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開幕辨誤
有關陸小曼的傳記都會提到云裳公司,韓石山《徐志摩與陸小曼》一書中有兩張照片,一張題為“徐、陸夫婦參加云裳服裝公司開業(yè)典禮”,另一張“報上刊登的云裳服裝公司廣告”,而傳記正文并未言及云裳公司。柴草《圖說陸小曼》說:“在美術家江小鶼的協調下,以唐瑛和陸小曼為號召力,在一九二七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婦女服裝公司—云裳公司?!眲⑺蓟邸睹利惻c哀愁—一個真實的陸小曼》則謂:“張幼儀回國后在上海開辦了盛極一時的云裳時裝公司?!边@兩書僅點到為止,在誰創(chuàng)辦云裳公司這一點上顯出分歧。
云裳公司于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開業(yè),坐落在南京路卡德路(今鳳陽路,上海電視臺附近)口,在當時的上海引領了婦女服裝潮流,其廣告不僅刊登在《申報》《上海畫報》《晶報》《小日報》等大小報紙上,也見諸《旅行雜志》《上海漫畫》等雜志,可謂風光一時。究其原始,在開業(yè)前一日《申報》頭版刊出一則廣告曰:“云裳是上海唯一的婦女服裝公司,特聘藝術圖案刷染縫紉名師,承辦社交喜事跳舞家常旅行劇藝電影種種新異服裝、鞋帽等件及一切裝飾品,定價公道,出品快捷,特設試衣室、化妝室,美麗舒適,得未曾有。定于今日開幕,敬請參觀?!痹粕压镜臍馀刹煌岔?,以中上階層為目標顧客,廣告富于文藝氣息,篆書字體的“云裳”為名畫家吳湖帆所題,下方是個畫有一朵祥云托起蓮花的標志,還有幾句文學青年腔的口號:
要穿最漂亮的衣服
到云裳去
要想最有意識的衣服
到云裳去
要想最精美的打扮
到云裳去
要個性最分明的式樣
到云裳去
確實,云裳公司不光為上海灘增添了一個鮮亮的時尚櫥窗,作為“唯一的婦女服裝公司”,也為現代服裝史留下一道難忘的印痕,至于它所引出的不少故事涉及名流軼事、市井嚼舌、階級、資本、新舊文壇合縱連橫,不一而足,當然對于了解徐志摩與陸小曼在上海的生活不可或缺。一九四七年陸小曼整理的《志摩日記》由晨光圖書公司出版,其封面她與徐的半身合照即為云裳公司開幕當日所拍攝,在她心中似不無“惘然”之嘆。
誰是云裳公司的創(chuàng)始者?是唐瑛與陸小曼,還是張幼儀?傳記的不同敘事皆非空穴來風,得追溯到云裳四十年之后在臺灣的一場筆墨官司。
一九六七年一月《傳記文學》有容天圻《陸小曼與云裳服裝公司》一文,說從陸小曼的堂弟陸效冰的遺物中發(fā)現一張照片,“據陸夫人告訴我這張照片是陸小曼與唐瑛等人合辦云裳服裝公司時一個童裝表演的鏡頭,照片的中央站著一個小女孩,是宋春舫的女兒,其他合照的則為唐瑛、江小鶼、陸小曼,還有一位可能是張禹九,現在已記不清楚了”。這篇文章大致描述了當年云裳公司的盛況,放大了的照片與文章一起刊出,然而說“拍攝的時間當是民國十六年春間,她(指陸小曼)與志摩初到上海時”,卻有不小的失誤。其實這張照片拍攝于云裳八月七日開幕當日,并在八月九日由《晶報》登刊,《云裳中之大大銀兒》一文曰:
乞巧日之后三日,云裳公司開幕。所謂幕者,以零縑片錦,綴成一方,蔽諸云裳公司招牌上;來賓既參觀公司所制品,飽嗅試衣室香氣,復在鄰居Belle Mode空屋進茶點。經理江小鶼乃以方案置店前,鋪素毯,綴客眤馨花及頗黎杯,成內外二圈,滿斟葡萄美酒,抱一七歲之聰明幼女,立案上杯圈中,女股東唐瑛女士、陸小曼夫人,分立左右。幼女名朱翠蘋,股東朱潤生之愛女也,執(zhí)彩繩引之,零縑立墜,吳湖帆所書云裳匾額見。翠蘋高立舉杯,眾飲酒;翠蘋不飲,則灑之,禮成。
