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靜
內容摘要:在《神女峰》這首詩歌中,詩人還原了一個原原本本、有血有肉的神女形象。詩人將神女從落寞、空洞的漫長歲月中解救出來,鼓勵神女擺脫封建枷鎖,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做風干的祭品。
關鍵詞:神女 形象 堅守 追求 反叛
一.神女是一女不嫁二男、貞節(jié)重于生命的文化標本。
傳統(tǒng)觀念中的神女峰是貞節(jié)的化身,這從很多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出。其中最出名就是 “望夫石”的傳說:一位女子的丈夫出海打漁不歸,女子每天在海邊等待丈夫的歸來。時間久了,便化做巫峽上的一座山峰。這是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也是一曲堅貞執(zhí)著的愛情絕唱。
宋玉的《高唐賦》中也有關于巫山神女的傳說,《高唐賦》中寫楚懷王夢中親幸了巫山神女,神女決定要永遠忠貞于他,懷王死后,宋玉游巫山,神女雖一度對宋玉萌生愛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卻終于理性戰(zhàn)勝情感,毅然表示要永遠忠于懷王。于是神女峰在人們的傳說中就成了忠貞、節(jié)烈的化身。
此外《神女峰》中還提到了“女貞子”這種植物,貞即“貞節(ji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對“女貞子”的描述:“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女貞狀之。”在民間傳說中,講述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名叫女貞子,她對服役在外的丈夫忠貞不二的故事。于是,“女貞子”也暗喻了神女是貞節(jié)的標本,是一女不嫁二夫的典范。
二.被人頂禮膜拜的殘酷榮耀背后是神女千年的寂寞。
千百年來,神女成了堅貞、癡情的化身,被人們代代傳頌。人們對神女峰揮舞著各色的花帕,人們贊美她,謳歌她??墒怯钟姓l了解這個風干祭品背后的哀傷?一位女詩人,她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敢看下去了,因為她看到了神女無限風光背后的凄涼,那些頌詞,那些贊美,只不過是一些虛妄的空名?!盀樘魍h天的杳鶴,而錯過無數次春江月明”,又有誰能讀懂神女內心的孤獨?青燈熒熒,像神女一樣千千萬萬的貞節(jié)烈女們該如何殘度余生?哪些無望的等候,像天邊的遠鶴一樣無法觸及,而自己也錯過了身邊的真實的幸福。
又有誰懂得她那殘酷榮耀背后的寂寞?這個守望愛情的女人,在一別經年之后,她遲遲不歸的丈夫究竟是因為“商人重利輕別離”忘了回家的路,還是在謀生的途中發(fā)生不測?沒有人知道,只留下一個守望愛情的執(zhí)著女人,即使化作石頭依然孤獨守候,直到地老天荒。然而誰能懂得一塊石頭的憂傷呢?“沿著江岸,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 ,哪些閃耀的光環(huán),那千年的寂寞無人能懂。只有詩人發(fā)出感慨,讀懂了神女的內心,那就是與其守住千年的寂寞,不如選擇最美麗的綻放。
三.神女是封建節(jié)烈觀和男權思想的反叛者。
神女的命運為何具有如此撼人心魄的力量?因為憂傷纏綿、柔婉細膩的神女內心的苦痛正是那個時代眾多知識女性的彷徨和苦悶。而詩人第一個從女性生命的角度解釋這個愛情傳說的悲劇性,并將神女拉下神壇,把她落寞、凄清、空洞、無聲的漫長歲月中解救出來。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fā)出了自己擲地有聲的吶喊?!芭c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一句驚心動魄的吶喊,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神女形象,在1981年的中國,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神女峰在傳統(tǒng)觀念中是“賢妻孝婦”角色,男權社會按照自己的價值體系規(guī)范著女性,使女性逐漸將其內化為自我道德律令。所以,神女是封建思想的禁錮著,犧牲者。漫長的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殘害和奴役處處可見。魯迅在《我之節(jié)烈觀》中所說:“節(jié)烈難么?答道,很難。男子都知道極難,所以要表彰他?!薄肮?jié)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他?!濒斞浮蹲8!分械南榱稚┮诧柺芊饨ㄉ駲?、政權、族權、夫權的迫害,在茫茫大風雪夜里寂然地死去,《烈女傳》中也有很多“好女不嫁二夫,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貞節(jié)烈婦的故事。有很多烈女們在無望的歲月里以不變的姿態(tài)默默守候,任青春如滴淚的蠟燭一般無聲燃盡。每個貞節(jié)牌坊下面都埋葬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埋葬了一個個女子燦爛的青春。在這里,作者賦予神女新的意義,即大膽反叛,追求自己真實的幸福。詩人在詩歌結尾把“貞節(jié)觀”這副壓抑女性幾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徹底掀翻、打碎,收到大快人心的效果。
《神女峰》中的神女形象很豐富,很真實,它反映了當時的時代女性對生命本體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女性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就必須沖破、剝離男權主流話語的桎梏,關注女性自身的生存狀態(tài)和命運遭際。我們并不反對忠貞這一中華名族傳統(tǒng)的美德,我們要反對的是套在女性身上的封建節(jié)烈觀和男權思想的枷鎖,我們不反對女性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愛是一種信仰,堅守是一種節(jié)操。一個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既要活在當下,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又要有所堅守,不放棄自己做人的底線,這才是最人性化的愛情觀。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