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2016年5月28日晚,來自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三位演奏家在沈陽音樂學院音樂廳為沈城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三重奏樂團由該院的三位青年演奏家組成,均出自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蒂姆·弗雷德里克森教授門下。小提琴家尼克拉斯·瓦倫廷曾于2012年獲得“Carl Nielsen”國際小提琴比賽二等獎:鋼琴家亞歷山大·麥肯齊于2014年獲得碩士學位,多次隨丹麥各大樂團共同演出并多次獲得一等獎和獎學金,還曾在2012年獲得松寧獎學金;大提琴家雅各布·拉·克爾,曾先后學習于奧胡斯皇家音樂學院和漢諾威的維爾茨堡音樂戲劇學院,是歐盟青年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三人組成的樂團曾在2014年先后獲得丹麥國家廣播電視臺室內(nèi)樂大賽和“尤爾馬拉國際室內(nèi)樂大賽”一等獎。
如此出色的組合在沈城為觀眾奉上了四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重奏作品,使本次音樂會十分令人期待,觀眾早早入場等候音樂會開始。本次音樂會的上半場是兩首“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分別出自海頓與貝多芬之手。作為第一首曲目,海頓的《D大調(diào)鋼琴三重奏》含蓄沉穩(wěn),內(nèi)斂的熱情從三位演奏家的指尖流向觀眾,隱約透出艾斯特哈奇宮廷的華貴氣息。第二首作品是貝多芬的《D大調(diào)第五鋼琴三重奏(幽靈)》,此曲是貝多芬中期作品,從中可以尋找到些許貝多芬中晚期音樂的語匯痕跡,三位演奏家將這個時期貝多芬的風格清晰地呈現(xiàn)給了觀眾。在中場休息結束后,下半場演出兩首“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舒伯特的遺作《降E大調(diào)鋼琴三重奏(夜曲)》只有一個柔版樂章,被三位演繹得憂郁凄美。作為法國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肖松的《g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則別具一番意味,法國風情從舞臺撲面而來。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三重奏樂團以精湛的技術、精密的配合和對音樂的精彩詮釋征服了現(xiàn)場的觀眾,來自北歐的琴聲悠然回蕩在音樂廳內(nèi)。三位在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中多次返回臺上鞠躬致意,并在掌聲中加演一曲。音樂會在滿場的掌聲與歡呼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