一個七歲小女孩站立桌上主持開幕典禮,乃別開生面之舉,據此,這小女孩不是在作“童裝表演”,且是股東之一朱潤生的女兒。八月十二日《上海畫報》為云裳開幕刊出的照片當中有一張也是這個小女孩立在桌上,圖旁說明文字稱她為“朱彩蘋女士”。與《晶報》上的名字一字之差,然確知非宋春舫的女兒。作為云裳公司發(fā)起人之一,宋出席了開幕儀式,也將有關照片寄給《北洋畫報》,八月二十七日刊出兩張,一張也是女孩站立在桌上,角度與《晶報》上那張不同,左邊最顯眼的是唐瑛,所以題曰“開幕時交際南斗星唐瑛女士舉杯謝客”。另一張是徐、陸合照,題為“云裳股東徐志摩君及其夫人陸小曼”。
創(chuàng)辦者與話語權
容文有的放矢,跟文壇泰斗梁實秋叫板。文中寫到關于云裳公司的主持人已有兩種說法。陸效冰生前好友磊庵在寫到徐、陸時說陸小曼和唐瑛合資開過云裳服裝公司。但梁實秋在《談徐志摩》一文中駁斥說:“上海的云裳公司根本與陸小曼無關,那是志摩的前夫人張幼儀女士創(chuàng)設主持的。”又說自己曾帶著內人光顧過云裳公司,在那里做過一件大衣。容天圻引用陳定山《春申舊聞》一書中有關陸小曼的文字作佐證,最后說:“云裳公司為唐瑛與陸小曼合資創(chuàng)辦的則是不爭的事實。”爭辯之意不言而喻。
梁氏《談徐志摩》說:“我在十五年夏天回國在上海訪張嘉鑄(禹九)先生未遇,聽見樓上一位女士吩咐工友的聲音:‘問清楚是找誰的,若是找八爺的,我來見。我這是第一次見到這位二小姐。她是極有風度的一位少婦,樸實而干練,給人極好的印象。她在上海靜安寺路開設云裳公司。這是中國第一個新式的時裝公司,好像江小鶼在那里幫著設計,營業(yè)狀況盛極一時,我?guī)е臼缭谀抢镒鲞^一件大衣。”一九二六年七月梁實秋從美國乘船抵達上海,旋即去南京,次年二月在北京與程季淑結婚,不久來上海開始了他的教學和文學生涯。云裳于八月開業(yè),唐瑛、陸小曼扮演主角,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為何這段話里絲毫不提?很可能梁實秋確實不清楚。是年春來上海至年底他妻子生下女兒這一段日子里,為就業(yè)為家庭異常忙碌,與云裳沒沾邊,徐志摩、張禹九等沒有找他參與,他與新聞消息有隔膜。至于梁偕同妻子在云裳公司訂制大衣,應當發(fā)生在云裳易手之后,所以他的記憶里只有張幼儀“開設云裳公司”這件事,這一點下文會講到。
《傳記文學》的編輯事先和梁實秋打了招呼,因此在同一期也刊出梁的《關于張幼儀與云裳公司》的回信,堅持認為云裳公司系張幼儀所辦,與陸小曼無關。當日梁在臺灣幾乎一言九鼎,他的說法當然極具影響。有趣的是他的回信最后拖了一句:“知道云裳的人,在臺灣還有?!惫弧秱饔浳膶W》下一期即出現劉英士《談云裳公司及其人事背景》之文。編者按語說:“惟因事隔三十多年,以訛傳者多,而親眼目睹者少。茲承劉英士先生惠寄大作,以親見經歷撰寫本文,道出徐志摩前妻張幼儀女士創(chuàng)辦云裳公司的經過,實為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眲⑽闹姓f一九二六年張幼儀剛從德國回來時,“她曾請我?guī)罚闼齾⒂^一個幼兒園,回家又寫一篇文章,由我轉交郭虞裳登在他所主編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面”。一九二七年徐志摩、梁實秋等人開辦新月書店,劉英士是股東之一。此文不限于談論云裳公司,敘及當初徐志摩移情別戀而拋棄張幼儀,“想不到志摩不久就迷上了一個隨父游歷的瘦小美人?!睂α只找蛘Z含不屑,離婚后張在德國誕下的孩子又遭夭折,對徐的負心扼腕,對張的委屈充滿同情。
