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松陽縣,有個毛氏家族新修了一座祠堂。族長重金請來一位書法名士,當場為毛氏宗祠題匾。聽到這個消息,街坊都擁了過來,想飽飽眼福。
只見名士提筆蘸墨,一氣呵成兩個大字。正當他寫“宗”字的一點時,他身后有個衣著破爛的山里人,腳步打了個趔趄,一下撞在名士的右胳膊上。這一撞,把本來寫的“點”,變成了一“撇”。名士臉色一沉,扔下筆就要走。
族長見狀,上前賠笑,懇求名士重寫一張。名士板起了面孔,說:“要我重寫,得再多給我三十兩。”
族人聽了,就逼那個山里人出這三十兩銀子。山里人急得要哭:“我哪里賠得出那么多銀子??!”
這時,一個客商打扮的人走上前,皺眉道:“窮百姓怎么拿得出這么多錢?再說,這字值三十兩?”
名士聽了這話,鄙夷地看著客商,說:“你有本事,你來寫?”
客商說:“寫就寫,寫得不好,再賠銀子不遲?!闭f完,刷刷幾筆,一個挺拔的“毛”字寫好了,全場發(fā)出喝彩,連名士都在心中暗暗叫絕。
接著,客商又接連寫了“氏”“宗”兩字,寫完“祠”字的偏旁,就擱筆不寫了。
族長察覺到這位客商不是普通人,忙叫人端來茶水,希望客商能完成題字??蜕毯瓤谒?,不緊不慢地說:“這位大伯只撞壞一個字,我替他賠了三個半字,難道還不夠?”說著,用手指指那個名士,“讓這位仁兄替我補完吧?!笨蜕陶f完,瀟灑離去。名士只能硬著頭皮補,大家看后,紛紛說“配不上”。
過了會兒,幾個衙役跑進來,探聽剛才是否有客商打扮的人來,眾人忙答:“來過,還題了塊匾?!?/p>
衙役一拍大腿:“他就是太守李邕大人!今日私訪松陽,知縣大人命我們前來迎接?!?毛氏族人聽聞狂喜,李邕可是大書法家。族人拿著他題寫的三個半字,如獲至寶。
選自《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