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主義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朋友在朋友圈發(fā)照片,臺燈下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她說:“要開啟胎教模式了。”
我說:“什么?!”
她說:“有了唄,七個月了,6月8號中國人口又將添一個?!?/p>
我說:“預(yù)產(chǎn)期在高考,你這個當(dāng)媽的不地道?!?/p>
朋友是大學(xué)時認(rèn)識的,畢業(yè)一別,已有七年不見。前年她結(jié)婚,叫我,我嫌冬天的南方太冷,就沒去,說等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去拜訪她,結(jié)果又不了了之。去年我們一起做一個小小的公眾號,在上面寫寫故事,讀讀詩歌,自得其樂,后來天冷了,我又像蟲子一樣蟄伏起來,疏于和朋友們聯(lián)系。如今,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才知道在我冬眠的這段時間,她已經(jīng)有了小孩。
她說:“都結(jié)婚兩年了,也差不多了?!?/p>
我說:“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p>
她像是嚇了一跳:“沒有沒有,還沒成行呢。”
“快著呢,一眨眼的事兒?!蔽艺f。再一眨眼,小孩子就長大了,再一眨眼,他們就上了大學(xué),再一眨眼,我們就老了——后面這些只是在心里想想,沒有說出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似乎過得越來越快。小時候的日子是一天一天過的,盼著放學(xué),盼著鎮(zhèn)上每五天一次的集市,盼著周末不用上課?,F(xiàn)在的日子是一月一月過的,從過了年開始,就期待著四月的清明假期,然后是五一假、端午假,七月年假我們?nèi)ズ_?,我要在海風(fēng)里露出小肚子感受自己仍然年輕。將來上了年紀(jì),常用的時間計量單位大概會變成“年”吧。
生活裹挾著我們前行,雖不至于兵荒馬亂,也足以使我們無暇他顧。難得的閑暇時間,我愿意躺在地毯上看天花板、和我的貓打一架,或者去一個步行就能到的電影院,看一場上座率不到一半的電影,而不愿意起大早擠在早高峰的人群中,換三次地鐵到北京南站,然后坐八個小時的動車去遠(yuǎn)方,看一個同樣難得有空、或許更愿意窩在沙發(fā)上追劇的朋友。我并不怪誰,也不抱怨什么,因為這就是生活。
有的人把朋友間的疏離歸咎于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太快,他們懷舊,向往《從前慢》的日子:“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那時候八個小時不算什么,駕上馬車一早出發(fā),日暮時分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吃晚飯,然后或秉燭夜游,或下榻同眠——這才是好朋友間的交情。任性些如王子猷,還可以“乘興而行,興盡而返”——十足的藝術(shù)青年風(fēng)流做派。不知道他們怎么想的,反正像我這樣的懶蟲,即使回到從前,也變不成王子猷。
我才不想回到從前,從前沒有手機,朋友兒女成行我興許都不知道,哪像現(xiàn)在,我還來得及給她的小孩起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