劉文一口咬定:“云裳公司自始至終可以說是張二小姐一人的事業(yè),其他一群朋友只是借此機會來表現一番(如江小鶼),或幫忙助興(如張三小姐和老七老八),或出風頭(如若干交際花)。”照劉所述,張幼儀開設云裳公司的念頭完全出自偶然,因為張老太太請來一個叫阿梅的南翔裁縫,她為張家小姐少爺做衣服,心靈手巧令人傾倒。結果如張幼儀所愿,開了云裳公司這一“小店”。由是作者鄭重聲稱:“我愿意再重申一遍,云裳公司的主持人是張幼儀,而其臺柱則為阿梅,這恐怕是連許多股東也不知道的。”
的確,關于阿梅的故事,如張幼儀如何設計服裝和監(jiān)制裁縫、如何對阿梅幾經測試而愈生信心等,都屬家庭細節(jié),外人當然難以置喙。所謂“臺柱”是針對陳定山《春申舊聞》中“唐瑛、小曼為云裳臺柱”的說法。但是如本文開頭引的《申報》廣告,云裳公司能夠“承辦社交喜事跳舞家常旅行劇藝電影種種新異服裝”,全靠一個二十五歲的南翔裁縫,實在嘖嘖稱奇。所謂“許多股東”是怎么回事?劉英士說張幼儀“之所以不做老板而當經理者,乃是因為公司可以招攬股東,可使許多有能力幫助設計,或有聲望號召顧客,或有資格做模特兒的交際花等都可以把此店視為己有,格外熱心支持”,言下之意像江小鶼、唐瑛和陸小曼等人就屬于“求攀附鳳者”了。問題是既然張家出資,拿出“九牛一毛”來滿足幼儀的愿望,為何還要“招股”?既然掌握了阿梅這張“王牌”,為何還要靠別人?這些地方劉文閃爍其詞,留下許多問號。
最后一段堪稱妙文:“幸虧志摩先后只討兩位夫人,距今不過三十余年,當事人之一尚屬健在,立言君子即已張冠李戴,糾纏不清,胡說八道……我真羨慕陸小曼福氣真好,別的美人迷昏了志摩,而她坐享其成;道聽途說者亂寫文章,又將使她奪得云裳。她有資格拍胸脯說:‘我的天下得之于李闖,而非取之于大明。文壇上的李闖,何其多也?!笨跉饧馑岫鑵?,不光涉及誰是云裳公司創(chuàng)辦者的爭論,而在翻舊賬為張幼儀鳴不平,怪徐志摩,更怪使徐迷惑的女人們,說陸小曼受惠于“李闖”,無論其政治隱喻,“大明”則大有視張幼儀為徐志摩“正室”之意。
劉文發(fā)表之后,《傳記文學》收官大吉,張幼儀是云裳公司的創(chuàng)設主持者之說遂成定論。其時林徽因、陸小曼皆已不在人世,張尚健在。一九四九年她離開大陸而住在香港,一九五三年與蘇記之醫(yī)生結婚,一九七二年蘇過世后移居美國。她的侄女張邦梅根據她的晚年口述寫成書,被譯成中文,即《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一書,一九九六年在臺灣出版。書中有“經營云裳”一節(jié),說云裳是“八弟和幾個朋友(包括徐志摩在內)合作的小事業(yè)”,并說“我是云裳公司的總經理”,江小鶼、陸小曼等人一概沒提,僅提到徐的好朋友李碧波為云裳做了些設計。
