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
小?。?/p>
落筆給你寫這封信時,對于稱謂,我想了很久。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我給你取了太多的名字,有寶寶、小兒、乖乖這樣親昵的,也有豬頭、狗子這樣鄉(xiāng)土的。至今我還記得在擁擠的超市里,你掙脫我的手奔向你最心愛的零食時,我在旁邊叫著你“豬頭,回來”時,周圍那些驚詫的目光。這一幕仿佛就在昨天,可一轉(zhuǎn)眼,你已是十三歲的少年了,這些稱謂可能你都不屑了,所以,我最后選了你外婆給你取的小名,小小,這是你至今唯一還認同的一個小名。
寫這封信給你,不光是因為你的生日快到了,還因為你讀初二,正是“中二病”的年紀。
第一次聽說“中二病”這個詞,是我去你學(xué)校開家長會時,你的老師把中學(xué)生的叛逆期稱為“中二病”,這種病一般在初二最為嚴重。我的理解是和更年期差不多,然后就試著把你所有讓我不理解的行為看作一種癥狀,比如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你會很突然地生氣,有時候甚至是沖撞別人。我經(jīng)常要在暴躁的你和被你的舉動引得暴怒的你爸之間調(diào)劑,事實上我也常常被你弄得怒火中燒,可實在不想一家人都鬧成一團,只得強壓怒火,當個消防員。
其實仔細想想,所謂的“中二病”,很有可能只是你把青春不可回避的一些情緒過度地放大,讓它像荒草一樣狂長。如果是這樣,那么,它影響的將是你的人生。雖然我一直以來很少以成績來衡量你,可你現(xiàn)在的成績真的很難讓人滿意。龍應(yīng)臺寫過這么一句話: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一直認為這話說得特別好,可你好像不太在意,你一直認為你對心靈雞湯免疫,可這真不是什么雞湯,這是過來人最真切的體會啊。
如果不能將計劃、目標落到實處,那么兒子,你就不用在我面前再談青春、談成長,因為那就是病,是放縱、懶惰,而你一直以為這是種酷酷的青春。不能有足夠的自信,所以假裝出一種嘲諷和狂妄,來回避奮發(fā)和努力,這將是你成長過程中最大的硬傷。
還記得上次的家長會,聽著那首《青春修煉手冊》,我恍然回到了自己的青春時代。很榮幸的是,在學(xué)校的大禮堂,我被評為了優(yōu)秀家長,更讓我意外的是,頒獎嘉賓竟然是你。在臺上,我是多么努力地忍著我的淚水,看著比我還高的兒子,嘴角一圈細細的茸毛,你給了我一個擁抱,讓我有些眩目。
這兩年,在很多個不眠之夜里,我和你爸一起討論著你的教育問題,也總結(jié)了我們很多的不足。青春,不單是你的成長,也是我們?yōu)槿烁改傅某砷L。慢慢地,我們認識到,“中二病”不是一種病,而是一段歷程,如果一定要說是病,能治愈這病的人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正向、積極、陽光。
最后想說的是,二胎政策出臺的時候我正好在北京出差,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那天的陽光都明媚了起來,很想給你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可我們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你堅決地表示了不同意,我們尊重你的意見,但我希望這是你最真實的想法,而不是“中二病”的副作用。我也希望多年之后,當看到別人有個妹妹或弟弟時,你不會感到遺憾。其實,在這人世間,多一個可以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是多么不容易。
終于快寫完了這封醞釀很久的信,最后以《再別康橋》的句式來結(jié)束吧: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中二病”的一片云彩。滾蛋吧!“中二病”君!
一直以來深愛你的媽媽
2016年1月5日
(選自2016年第4期《看天下》,本刊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