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娟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應該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關注計算意義的理解和培養(yǎng)應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真正達到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計算教學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生興趣計算能力計算習慣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程關于運算內容的設計和計算教學的要求,關注計算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和應用計算,使計算真正成為學生輕松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技能。那么,在新課程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
1.運用電教媒體,增強數學計算趣味化。在計算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了錄音、投影等電教媒體,分散重點,突破難點,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tài)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中去。
2.組織游戲競賽,提高學生計算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要講究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在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理解計算和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關注對運算意義的理解?!缎抡n程標準》中強調,計算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新課程的計算內容,注重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運算的過程,關注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建立實際操作與數學運算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產生直覺經驗,找到數的運算的現(xiàn)實背景,促進學生理解運算的含義及其性質,并能自覺地運用于解決應用問題之中。
2.重視估算,善于驗證計算結果的合理性。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計算教學要重視心算,加強估算,淡化筆算。在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中,復雜的計算都可以由計算機或計算器來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人們在使用工具進行計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誤會使計算結果有很大的誤差,這就要求人們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并對其合理性做出解釋。另外,在計算前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合理、靈活地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問題;在計算后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獲得一種最有價值的檢驗結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現(xiàn)代化社會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們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重視、加強估算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潮流。
3.鼓勵運算的多樣化,加深對計算的理解。在嘗試計算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fā),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而傳統(tǒng)教學往往忽視這些不同的方法,直接介紹給學生成人通用的計算方法。新課程的計算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同時,所有的學生都能從聽取、反饋別人的方法中受益。
4.鼓勵學生使用簡便算法,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簡便計算是一個切實有效提高學生計算速度的方法。簡便計算常常運用一定的運算定律,如進行加法計算時常會用到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進行乘法計算時又常用到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將一些計算由繁變簡,由難變易。簡便計算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減少計算的錯誤,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大了簡便方法的教學力度。
5.重視學生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程將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數與運算學生的自然組成部分,并要求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在計算教學中,包括數的認識、計算等內容的引入與展開,都力求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從接觸數學起,就建立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根據實際情境和計算意義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教學除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品質和計算習慣,才能更好地保護學生學習計算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在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認真書寫的習慣。讓學生養(yǎng)成做題前先審題的習慣。審題時要看清楚數字和運算符號,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可以使用簡便計算,要求學生想好了再計算。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不管是作業(yè)還是草稿,都要要求學生書寫必須認真、工整,尤其要把數字及運算符號抄正確、寫清晰,還要注意計算格式必須規(guī)范。
2.培養(yǎng)學生按步驟計算的思維習慣。 在進行計算教學時,學生如果能按完整的步驟進行思考和計算,計算準確率就能大大提高,所以要讓學生養(yǎng)成按步驟計算的思維習慣。
3.培養(yǎng)化繁為簡、講求效率的良好計算習慣。小學各年級的數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因此,學習數學就是要使學生學會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善于化繁為簡。
4.培養(yǎng)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沒有看清楚題目,抄錯題或計算時粗心大意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檢驗是計算中不可缺少的步驟,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一步一步地檢查,看有沒有抄錯數字和符號,計算過程有沒有錯誤,最后驗算計算是否正確。
計算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數學技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按新課標的要求,把計算教學擺在重要位置,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把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教給學生,通過科學訓練,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