二○○○年由大陸和臺灣合拍的電視連續(xù)劇《人間四月天》熱播之后,徐志摩的羅曼史家喻戶曉,當時陳子善即指出該劇有一些失實與若干誤解,確實此劇內容大致取自《小腳與西服》一書,且與張幼儀的敘事視點掩映重疊。這似乎很自然,今人言及徐志摩的愛情傳奇便揶揄備至,浪漫主義幾成惡謚,張幼儀則曲盡婦道,自強不息,有“女中豪杰”之譽,不愧為女性楷模。俗話說,歷史由強者書寫,也得看公道人心,而張幼儀能最后笑出聲,頗多得益于臺灣的地緣文緣政治。《小腳與西服》講到一九六七年即《傳記文學》上爭論云裳歸屬的一年,張幼儀帶蘇醫(yī)生去劍橋、柏林,她是舊地重游,覺得風景從未如此優(yōu)美,“走訪過這些地方之后,我決定要讓我的孫兒們知道徐志摩。所以,我請一位學者,也是徐志摩在《新月月刊》的同事梁實秋先生,把徐志摩全部的著作編成一套文集。我提供了一些我的信件,由阿歡(按:張與徐之子)帶去臺灣見梁實秋。我希望留一些紀念徐志摩的東西給我兒子和孫子”。
真所謂有恨方有愛,四月天畢竟是有情天,在《小腳與西服》里把陸小曼黑得厲害,對林徽因則恨入骨髓,所以“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里面,說不定我最愛他”。這是該書最后一句,道盡愛的滄桑與真諦。
小報的花絮新聞
一九二○年代末的上海,小報特別興盛,達數百種之多。一九二八年五月胡適在日記中說:“上海的報紙都死了。被革命政府壓死了。只有幾個小報,偶然還說說老實話。”(《胡適日記全編》第五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其時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新政權,隨即推行“黨治”,鉗制新聞傳媒。胡適在上海擔任中國公學校長,與徐志摩等人一起創(chuàng)辦《新月》雜志,后來該雜志因為發(fā)表自由言論而被查封。胡適稱贊小報“偶然還說說老實話”,乃指政治方面,其實小報的內容包羅萬象,絕大部分有關都市日常生活與市民心態(tài)。就徐志摩與陸小曼而言,自一九二六年底兩人在北京結婚后來到上海成為小報追蹤的明星人物,關于《上海畫報》上陸小曼的鏡像表現,筆者有寫過(《書城》2008年9月號),而本文有關云裳公司的材料則大多來自《晶報》《金剛鉆》《福爾摩斯》和《羅賓漢》等素有“四金剛”之稱的小報。在新聞報道方面,小報也有其公共性,雖然有道聽途說添油加醋的成分,這是須加以注意的。
上面提到《北洋畫報》稱徐志摩為“云裳股東”,公司以股份集資屬于商業(yè)常態(tài),否則也開張不了,雖然大名鼎鼎的“詩哲”加了個“股東”頭銜,頗為新鮮。七月十二日《上海畫報》對公司的開幕作了整版報道,在六幅照片中,那張題為“云裳公司發(fā)起人徐志摩陸小曼伉儷合影”的流傳最廣。雖然新聞報道有“股東”如徐志摩、朱潤生、“女股東”唐瑛、陸小曼等,但是對于公司的資本、組織等情況仍不甚了了。要緊的是八月十五日《上海畫報》上周瘦鵑《云裳碎錦錄》一文:“云裳公司者,唐瑛、陸小曼、徐志摩、宋春舫、江小鶼、張禹九諸君創(chuàng)辦之新式女衣肆也?!弊詈笳f:“開幕后三日,曾開一股東會于花園咖啡店,推定董事。唐瑛女士兼二職,除任董事外,又與徐志摩君同任常務董事,與陸小曼女士同任特別顧問。宋春舫君任董事長,譚雅聲夫人則以董事而兼藝術顧問。愚與陳子小蝶,亦被推為董事,固辭不獲;顧愚實不懂事,殊無以董其事也。藝術顧問凡十余人,胡適之博士、鄭毓秀博士均與其列云?!彪m然這段話很簡略,卻提供了重要訊息。無論股東會還是董事會,對于決定公司事務具有權威性,其所派定周瘦鵑為董事或胡適為藝術顧問,或許是掛名的,但他們都是認了股的。照上面所引《晶報》已經有“經理江小鶼”了,如果江之上還有個“總經理”的話,那么在這樣的會上缺席是不可思議的。
