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復習課是一種常見的課型,教師必須將上有效并具有創(chuàng)意的復習課作為目標?;趦热菖c形式,構建一節(jié)高效的語文復習課必須做到:精選內容,讓學生智能更趨厚實;巧設情境,讓學生激起復習熱情;運用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復習;創(chuàng)新檢測,讓學生在鞏固中領悟。
關鍵詞:內容;形式;高效課堂;復習課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見復習對于每個學習者來說都很重要。一節(jié)復習課,若僅將平時所教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壓縮,再重演一遍,來個“冷飯重炒”,那么,學生不僅會感到索然無味,缺乏學習欲望,而且會“胃口全無”,產生厭煩情緒。怎樣給一年級的學生上一節(jié)有效的語文復習課呢?現(xiàn)以本人最近的一節(jié)一年級語文復習課為例,談談如何建構一節(jié)基于內容與形式的高效的語文復習課。
一、精選內容,讓學生智能更趨厚實
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幾十分鐘,面面俱到地講是不可能的。因為知識面太多太雜,學生忙于應付,就會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不易產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首先要精選復習內容。
(一)選擇學生較易出錯、混淆的知識
識字寫字是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之一,而很多同學對其中的多音字、同音字及形近字或多或少有混淆的地方。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十分有必要在這方面內容上進行復習鞏固。于是,確定了“同音字、多音字的辨別”為復習內容,旨在通過復習,實現(xiàn)讓學生“讀準多音字、區(qū)分同音字和形近字”這一教學目標。
(二)滲透適合學生理解的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的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在課堂中滲透學習方法,讓他們以后遇到同一類問題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比如:復習區(qū)分多音字時,可以滲透勤查字典的方法,區(qū)分同音字、形近字可以通過看偏旁想意思、編兒歌記憶等方法。掌握這些學習技巧后,便可以游刃有余地學習,使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
(三)針對學生存在的疑問復習
在復習過程中,一般都會有相應的練習與檢測內容,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針對他們存在的疑問進行復習。當發(fā)現(xiàn)問題時先要求他們自己思考,解決不了的再小組討論,小組討論還不明白的全班討論解決。因而在我的這堂復習公開課中,當學生做完“選擇合適的同音字填空”這一練習后,我設計了“在小組互相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幫助”這一環(huán)節(jié),等他們交流后,我問:“剛才有誰得到了同桌的幫助?”幾位同學告訴我某某幫助她了解了一個原先認錯的同音字。接著,我又問:“還有哪一組到現(xiàn)在還在為某個問題爭論的?”這時,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讓座的‘座到底是哪個‘座?”我肯定了他們的研究精神,詢問其他同學的看法。他們有的說:“讓座表示一種動作,應該選坐下的坐?!庇械恼f:“不對,讓座是把座位讓給別人,應該選擇座位的座?!蔽疫咟c頭邊告訴他們:“是呀,讓的是什么?讓的是‘座位,所以選廣字頭的座?!睂W生聽后恍然大悟,這種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的復習方法讓他們記憶深刻,真正做到花時少,效率高。
二、巧設情境,讓學生激起復習熱情
有了復習的具體內容,如何運用合適的形式進行有效教學呢?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具體生動的情境對于兒童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教育家夸美紐斯也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庇纱丝梢?,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
(一)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要吸引“眼球”
如我在上課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大情境:今天,教師帶大家去生字王國旅行,好嗎?看看我們的參觀地圖,我們要去多音字樂園、同音字樂園和神秘字族館。咱們先去多音字樂園吧!看,多音字娃娃住在這兒……在講述的同時我出示相關的幻燈片,給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感覺。隨著我的講述,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了,小眼睛睜得大大的,很想跟著我去一探究竟。
(二)過渡情境創(chuàng)設再次激發(fā)求知欲
