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瑞,于洪新,王珍珍(山東省齊河縣林業(yè)局,251109)
?
圣誕玫瑰葡萄在山東齊河避雨延遲栽培技術
馬保瑞,于洪新,王珍珍(山東省齊河縣林業(yè)局,251109)
傳統(tǒng)露地栽培葡萄,在魯西北由于夏季高溫、多雨、高濕,病蟲害發(fā)生嚴重,多次過量使用農藥,影響果品質量安全,且坐果率低,品質差,成熟期集中,葡萄售價不高。2013年以來,山東省齊河縣和樂果品采摘園為了填補11月果品采摘的空檔,在原建設的1個草莓大棚內,選用優(yōu)良極晚熟葡萄品種圣誕玫瑰(又名秋紅,歐亞種),進行了避雨延遲栽培試驗,使葡萄成熟期延遲到小雪前后(11月下旬至12月),供游客采摘,取得了很好的效益。1000米2的大棚,2014年產葡萄4000千克,采摘價每千克20~30元,收入8萬~12萬元;2015年產葡萄4500千克,采摘價每千克20~30元,收入9萬~13.5萬元。
1避雨延遲栽培前的管理
1.1棚地選擇與苗木栽植
大棚東西走向,坐北朝南,或偏東3~5°,棚高3.8米,棚肩高2.5米,棚寬10米,棚長100米,為鍍鋅管結構,棚頂薄膜為透光性好的0.06毫米厚的聚乙烯流滴耐老化膜。大棚內為地勢平坦的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2%,pH值7.0左右,2012年以來種植草莓。
選擇根系完整(4條以上)、根頸粗1厘米左右、芽體飽滿的圣誕玫瑰葡萄優(yōu)質壯苗。2013年3月初,在結果后期的草莓大棚內,南北行向,按行距2米、株距0.9~1.0米定植,挖長、寬各40厘米、深40厘米的定植坑,栽后踏實、澆水、覆膜。
1.2土肥水管理
結合草莓管理,實現前促后控。草莓大棚內溫度較高,葡萄發(fā)芽早,前期每7~10天澆1次水,隨水沖施16∶10∶16硫酸鉀型復合肥,每7天噴1次0.3%~0.5%尿素加600倍天達2116壯苗靈;7—9月控制生長,每15~20天澆1次小水,每10天噴1次0.3%~0.5%磷酸二氫鉀加果樹專用型600倍天達2116、200~250倍PBO,促進花芽分化。
1.3整形修剪
(1)架式。采用單壁籬架改良的十字形架,在距第1道鐵絲上部0.5米處(離地面1.5米)綁1個長1米的橫擔,在橫擔兩端分別拉1道鐵絲,2道鐵絲平行,間距0.8米左右。
(2)新梢管理。樹形采用單干雙臂水平形,干高0.8~1.0米,雙臂綁在第1道鐵絲上,在每臂上均勻分布5~6個枝蔓,每隔0.2米左右1個,向橫擔兩端的鐵絲引縛,讓新梢隨著生長自然下垂。苗木發(fā)芽后,每株苗留1個健壯新梢,用繩引縛向上,使新梢直立健壯生長,當新梢長至1米高時留0.8~0.9米摘心,保留頂部2個副梢,其余副梢全部抹除。頂端2個新梢隨其生長,基部彎曲,再分左右方向引縛到第1道鐵絲上,當長至1米左右時摘心,形成雙臂。雙臂上的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其上的副梢采用留單葉絕后的處理方法,即每個副梢留1片葉摘心,同時將其腋芽和冬芽全部掐除,以促進營養(yǎng)積累和花芽分化。
(3)冬季修剪。11月下旬落葉時進行冬季修剪,修剪時對雙臂上的結果枝蔓進行短截,每個結果母蔓留2~3個飽滿芽剪截,剪口在芽上1.6~2.0厘米處。
1.4病蟲害防治
發(fā)芽后每15天噴1次殺菌劑防病,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200倍半量式波爾多液,交替使用。7月葡萄霜霉病發(fā)病初期,可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百泰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噴霧1次。搞好蟲情測報,如發(fā)生葉螨等蟲害,用2.0%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如發(fā)生綠網蝽等蟲害,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
2避雨延遲栽培技術
2.1溫濕度管理
2月下旬澆水,水要澆透,地稍干后樹下地面覆草10~20厘米,使地溫緩慢提高。離地面60厘米主干進行涂白,以延遲發(fā)芽。2月底扣棚,并加蓋遮陽布,盡可能地延遲萌芽。發(fā)芽后去除遮陽布,換成遮陽網,夏季防高溫。9月去除遮陽網。
春季發(fā)芽前,入夜后打開棚門、南北側的裙膜、上部的通風口,早晨關閉棚門、裙膜,盡可能保持較低的溫度。萌芽后至花蕾顯現期(4~5片葉時),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開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6~28℃,坐果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0~32℃。9月下旬至11月底白天溫度控制在18~25℃,濕度在60%左右。