上面提到《北洋畫報》稱徐志摩為“云裳股東”,公司以股份集資屬于商業(yè)常態(tài),否則也開張不了,雖然大名鼎鼎的“詩哲”加了個“股東”頭銜,頗為新鮮。七月十二日《上海畫報》對公司的開幕作了整版報道,在六幅照片中,那張題為“云裳公司發(fā)起人徐志摩陸小曼伉儷合影”的流傳最廣。雖然新聞報道有“股東”如徐志摩、朱潤生、“女股東”唐瑛、陸小曼等,但是對于公司的資本、組織等情況仍不甚了了。要緊的是八月十五日《上海畫報》上周瘦鵑《云裳碎錦錄》一文:“云裳公司者,唐瑛、陸小曼、徐志摩、宋春舫、江小鶼、張禹九諸君創(chuàng)辦之新式女衣肆也?!弊詈笳f:“開幕后三日,曾開一股東會于花園咖啡店,推定董事。唐瑛女士兼二職,除任董事外,又與徐志摩君同任常務董事,與陸小曼女士同任特別顧問。宋春舫君任董事長,譚雅聲夫人則以董事而兼藝術顧問。愚與陳子小蝶,亦被推為董事,固辭不獲;顧愚實不懂事,殊無以董其事也。藝術顧問凡十余人,胡適之博士、鄭毓秀博士均與其列云?!彪m然這段話很簡略,卻提供了重要訊息。無論股東會還是董事會,對于決定公司事務具有權威性,其所派定周瘦鵑為董事或胡適為藝術顧問,或許是掛名的,但他們都是認了股的。照上面所引《晶報》已經有“經理江小鶼”了,如果江之上還有個“總經理”的話,那么在這樣的會上缺席是不可思議的。
將當時上海各報對云裳公司的報道與四十年后臺灣的爭論相對照,可發(fā)現兩者之間的巨大落差。劉英士或梁實秋說云裳公司“自始至終”是張幼儀一手“創(chuàng)設主持”,但是所有各報有關云裳公司的報道中絲毫不見張的影子。而且張自稱“總經理”也顯得吊詭,事實上各報一再說云裳公司由江小鶼、唐瑛、徐志摩與陸小曼等“發(fā)起”,烘托出一種名流與時尚的景觀,唐、陸大出風頭,如果張對于云裳是一手締造、全權在握,那么為何當年要輕易讓美與唐、陸,又何勞乎四十年之后奪回主權呢?
股東會推定陳小蝶為董事。一九四九年小蝶從大陸遷至臺灣,改名陳定山,后來寫成《春申舊聞》一書,其中說:“徐偕陸南下時,江小鶼、張九禹、唐瑛正組織時裝公司,于同孚路口,為上海時裝公司第一家。小鶼、禹九皆美豐儀,善于體貼女兒家心理,故云裳時裝的設計,亦獨出心裁,合中西而為一。唐瑛、陸小曼為臺柱?!弊鳛樵粕讯轮唬@段話無非舊事實錄,沒什么發(fā)明。實際上云裳開幕比原定時間延后了三日,原因之一是委托陳小蝶負責給所準備的上千張請?zhí)麌娚舷闼ā渡虾.媹蟆罚?月3日),這是近水樓臺,因為他家里即為家庭工業(yè)社,約十年前其父陳蝶仙所開創(chuàng)而名聞遐邇?!毒蟆分鞴P即專寫油滑怪詩的張丹翁為之賦詩,把請?zhí)Q為“云帖”,把這件事稱為“韻事”(《上海畫報》,8月8日)。
江小鶼是云裳的藝術名片。在開幕一月之前七月九日《晶報》刊出野草的《未開張之云裳公司》,謂“唐瑛女士等合資云裳公司,喧傳已久”,作者在現場“見木工裝修甚勤,江小鶼正奔走指揮,蹀躞不停;有數畫師,正伏案繪制新裝圖樣,姹紅嫣紫,目為之炫”??梢娊惨皇植輨?chuàng)了云裳公司。九月九日《晶報》上包天笑《到云裳去》一文說,他路過云裳,進到公司里見到宋春舫和江小鶼,描寫公司分三層,底層陳列服裝樣品及接待顧客,二層是試衣室,有一“繪染室,則以手工為美術者也”,實即取名為阿透利挨(Atelier)的小鶼的藝術制作室。另外還有會計室,最上一層是裁縫工場,分中西兩部,有裁縫二十余人。據九月三日《上海畫報》上《云裳之二藝術家》一文,與江小鶼搭檔的設計師張景秋,是張君勱、張公權的弟弟,稱“七爺”。
