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沁
【摘要】 目的 探討刺五加黃芪片與雷公藤片治療口腔扁平苔癬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與血液流變性變化情況與臨床療效。方法 97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 應用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甲(36例)、乙(31例)、丙組(30例)。甲組患者應用刺五加黃芪片進行治療, 乙組患者應用雷公藤片進行治療, 丙組患者應用刺五加黃芪片聯(lián)合雷公藤片進行治療;同時選取30例正常人作為對照組, 對比分析血小板的聚集率與血液流變性及口腔黏膜的變化指標。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 甲、乙、丙三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壓積、血漿粘度及全血粘度等血液流變性指標均明顯增高, 且甲、乙、丙三組患者的發(fā)作期指標高于治療后的穩(wěn)定期與消退期(P<0.05)。甲、丙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乙組(P<0.05), 但甲、丙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正常人相比較, 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的血液流變性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標明顯增強, 刺五加黃芪片在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中療效明顯, 刺五加黃芪片和雷公藤片對口腔扁平苔蘚進行治療, 其臨床療效與血小板的聚集率有直接關聯(lián)。
【關鍵詞】 口腔扁平苔蘚;刺五加黃芪片;雷公藤片;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變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31
在口腔科口腔扁平苔蘚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 該疾病具有病損難愈、慢性遷延的特點, 臨床療效較差, 在中老年女性中的發(fā)病率較高。相關研究表明, 近幾年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年輕化的趨勢[1], 且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目前口腔扁平苔蘚已經(jīng)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癌前病變。本院應用刺五加黃芪片與雷公藤片對口腔扁平苔蘚進行治療,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5年6月診治的97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女62例, 男35例, 年齡26~67歲, 平均年齡(51.28±13.67)歲, 病程58~ 719 d, 平均病程(96.82±71.08)d。所有患者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應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甲(36例)、乙(31例)、丙組(30例);同時選取30例正常人作為對照組。
1. 2 方法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 聯(lián)合細胞學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對疾病發(fā)作期、治療后的穩(wěn)定期與消退期進行診斷, 對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液流變性進行檢測[2]。甲組患者應用刺五加黃芪片進行治療, 乙組患者應用雷公藤片進行治療, 丙組患者應用刺五加黃芪片聯(lián)合雷公藤片進行治療。其中刺五加黃芪片3片/次, 雷公藤片0.5 mg/kg, 分3次服用。所有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3]。
1. 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變化, 對患者進行血液流變性檢測。治療2周后進行復診, 并記錄臨床癥狀與體征的變化情況, 對血液流變性進行檢查。
1. 4 療效評判標準[4] 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減輕或者消失, 病損面積與程度明顯減小>50%或者消失, 血液流變學明顯改善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減輕, 病損面積與程度減小30%~50%, 血液流變學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 病損面積與程度減小<30%, 血液流變學沒有改變, 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血液流變性指標 與對照組比較, 甲、乙、丙三組患者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紅細胞壓積與血漿粘度以及全血粘度均明顯增高, 且甲、乙、丙三組患者的發(fā)作期指標高于治療后的穩(wěn)定期與消退期(P<0.05)。
2. 2 臨床療效 甲、丙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乙組(P<0.05);甲組與丙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 部分中藥具備免疫調(diào)整的功效, 能夠有效的改善炎癥的局部損傷, 具有調(diào)整與保護患者肝功能、腎功能的作用[5]。刺五加與黃芪均屬于扶正固本的中藥, 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效果。在急性血瘀證模型中大鼠的血液流變性發(fā)生異常變化時, 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明顯增高, 由于黃芪具備抗氧化損傷的效果, 能夠有效的維持血管內(nèi)皮正常功能。缺氧、復氧會導致人原代培養(yǎng)血管內(nèi)皮細胞脂質(zhì)發(fā)生過氧化損傷[6, 7], 進而導致內(nèi)皮細胞發(fā)生功能異常, 黃芪具有抗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的能力, 能夠有效的維持患者血管內(nèi)皮的正常功能。刺五加與黃芪均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與血小板聚集性的狀況, 改善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 且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雷公藤片。
綜上所述, 為有效提高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療效, 應該對組織的正常結構進行維持, 穩(wěn)定內(nèi)環(huán)境功能, 對導致病理異常的過程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刺五加黃芪聯(lián)合雷公藤片能夠顯著的提升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療效, 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延琳, 丁蕾, 逄愛惠, 等. 刺五加黃芪片治療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8, 28(13):1091-1093.
[2] 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yè)委員會.口腔扁平苔蘚(萎縮型、糜爛型)療效評價標準(試行).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5, 40(2):92-93.
[3] 宮尚紅, 王婧姣, 漆明, 等. IL-17、 IL-23在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外周血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4, 30(1):78-81.
[4] 王立新, 倪耀豐, 李志華, 等.解毒愈潰湯結合西醫(yī)療法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40例.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 21(2):
200-203.
[5] 謝三祥, 豐琳, 朱聲榮, 等. IL-17在口腔扁平苔蘚病損中的表達及其對趨化因子CCL20表達的促進作用.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4(14):2225-2227.
[6] 劉慧明, 莫業(yè)躍, 韋才峰, 等 . 疏肝健脾方加雷公藤多甙治療口腔糜爛型扁平苔蘚 . 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8, 25(1):31-32.
[7] 劉巍, 楊京蓉, 于鐵 . 復方苔蘚散結合醋酸地塞米松貼膜治療口腔糜爛型扁平苔蘚臨床療效觀察 .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08, 1(12):728-729.
[收稿日期: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