學生的學習欲望能否被激發(fā)出來,也要看教師的過渡語是否恰當。在完成第一板塊的教學后,我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進行過渡:“告別了多音字,我們來到了第二站:同音字樂園。這兒有四組同音字,每一組的兩個字,讀音一樣,可意思不同,它們老來混淆我們小朋友,今天我們要戰(zhàn)勝它們,好不好?”學生是好勝的,他們大聲說:“好?!睂W生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中,其學習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巧用圖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圖畫是展開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圖畫創(chuàng)設情境,實際是把所教內容形象化,符合兒童對形象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認識特點。因此,在這堂復習課的第三板塊中,我就充分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天色不早了,我們得趕緊去第三站:神秘字族館。小朋友們快來,現(xiàn)在咱們站起來,站上裝滿禮物的小火車出發(fā)了。在音樂和圖片的完美結合中,學生完全進入情境,跟隨我做起了課間操。結束后,我邊出示圖片,邊驚喜地說道:“到了,這兒既美麗又神秘,住著誰呢?哇,好大一個家族?。ㄕ?、情、清、晴、蜻、睛)自己讀一讀,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這幾個字的異同,又學會了用看偏旁的方法區(qū)分這些字的不同含義。
接著我又說:“也字家族的伙伴們手拉手來了,它躲在圖片里呢?看看這幅圖,圖上是什么?再猜一猜也字家族的哪個字躲在圖后面。(馳、池、他、她、地)……”恰當?shù)膱D片加上一個個有趣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了發(fā)現(xiàn)知識的樂趣,人人情緒高漲,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思考。他們好像頓悟了這些形近字的可愛與神奇。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實現(xiàn)了復習目標。
三、運用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復習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游戲是一種不錯的復習形式,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游戲中學習,既避免了復習的單調乏味,又能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如課前熱身時,我們進行猜字謎的游戲,既將學生的興趣引到今天的學習主題上,又學會了一種通過編字謎巧記漢字的方法。又如開火車讀完多音字時,我獎勵他們玩搖大獎的游戲,讀對轉盤上由多音字組的詞后就可以拿到獎品,他們個個都想參與。再如當學生為同音字連線找朋友后,我又設計了游戲:請四個學生上來,每人領一個同音字娃娃,下面的學生用這些字報詞語,上面四個學生如果聽到別人報的這個詞語中用到自己拿到的字,就把它舉高。其他小朋友都當小裁判,看上面的同學舉對了,就做打鉤的手勢,舉錯了,做錯的手勢。這個游戲不但有趣,而且學生個個分配到了任務。還有選擇拿同音字氣球、通過組詞造句放同音字煙花等游戲。在這些游戲中,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是主角,他們主動參與,調動了自己所有的感官。游戲的形式是為學習內容服務的,而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以這樣的游戲形式進行復習不但是高效的,更是讓學生快樂的。
四、創(chuàng)新檢測,讓學生在鞏固中領悟
復習檢測是很有講究的,好的題目學生愛做樂做,有些題目學生怕做厭做。所以需要教師針對復習內容,精心設計形式活潑、生動有趣的檢測題,以喚起學生復習的愿望,爭當復習的主人。如根據本堂課的三個知識點我分別設計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檢測:一是同桌合作給多音字組詞,全部組對的三顆星;二是給同音字找朋友的連線題,全部連對可得三顆星;三是小組合作找同偏旁的字,其形式尤其吸引學生:在課前先給每組發(fā)了一張畫了五個花瓣的花朵形彩色紙,花蕊上有的寫了三點水,有的寫了走之底等各類偏旁,讓四人合作學習小組給花蕊中的偏旁找字,每個花瓣寫一個字,寫完后貼在黑板上。這是配合“神秘字族館”板塊設計的拓展練習,既復習了同偏旁的字,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生字的奇妙關系,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當我將填好后的花朵根據偏旁分類貼于黑板后,鮮艷的顏色配上學生工整的字跡,沖擊著學生的感官。我看到學生的臉上流露出了滿足、興奮、成就。大家一起朗讀找到的一個個字族,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領悟到了字與字之間的聯(lián)系。
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變得高度有效?!币荒昙壍膶W生由于年齡小,意志較薄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夠長。針對這一特點,將復習課的內容上出趣味來,形式豐富靈動起來,就能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于不知不覺中收獲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