盡管與事實不符,張幼儀“總經理”之說斬釘截鐵,或另有原委。發(fā)起人之一張禹九擔任“總務”,大概掌管財務方面。事實上張家有錢有勢,上面提到的老二張君勱(名嘉森)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張公權(名嘉璈)在北伐期間擔任中國銀行副總裁,財政上支持蔣介石,一九二八年成為總裁。云裳公司開張幾天里張家積極參與,禹九的妹妹和唐瑛、陸小曼一起招待顧客,另在一張照片里出現的叫張競秋,可能也是張家人。
然而云裳公司的營業(yè)不理想,開張不久即出現資金周轉問題。包天笑在《到云裳去》中說:“云裳公司最先集股得一萬元,草創(chuàng)為之,然今生涯發(fā)達,即不敷周轉,擬再添股?!苯→Y對包說:“雅不欲大資本家入股,大資本家長袖善舞,彼一舉手,即可得十萬,甚愿我輩同志者,共集腋以成裘也。”其時公司的業(yè)務似乎不錯,但需要更多的資本投入才能順利發(fā)展,然而又不愿使公司被資本家所主宰,似乎與藝術理念發(fā)生了沖突。
狀況越來越糟糕,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一日《福爾摩斯》刊出辰龍的《云裳公司押得四千元》一文,“在該公司創(chuàng)辦之初,亦曾閧動一時,投資者多海上名流,顧終以開支浩大,入不敷出,至今乃以虧折抵押聞矣?!薄陡柲λ埂芬幌驅υ粕褠赫Z相加,這回得知公司虧空,即欣欣然曝光,又說:“云裳之資本為一萬元,計分一百股,每股百元,其大股東有譚雅聲夫人,及張姓等數人,小股東周瘦鵑、徐志摩輩,亦有十余人之多。”但是到年底結賬發(fā)現一萬元虧折殆盡,如果要繼續(xù)營業(yè),須另投資金,而小股東們已失去興趣,因此“經股東會議后,乃由大股東數人,另組一義記公司,出資四千元,貸與云裳公司,即以云裳公司之生財、存貨、牌號等,為抵押品,并訂明如半年后云裳公司無力清償此項押款時,義記公司即可履行契約,將其抵押品收歸己有”。持大股的譚雅聲夫人是交際界活躍人物,“張姓”當是張家。
云裳的命運殊為悲慘,資金不足,以四千元救急大約也無濟于事。至此我們可以明白,最初云裳是由唐瑛、江小鶼等人發(fā)起并主持的,而“義記公司”則代表大股東們的意愿,藉以取代原來的權力架構,實即是大資本的強勢介入,說得難聽點是趁機奪權。不到一月,據一九二八年三月九日《晶報》上秋意的《云裳公司挽留職員之方法》一文,江小鶼以藝術創(chuàng)作久遭荒廢為由提出辭呈,營業(yè)部主任張君等人也紛紛要辭職,最后由董事會托陸小曼與江商量,允許他請假三個月,同時另派“專員”接手,由此可見公司已精神渙散,瀕臨解體。這“專員”應當來自“義記公司”,至于云裳的結局,最終應當是由張家接手的,只有這樣張幼儀的“總經理”之說才能成立。
若如此推斷,此后云裳公司可說是進入了張幼儀時期,從一九二八年《上海漫畫》中的廣告來看,公司繼續(xù)營業(yè),而盛時不再。陳定山《春申舊聞》說,唐瑛、陸小曼“二人的美,可用玫瑰與幽蘭來作比方。玫瑰熱情,幽蘭清雅,熱情的接近學生界,清雅的接近閨門派,以此云裳生涯鼎盛,而效顰者踵起。唐、陸不久倦動,并刀鈿尺間,不復見二人裁量倩影”。所謂“倦動”各有緣故,十月間唐瑛與李祖法結婚,年底陸小曼因為與翁瑞午的“艷屑”而鬧得滿城風雨,一喜一懼,雙雙淡出于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