2.2枝蔓管理
當芽萌發(fā)到花生米大小時,對主干70厘米以下的芽全部抹去,抹去瘦弱芽、對生芽、過密芽,保留飽滿芽。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雙臂上每15厘米左右留1個帶花序新梢,將弱梢、副芽、隱芽等全部抹去,使留下的新梢整齊一致。在新梢長到40厘米左右時,用布條依次向2道鐵絲上引縛。在開花前5天左右,對結果新梢留8~10片葉摘心,同時去除花序以下的所有副梢,花序以上頂端留2個副梢,其余副梢抹除。頂端2個副梢留2~3片葉反復摘心,8月后將其腋芽和冬芽全部掐除,控制副梢生長。在花前7天結合噴藥加噴200~250倍PBO,以抑制副梢生長,提高坐果率。結合綁蔓、摘心,及時去除卷須。
2.3土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情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施肥時,適量多施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菌肥,適當減少氮肥用量,結合病蟲害防治噴藥,噴施含硼、鋅、鐵等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葉面肥。
(1)秋施基肥。10月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左右、生物有機菌肥5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硫酸鉀50千克,鋅肥、硼肥各2千克,在行間開溝施入,溝深30~40厘米、寬50~60厘米為宜。施肥溝遠近以溝內少量見根為原則。施肥后填平踏實、澆水。
(2)適時追肥。萌芽前每畝追施16∶10∶16硫酸鉀型復合肥40~50千克、硫酸亞鐵3千克?;ㄇ?0天每畝追施16∶10∶16硫酸鉀型復合肥40~50千克,采用溝施或撒施。在果粒長至綠豆大小時,每株追施15∶5∶20硫酸鉀型復合肥50克,采用溝施或撒施。在成熟前20~30天和著色時、10月底,實行水肥一體化,結合澆水,每畝分別沖施10∶5∶35高鉀功能性腐殖酸水溶肥10千克,以促進著色,提高糖度。
(3)葉面噴肥。結合噴藥,多次進行葉面噴肥,一直噴到11月中旬,可用300倍磷酸二氫鉀、600倍果樹專用天達2116細胞膜穩(wěn)態(tài)劑或氨基酸葉面肥等交替使用,以延緩葉片衰老,提高葉片光合功能。
(4)澆水。施基肥后5~7天澆大水。每次追肥后澆水,特別是膨果肥后,間隔7天,連續(xù)澆水2次,澆小水,澆透土壤10~30厘米即可。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水,一般15~20天澆1次。
(5)淺耕。澆水后,地表土干后,行間淺耕5~10厘米,以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2.4花果管理
(1)疏花序。根據花序多少、樹勢強弱、花序大小進行疏花序。一般1個新梢留1個花序,旺樹旺枝可留大穗,中枝留小穗,弱枝不留穗。
(2)花穗整形。在花序分離后,對大花序可掐去副穗和穗尖的1/5~1/4,使花序的外形呈圓錐狀。謝花后7~10天進行果穗整形,通過抖動,疏去小粒、密粒,每穗留果粒50~80粒。
(3)果穗套袋。使用葡萄專用紙袋,在生理落果后,果粒黃豆大小時進行套袋。套袋前要噴1次10%世高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先使果袋潮濕柔軟后再進行套袋,以方便套袋和減輕幼果的機械損傷。9月中旬摘袋上色。
2.5病蟲害防治
冬剪后,撿拾剪下的枝蔓,清掃落葉等運出園外,全園細致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fā)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棚門、裙膜、上部的通風口開放排濕,及時進行枝蔓整理,保持架面通風透光,盡量降低棚內濕度。其他防治方法同1.4。
2.6采后管理
葡萄采收后,打開全部通風口及裙膜降溫至常溫,使葡萄落葉休眠。落葉后進行冬季修剪,每個結果母蔓留2~3個飽滿芽短截,剪口在芽上1.6~2.0厘米處。
在10月施基肥的基礎上,采收后追肥,每畝追施16∶10∶16硫酸鉀型復合肥40~50千克。追肥后澆1次水,要澆透(大水),有利于葡萄對肥料的吸收和安全越冬。待土壤稍干后,及時進行淺耕5~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