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陳群:不忘初心,不負己任
盡管我們早就不是一所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范大學,盡管我們在研究型大學的建設上不斷邁出新的步伐,但“師范”二字所包含的求實創(chuàng)造、為人師表的精神,仍然在深刻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行為和價值選擇。無論世事如何變化,這所大學總是能夠樂觀地面對一切,不忘初心,不負己任,踏踏實實地盡到教書育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的責任。這也許會讓我們在功利喧囂的競爭環(huán)境中不那么顯眼,但卻可以讓我們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行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
我希望你們能夠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因為它可以改變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做人做事的方式,使你寬容、堅韌并更有魅力。一位成就斐然、廣受敬重的學者曾經(jīng)告訴我,應該更多地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應該努力讓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保持和諧愉快,否則自己的人生不會幸福,事業(yè)也難有成績。他這番樸素但又深刻的人生思考,讓我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了樂觀的意義和價值,認識到積極樂觀應該成為我們的堅定選擇,因為它關系到我們的身心健康、事業(yè)成就。特別是人生幸福。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追求夢想
“只有夢想才能讓人生綻放光芒,樂在其中、堅不可摧、終有所成。”張杰以校友吳飛躍導演的電影《我的詩篇》舉例說,一群身份卑微的人,無論生活為他們套上多么沉重的枷鎖,無論前途有多少荊棘,看似“無用”的詩歌,卻始終是他們內心樸實的夢想。張杰說,人之所以身處逆境而不屈,面對困難而堅強,不是因為期盼眼前的利益,而是因為人們心中擁有夢想??鞓贰詮?、有成,其實都是再樸素不過的人生追求。它們之所以珍貴,就在于被夢想聯(lián)系在了一起。我們珍惜夢想、追求夢想,是因為它關乎人的價值,關乎國家前途和人類的命運。他寄語畢業(yè)生們:“揚帆遠航,去追逐夢想吧。夢想一定會讓你們的人生綻放光芒!”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敢為天下先
敢為天下先,就是要胸懷天下,做有抱負的時代青年。1950年,我校老校長林礪儒先生專門撰文,提出“新師大的任務就是為人民服務”?!爸螌W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早已深深融入我們的精神血脈。我校教育學部何克抗教授,被稱為“小學里的大教授。”“大學請不動,小學不請自來?!鄙鲜兰o90年代末,年近六旬的他,給自己定了一個大課題,要把先進的教育技術用于提升我國基礎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十幾年時間里,他的足跡遍布全國30多個試驗區(qū),他提出的“跨越式教學法”已經(jīng)惠及成千上萬的農村學生,讓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這正是敢為天下先的情懷。同學們未來無論是繼續(xù)深造還是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都應堅定理想,面向民眾,胸懷天下,讓自己的夢想在祖國的天空閃耀光輝!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厚道比聰明更重要
現(xiàn)在,社會上有個別人為追求成“土豪”、當“大款”,不惜把誠信、道德當成交易的籌碼;為了個人名利、得失,不惜事事處處去爭“功”、爭“利”、爭“名”……謝和平認為,只有為人實在、厚道,才能得到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每個人的一生中,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善良比天賦更重要,厚道比聰明更重要。
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以“工匠”精神打磨自我
李曉紅則談起了電視劇《歡樂頌》?!坝腥苏f,本想要成為‘精英海歸、過得像‘白富美,結果活成工資不夠花的‘職場小白,最后變成矛盾迷茫的‘大齡剩女,這些情景或許是同學們從學校走入社會后打拼的真實寫照?!?/p>
李曉紅告訴畢業(yè)生們,“誰的青春沒有過迷茫?如何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這就需要你們在時代洪流中找準人生的坐標與前行的方向,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工匠?!?/p>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與愛同行
王樹國說,仁愛之心莫過于父母恩情,做兒女的一定不能忘記父母。無論你們將來有多大成就,要記得父母對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
王樹國告誡學子,我們應該愛家庭、愛社會、愛國家、愛事業(yè)。愛自己,尊重自己;愛別人,互相尊重;愛家庭,對家庭有責任;愛父母,報答養(yǎng)育之恩;愛國家,挑起民族脊梁;愛世界,為了世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人失去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失去心中的愛。
西南財經(jīng)大學校長張宗益:不斷突破與重構格局
據(jù)說,各個品牌的香水,95%都是水,基本相似;差別在于最關鍵的5%,那是各家的秘方——香精。人亦如此。你可曾想過,走出校園,當優(yōu)秀的你遇上與你同樣優(yōu)秀的他的時候,你那“最關鍵的5%”究竟是什么呢?也許有人說,是知識,是能力,是思維等等。在我看來,這些重要的東西屬于必需的95%,而遠見、氣度與境界所構成的格局,是同學們未來生活中“最關鍵的5%”。
我以為,格局,體現(xiàn)在遠見的有無,體現(xiàn)在氣度的大小,體現(xiàn)在境界的高低。格局,無關乎出身貴賤、地位高低、財富多寡、年齡大小。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一粒銀杏種子,種在花盆里變成盆景,撒在地上長成大樹。同學們,走出校園,你會發(fā)現(xiàn),柴米油鹽、上班下班、迎來送往……周而復始,這就是生活。在我看來,生活就是“當下”,就是“自我”,就是“小家”;而“當下”更新后的“未來”,“自我”映射出的“世界”,“小家”升華后的“大家”,則是生活的終極存在——生命。
詩性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色彩,進入生活就是摒棄“眼前的茍且”去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希望,在未來,同學們都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并將對個體生命詩性的追求融人人類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中,實現(xiàn)人生格局的不斷突破與重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成身成性,詩意生活
成身成性,就要遵從內心、自由瀟灑。海德格爾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詩意的生活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憧憬,是“身在鬧市,心在南山”的恬淡,是對生活充滿熱情而又不沉迷其中,能隨時保持理性清醒的思維。是無關悲喜,無關風月,能正視人生困境的情懷。
‘
達至詩意的生活,人就會放大格局、提升境界、開闊心胸,做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就能在“生也有涯”的人生中享受“樂也無涯”的幸福。
成身成性,就要敬畏自然、親近自然。詩意的生活要有“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胸懷,有“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信念。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心靈的,除了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就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西北工業(yè)大學校長汪勁松:追求生命的意義
一位少年曾懷著航空救國愿望,先后求學于國內外有名的航空專業(yè),一手創(chuàng)建了西工大的宇航工程系。96歲高齡,病榻之上,捐贈畢生積蓄支持學校發(fā)展。在首個“中國航天日”,他走了,為航天而生、為航天而去。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輩陳士櫓先生,他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和國防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作出了貢獻,用一生詮釋了生命真諦。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追求生命的意義,希望你們堅定信念、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