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評定高級職稱的需要,自己便想申報一個課題。前年,根據(jù)上級部門的通知,我牽頭組織學科組的幾位教師申報了一個國家級課題。報名后,便是緊張的申報工作:由于對課題研究資料了解不是很多,便上網(wǎng)查閱資料,盡心整理、撰寫課題開題報告和課題實施方案,然后,將學校申報表和課題組成員個人申報表交了上去。沒幾天工夫,便參加了上級部門組織的多個成員單位參加的開題報告會。原來申報國家級課題也這樣簡單啊,但不知隨后的課題研究和結題是不是容易,這該不是“寬進嚴出”吧?
記得是春天申報的課題,隨后的兩三個月內(nèi),課題組沒有什么研究工作安排。臨近暑假時,課題組秘書處下發(fā)了召開課題組年會的通知,要求每個單位派3至5人參加,每人的培訓費是700元,食宿費自理。同時,要求每個課題組成員向大會提交一份近階段的研究成果:一則論文、一篇教案或一節(jié)課的視頻等,每項成果交評審費100~200元不等。經(jīng)過準備,課題組每個教師都交上了自己的成果。暑假里,在滿懷期待中,我和幾位課題組成員千里迢迢趕赴南方某市參加了年會。真是不參加不知道,一參加嚇一跳。安排的是5天會期,報到一天,離會一天,會務組的活動是3天。第一天上午是開幕式,就是課題組領導、地方行政領導講話;下午是專家做報告,因為課題研究伊始,有關成果、結論并不多,專家也只是打課題的擦邊球,講一些教育理論、教學理念之類。第二天、第三天上午是成員單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比,其中不少教師的教學水平真的令人不敢恭維。第三天下午是閉幕式。據(jù)說,參加年會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成員2000多人,夠規(guī)模,也真熱鬧,但效果有限,以至于回單位后,都不能向領導和教師們詳細匯報。會后收到的研究成果證書,都是國家級一、二等獎。交了錢,評個獎竟是如此簡單。
秋季開學后,課題組有關工作安排來了:以后每學期每個成員交一份研究成果(或論文,或教案),每個成員都要辦理實驗教師資格證,每個成員都要交一節(jié)優(yōu)質課的視頻,而這每一項都是要交評審費的。課題組還要求學校每學期征訂份數(shù)不少的某某導報(報款也不是小數(shù)字),明確表示,如不訂閱將會影響最后結題。之后的兩年中,每到節(jié)點上,便是交研究成果、參加年會、訂報紙。這真是上船容易下船難??!最后結題時,僅專家鑒定費就是兩三千元。3年算下來,單位的課題投入有三四萬元,但收獲的,除了一摞摞成果證書、結題證書之外,再無其他。如此空對空、不接地氣的課題研究,勞民傷財,起初以為是天上掉餡餅,其實就是個陷阱。
河北 劉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