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們?nèi)粘I钪械闹匾浑H工具,教學活動當然也不例外,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必須借助語言來實現(xiàn),語言是各個學科教學的媒介。但語文與其它學科相比,其教學語言又具有其特殊性。由于語文的教學材料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所以,語文教學活動便是運用教學語言去分析、鑒賞文學語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將兩種語言有機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學語言可分為文體語言、角色語言、身體語言、大容量語言等四種。
一、文體語言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決定教師語言基調(diào)的是語文教材中多種多樣的體裁。語文教師在授課中,根據(jù)不同的體裁采用恰當?shù)奈捏w語言,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不同的文體,教學語言的基調(diào)是不同的,比如議論文,教學語言的基調(diào)是觀點鮮明,邏輯性強;散文,其基調(diào)是抒情達意、優(yōu)美蘊藉;小說,是形象生動,豐富多彩,而又根據(jù)人物的不同,采用典型化、個性化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忽視了這么多姿多彩的文體語言特點,無論什么體裁的課文都用一種語言基調(diào),千篇一律,那么語文課定會上得枯燥呆板,毫無生氣。如果講小說時語氣鏗鏘,旗幟鮮明;講議論文時抒情達意,云山霧罩,課堂將會出現(xiàn)怎樣驚奇的效果呀!因此,要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對語文教學中文體語言的恰當運用。
二、“角色”語言
語文教師授課的過程,實際是依據(jù)教材的語言符號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進入一種“角色”狀態(tài),通過認真鉆研教材,研習教材,站在作者的角度,體現(xiàn)作者的意志,傳達作者的意圖,這便是“角色”語言,這也是語文學科獨有的語言特點。語文教師只有運用“角色”語言,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消化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深刻體會課文中的情感,通過理解和認知達到教育目的。比如講議論文時,教師如同在和別人侃侃而論,在演說,在辯論,在極具說服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講小說時,教師如同一個高明的局外人,對人間百態(tài)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具體分析人物時,又可以用生活化的、個性化的語言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講散文時則如作者在祖國大好河山、勤勞人民面前抒發(fā)感情一般。通過這樣的“角色”語言,指導學生神游于作者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文學即是人學”,語文教材中濃縮了人類的各種情態(tài),體會這其中的感情,情動于衷,即所謂情動而辭發(fā)。魯迅說:“《水滸》和《紅樓夢》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的?!苯處煹娜蝿?,是幫助學生在課文中由語言文字“看出人來”,從而得到智育和德育的啟發(fā)。為此,教師必須運用“角色”語言,把“死”的文字符號講“活”,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啟發(fā)式教學,這也是縮短學生和課文之間距離的手段之一。
三、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因“角色”語言而生,它是配合“角色”語言表情達意的特殊語言。有時候,某種用語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意義,用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一種表情,就可以使學生心領(lǐng)神會,這在自然科學學科中幾乎是不用的。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注意演習這種身體語言,并用之于教學,以直觀形象的特點,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lǐng)會。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特殊性,決定了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一種大容量的語言教學。現(xiàn)行通用的語文教材中,不僅包括語文知識,在內(nèi)容上還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政治、天文、地理等許多方面的知識,它不像數(shù)理化等自然科學教材體系結(jié)構(gòu)那樣表現(xiàn)出嚴格的序列化和單一化。雖然語文學科以傳授語文知識為主,但在講授過程中涉及到的其它學科知識也是無法回避的。為了避免把課上得呆板單調(diào),內(nèi)容單薄,使文體語言和“角色”語言含量更大,教師應采取大容量的語言,旁征博引,使學生在知識的新異刺激中接受語文知識,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能力,開展德育教育。
只有綜合運用以上幾種語言,教師才有可能把語文課講得文采飛揚,生機蓬勃,少一些乏味,多一些靈氣。語文教師為了適應語文教學的需要,培養(yǎng)課堂教學語言能力是必要的,不過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可以從多方面來進行。由此教師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吃透教材。根據(jù)課文特點認真組織好身體語言、“角色”語言等。(2)深入生活。這是培養(yǎng)教師“角色”語言和大容量語言的捷徑。(3)培養(yǎng)講讀能力。語文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講讀能力,心中有數(shù)的“悶葫蘆”是不能勝任語文教學的。(4)培養(yǎng)寫作能力。語文教師在鍛煉寫作能力的同時,可以體會文體語言和角色語言如何從口頭語言轉(zhuǎn)化為書面語言。但以上這幾個方面只是宏觀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語言能力之處無所不在,只要有心,任何事都會成功。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語言便是教師手中的雕刻刀。讓我們把這把雕刻刀砥礪得更快,使它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劉鵬 陜西省白水縣白水中學 7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