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富
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種種原因,當前我國社會仍彌漫著相當濃厚的官本位意識。很多官員的人生追求依然是官位的高低,而非為人民謀福利的多少;不少學者的奮斗目標依然是社會地位的高低、學術權力的大小,而非學術水平的高低、社會貢獻的大?。辉S多企事業(yè)單位依然難舍行政級別,乃至“正局級班主任”“副處級和尚”之類的趣聞仍時有發(fā)生;在局部地區(qū)、局部領域,“當官便意味著擁有了一切”之類的現(xiàn)象仍廣為存在,年輕人依然如過江之鯽般地爭當公務員,公務員考試仍是時下我國淘汰率最高的考試之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我國社會仍彌漫著濃厚的官本位意識,但就社會發(fā)展大趨勢而言,該意識正處于不斷弱化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
社會價值觀念日益多元化。社會大眾在敬官、拜官的同時,也紛紛敬商、崇學。不少經(jīng)營工商業(yè)致富的人比官員生活得更滋潤、更風光,不僅令普通民眾艷羨不已,有時就連官員也自愧不如。同時,社會大眾對學有所成、造福社會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一般也會投去尊敬的目光。經(jīng)濟社會的現(xiàn)代化必然伴隨著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必然意味著官本位意識的淡化與消解。
法治不斷健全,權力運行漸趨規(guī)范。社會大眾之所以敬官、拜官、怕官,首要原因在于現(xiàn)實中官員們手中權力過大、擁有的資源過多、權力運行不規(guī)范,以致民眾的命運常被掌控在官員手中。隨著我國法治不斷健全、廉政建設不斷深入,國家權力運行必將臻于規(guī)范。官員們雖仍有較多權力和資源,但其權力運行和資源分配勢必越來越需要恪守法定程序,由此他們也必將越來越難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為自己謀私、為親友謀利,越來越難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內呼風喚雨、胡作非為。如此,社會大眾盲目敬官、拜官、怕官的心理自然會逐漸消解。盡管該消解過程可能會曲折而漫長,但其消解趨勢必定會勢不可擋。
公民民主素質不斷增強。社會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總會擴大社會中經(jīng)濟地位較高的那部分人的比例,經(jīng)濟地位較高的人通常比較低的人更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民主素質總體上相對較高。不少著名政治學者都認為民主和經(jīng)濟、教育發(fā)展程度之間存在近乎正比的關系。例如,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就直言:“如果你想造就民主,就請促進經(jīng)濟增長?!惫衩裰魉仞B(yǎng)越高,其平等觀念就越強,官本位意識就會相應地減弱乃至消亡。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責編/劉瑞一 美編/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