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樣也好
一直對話劇這種舞臺藝術表演形式有種莫名的情愫,鮮活、激情、爆發(fā)力十足。
忘了從何時開始,我關注并喜歡上了話劇??赡苁切r候活潑的自己喜歡表演,在學校里演了幾個小角色,所以對話劇有了懵懂的憧憬,所以,當我去北京讀書的時候,就給自己許下一個愿望——看一場話劇。
記得生平看的第一場話劇約莫在大二,是師弟帶我去看的《青春禁忌游戲》,地點在王府井的首都劇場,我的座位在第一排,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和極大的舞臺沖擊力深深震撼了我。后來,在學校新建的北國劇場看《哥本哈根》時,我被一連串的物理名詞演算公式給弄傻了,至今仍覺得沒看懂這經(jīng)典劇目在講什么。去年3月,我又和姐姐、露露去蜂巢劇場看了《兩只狗的生活意見》,被逗得前仰后合。7月,我和朋友去看了《空中花園謀殺案》,被更為復雜的表演方式所吸引,還辦了一張孟京輝戲劇的會員卡??上?,我一直沒有看到《戀愛中的犀?!贰栋祽偬一ㄔ础?,真是遺憾?,F(xiàn)在回想起來,能在北京讀書是幸運的,這里的文化氛圍極其濃厚,這一場場的話劇為我一層層剝開了它的神秘,慢慢顯露出其誘人精華,引人入勝。
回到重慶,生活原本平靜,甚至有些無聊。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豆瓣上看到有那么一群熱情而充滿想象力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重慶人自己的業(yè)余話劇社,只是因為喜歡話劇,他們走到一起,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耕耘出了一片小小理想地,這就是303話劇社。
那一刻,我體內的某種熱情再次被喚醒了。意識仿佛澄明了些,我立即找到豆瓣303小組,加了QQ群,很幸運,我成為了303話劇社的一名新成員,漸漸發(fā)現(xiàn)這個話劇社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yè),各個身手不凡、才藝出眾,友好、熱情、積極。
于是,我參加了303話劇社的活動——觀摩話劇《河街茶館》,第一次走進了位于觀音巖的抗建堂劇場。《河街茶館》是一出方言話劇,以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為背景,講述了以幺姨媽為代表的河街茶館街坊的愛國情懷和生活熱情。整出劇情節(jié)緊湊、情感豐沛、表演細膩、場景逼真,把觀眾真實地帶入了40年代的重慶,帶入了那炮聲轟鳴、戰(zhàn)火紛飛的不屈之地。
話劇的主場景“河街茶館”被搭建在一個可360度旋轉的舞臺上,觀眾坐著不動就可以欣賞到茶館的正面、側面、背面,場景隨著故事線索的推進而變換,店里、街上、河邊銜接自如。旋轉式的舞臺彌補了傳統(tǒng)舞臺展示面較窄的缺憾,省去了換場景的麻煩,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整場話劇的表演十分生動,主角幺姨媽的演出自不必多說,大段臺詞酣暢淋漓,感情充沛,時而笑顏如花,時而怒目圓睜,時而哀怨動人,時而激昂澎湃。整個戲劇的情緒渲染跟著幺姨媽的表演漸入佳境,觀眾的情緒也被帶入其中。十幾個角色的舞臺上主、配鮮明,又融入自然,不同身份的配角一刻也沒閑著,各個手勢、眼神、聲音細節(jié)拿捏到位,讓人覺得仿佛是很真實的生活場景,忘卻了這是戲劇,比如賣藥的出場時自顧自地在街邊擺攤吆喝,比如下江人在茶樓上的暗自惆悵,比如三姨太在幺姨媽個人獨白時的不屑眼神,比如史大爺和黃臘丁在一旁的竊竊私語……演員的敬業(yè)和細致,讓整個演出完整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