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娜仙·如孜
摘要:預習是指在教師講課之前,學生自主學習新課內(nèi)容,對新課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理解,并且做好上課的知識準備過程。學生有效進行課前預習,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哪方面知識掌握的不夠好,哪些知識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聽課時跟著教師的講課思路走。這樣,也便于他們對聽課內(nèi)容有較強的選擇性,利于學生知曉哪里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學生掌握了預習的有效方法后,他們的學習行為也就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學習效率也能隨之得到很大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預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73-01
預習是學習語文知識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對學生預習方法的積極引導、有效組織,有助于提高學生們的聽課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析了初中語文預習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鼓勵學生預習
教師的語言在學生習慣形成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推動以及催化內(nèi)在發(fā)展的作用。教師就學生的預習情況要多表揚和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學生在預習中取得的成績。教師也要善于抓住學生在預習中的閃光點,加以放大,讓學生都能感受到預習的樂趣和成功。
學生在實際預習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疑問,比方說,對文章提出質(zhì)疑。對學生提出來的疑問和質(zhì)疑,盡量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解決。例如,在預習課文《社戲》時,有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說平橋村“在我看來是樂土呢”?對此,筆者讓其他同學來回答。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幫助這個學生,概況起來有四條理由:其一是“我”在這里得到了優(yōu)待;其二是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用讀書了;其三,“我”在這里很自由,沒有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即使吵鬧,也不會想出“犯上”兩個字來;其四,“我”能夠與小伙伴們一起游戲,掘蚯蚓,釣蝦,放牛,看戲等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合作,互相幫助,這樣,也能使助人者感到成功,并且刺激受助者在預習中多動腦筋,廣開思路。
二、查閱難解字詞
在預習的過程中,解決文中生字詞是預習的第一步。生字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大量的生字詞充斥的文章學生是很難理解的。這就需要學生結合課文的注釋以及一些工具書,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過字詞關。此外,還需要留意的是一些不能如常解釋的詞語,看是否有特殊用法。課前學生在通讀全文的時候,除了課文中已有的注解外,教師也要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掌握情況,重點畫出自己不會讀或者讀不準讀音的字,然后再查工具書解決,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文章上下文的具體語境自我理解,實在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進行質(zhì)疑,由教師幫助解決。課前,學生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認識生字詞,這樣既能節(jié)約寶貴的課堂時間,又能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提高學習效率。
三、研讀課文,總體把握
學生在研讀課文時,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先給各階段標上序號,再讀課文,一般最好的方式是默讀。理清課文的體裁,有效進行層次劃分,了解段落大意,明白課文到底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是什么,還要了解課文是用什么樣的形式來寫這些內(nèi)容的。在研讀的過程中,學生切不可淺嘗輒止,要仔細閱讀,深入體味。結合“提示”中的問題以及課后習題中“理解”部分的問題把握課文重點,將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以便課堂上驗證。遇到生動而典型的句段時需要反復閱讀,再做進一步的闡明與標注。在預習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疑點,若思之不解時,可在聽課時有重點的聽講、解決。如果課堂上未涉及,也要利用課下時間問教師或者與同學討論,切不可就此放過。這是預習時大部分學生最感頭疼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強弱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指導歸納各部分內(nèi)容時也要適當傳授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比如找中心句,濃縮段落,細分層次,使學生都能通過思考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確切的把握,亦或者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段落層次的意思歸納出來,這樣也利于學生能真正進得去又出得來,思維也能得到有效訓練。
四、重視課前的預習檢查
每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贊賞,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檢查,既利于教師知曉學生對新知的預習情況,也利于讓學生感到喜悅,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主動加入到學生的隊伍之中,與學生拉近距離;亦或者抽查部分學生的預習作業(yè),比方說,對于一些重點問題,或者課堂上涉及到的重點等都要盡量多檢查。預習時以小組形式展開學習,讓每個小組出幾個代表,然后就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也可以指出其他各組的問題。這樣,通過學生的表達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教師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準備和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案,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且高效。
作為教師,重要的不單單是傳授知識,而是在引導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好課前預習工作,繼承和發(fā)揚課前預習教學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同時引導學生課下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結合實際形成個人獨特的學習風格,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zhì)量與效率。本文所講“學而預習與學而時習同樣重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為主要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教學質(zhì)量。
總而言之,學生對新課預習充分,既能為自己的學習定向,免走很多彎路,良好的預習也能使自己有了上好一堂課的心理準備,又能提高聽課效率,也助于教師實現(xiàn)設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以松.語文教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01).
[2]華洪平.如何將語文預習落到實處[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10).
[3]佚名.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2.5.19.
[4]黃傳洲.預則立——初中語文有效預習開展與生成[J].讀與寫雜志,2014,(7).
[5]程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常規(guī)建設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以會寧縣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為例[J]. 才智. 2016(04).
[6]張玲.初中語文名著思辨性閱讀指導的路徑和方法——以《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導讀為例[J]. 語文知識.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