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琰婷
【摘 要】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消費觀念直接影響著我國政治、經濟安全的諸多方面,當代大學生成長消費觀念受著各種思潮的沖擊,其在消費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關鍵詞】消費觀;大學生;對策研究
一、消費觀的含義
消費觀是指人們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tài)度和總的看法。與生產觀、交換觀和分配觀一樣,消費觀是經濟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觀念,消費觀是社會經濟現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于社會經濟,并對其產生深刻而重大的影響。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現狀
(一)適度消費觀與超前消費觀并存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中出現了許多不良的消費思想,大學校園日益受到這些不良消費思想的影響,大學生中擺闊氣、講排場的消費現象屢見不鮮。通過借鑒相關的調查研究結果,大多數的大學生的消費觀還是相對理性的。持適度消費觀的大學生,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會減少鋪張浪費的行為,能夠抵住誘惑和不良消費風氣的沖擊。
與適度消費觀相對的就是超前消費觀。超前消費觀,是一種脫離實際消費能力,用未來的購買力彌補當前購買力不足的消費觀念。消費水平應同個人的實際能力相適應,部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觀不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長,也對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嚴重了還會導致信用危機和法律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大學生應當把握好消費的度,用正確的消費觀引導他們合理消費。
(二)發(fā)展消費觀與享受消費觀并存
這里所說的發(fā)展消費觀,是大學生以提高自身能力為目的,有獲得知識、陶冶情操等方面的期望,在消費過程中增加個人成才、發(fā)展所占消費比例,從而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提高同群體間的競爭力的消費觀念。不少大學生為了使自己在將來的職位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會增加在這方面的消費比例,通過多種途徑給自己充電,比如,購買學習用品、書籍、網絡資源、參加各種證書考試。
享受消費觀,是把消費當成人生目標,把享受當成人生追求的一種消費觀念。信奉享樂消費的大學生會過分重視享受,逐漸喪失學習動力、荒廢學業(yè),享受生活成了他們活著的意義。享受消費給大學生帶來的不是真正的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是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在偶像和商業(yè)廣告的誘惑下,更使他們陷入消費欲望的泥潭。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消費主體的非理性
攀比心理。大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普遍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家庭富裕的大學生可能會對金錢表現出無所謂的態(tài)度,選擇高檔產品消費,來展示自身的優(yōu)越性;家庭不富裕的大學生為了保持一致,會想盡辦法改變經濟現狀。加之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消費思潮的影響,導致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逐漸形成了攀比的心理。
從眾心理。由于大學生缺乏相應的消費經驗,因此在消費時會表現出缺乏理性判斷的現象,而且不成熟的消費心理在廣告的宣傳誘惑下更失去了方向,看到別人買什么東西自己也會買什么東西,認為大家選擇的就一定是好的,這樣就促成了從眾的消費心理。不成熟的消費心理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念,就會增加大學生不必要的開支,造成鋪張浪費。
(二)高校消費教育的滯后性
所謂消費教育,就是指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向受教育者傳授有關消費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受教育者消費能力的教育活動。消費教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大學是對大學生進行消費教育的最合適場所。但是,高校對大學生生活最貼近的消費教育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觀、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對于那些非經濟類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缺少針對大學生消費問題而設置的課程,雖然馬克思理論課中有涉及到消費的知識,但其內容也多為抽象的理論,缺少實際的可操作性
四、對策分析
(一)加強大學生的三觀教育
學生的消費觀與其三觀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qū)別:消費觀是在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對消費問題的總的觀點和根本看法,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范圍更廣泛,是人們對世界、人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總的觀點和根本看法,既包含對自然、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看法,也包含對人生價值的看法以及做出的各種價值判斷。消費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表現或分支,確立正確的消費觀最終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歸宿,要想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要依靠確立正確的消費觀為內容之一,積水成河,就像河水里的一滴水一樣,不斷積累進而完善自我。
(二)強化正確消費觀的認知
強化勤儉節(jié)約消費觀的認知大學生沒有理由貪圖享樂、揮霍浪費,應當把十足的精力投放在個人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上,明確自己的消費動機,認清自身的消費能力。我們雖然不提倡盲目鋪張浪費,但是我們也不提倡過度節(jié)儉,適度的節(jié)儉才是理性的生活態(tài)度,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精神的同時要堅持儉而有度。
強化適度消費觀的認知,這里所講的適度消費觀,就是告誡大學生要在保障自身需求的基礎上,不超出自己和家人的經濟能力進行消費的觀念,不是一味地節(jié)儉吝惜,也不是毫無節(jié)制地揮霍浪費,是對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和發(fā)展。適度消費觀是與生產力水平和地球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既不超越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盲目消耗,又不落后于生產力水平成為經濟發(fā)展的阻礙。大學生應當把握好消費的度,不盲目、不隨大流;做好消費計劃,不講氣場、不擺闊;明確個人的學習目標,平衡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
(三)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引導人們的消費行為,對消費觀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沒有健康的消費心理,大學生就不會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對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沒有好處,也不利于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發(fā)揮其教育功能,走進大學生的生活,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消費心理,對他們進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引導。
五、結語
大學生構建正確的消費觀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更與國家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密切相關。因此,要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yǎng)大學生合理消費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孫鳳.張逸瀟,肖經建.符號消費行為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12(3)
[2]宋笑敏.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研究[D].山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