視素質教育感受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技巧,兩方面都要得到發(fā)展的話,還是讓我們從生活美術教育的角度進行美術教學。我們要關心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我們要關注社會,把握時代的脈搏,了解美術時尚。應該說,在學校課程這個層面上,美術教育的空間是十分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