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秀卓
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的原則要有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必定要創(chuàng)設一個把學生領進課堂的動人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效果。
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興趣教學設計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面。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許多教師對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性不夠明確,創(chuàng)設的情境價值不大,有效性不高。本文就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碰到的若干情境創(chuàng)設無效的案例作些分析,談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情境。
一、把握“實”——應創(chuàng)設自然生動、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案例:《Where is the…?》(導入環(huán)節(jié))
1.教師把鉛筆放在一個學生的筆盒里,用動作表示他在“找”筆,邊找邊說“Wheres the pencil?”
2.學生從教師的動作中猜出句子“Wheres the pencil?”的意思。
反饋:S1:我放在筆盒里的鉛筆為什么不見了?
S2:我怎么找不到鉛筆了?
S3:我的鉛筆就在筆盒里,為什么看不見了?
只有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符合時,才能激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fā),迅速投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準確地體驗和理解語言。案例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充分利用了教室里的實物,讓學生從教師的表演中理解語言,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簡單、方便。但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基本是從教師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它不符合我們的生活真實。因為教師自己剛把鋼筆放入學生的筆盒后馬上就開始尋找鋼筆,而且有個別眼尖的學生已經(jīng)看到鋼筆就擺在筆盒里,而教師仍找得滿頭大汗,這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不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致使學生誤解,答非所問。如果把這一情境改創(chuàng)為:(課件或表演)冬冬:Mum,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Mum:OK, but you must come back earlier.(畫面)冬冬滿頭大汗地尋找籃球,邊找邊說:“Wheres my basketball?”這個情境,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學生能自然而然地回答出“我的籃球在哪里”。故創(chuàng)設情境必須貼近現(xiàn)實,要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已有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fā)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
二、崇尚“效”——應創(chuàng)設簡單有效、英語“含金量”大的教學情境
案例1:《Where are you going?》的“Learning”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1.學生觀看CAI課件“兔子舞”,教師隨機解釋“l(fā)eft, right, go”的含義。
2.教師教授兔子舞的動作。
3.師生同跳兔子舞。
案例2:《Shapes》
1.CAI課件出示square, triangle, circle的圖形及單詞,每個圖形旁邊各有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拉拉、丁丁、皮皮。
2.師點擊鼠標,出示一個正方形,問:“What shape is this?”
S1:拉拉。
師又點擊鼠標,出示一個圓形,問:“What shape is this?”
S2:皮皮。
反思:真實的教學情境不是為了觀賞,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額外添加了些什么,因為真實的課堂就應該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教學就如平常生活,簡單有效才是真。案例1中采用“兔子舞”來學習“l(fā)eft, right, go straight on”確實新穎活潑,但有必要僅僅為了讓學生掌握這三個簡單易學的單詞而花上十來分鐘時間跳“兔子舞”嗎?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學會問路,會用“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來指路,我們完全可以用“l(fā)isten and do”的簡單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這三組短語,而后集中對重難點進行突破,兔子舞則可以放在課堂結束時,讓學生伴隨音樂節(jié)奏,在“跳”中再次復習知識,結束新課。案例2中選用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拉拉、丁丁、皮皮,成功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但須知情境不是裝飾,也不只是單純?yōu)榱思ぐl(fā)學生的興趣,裝飾過于華麗,學生的興趣往往也被轉移,從而疏忽了真正需要思考的英語元素、英語內涵,出現(xiàn)上面的尷尬。
三、注意“趣”——應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順應學生心理的教學情境
案例:《I love animals!》
T: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邊說邊演示課件)小精靈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就想請大家?guī)兔?,他這里有不少動物的叫聲和它們喜歡吃的食物,你能猜出是哪種動物嗎?(教師開始演示課件,并指名回答。)
這時有同學小聲議論“又是猜動物,一點也不有趣”,教師似乎聽見了,但還是堅持一一指名回答。
反思: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故我們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就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突出童趣。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現(xiàn)時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如以上這個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采購員、小小設計師等,但如果重復次數(shù)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shù)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xiàn)“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
四、追求“活”——應創(chuàng)設信息豐富、能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
英語是一種語言,而非一般的知識。脫離了一定的情境,語言就很難恰當?shù)乇硎觯y以發(fā)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所謂情境,一是指景象、場景、環(huán)境。另一層指人物、情節(jié)以及由場景、景象所喚起的人的情緒和內心境界。情境教學之所以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是因為它能創(chuàng)造接近生活的語言情境?,F(xiàn)實的語言環(huán)境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