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芳
要想提高地理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我認為既要研究教師的教法,又要研究學生的學法。多年的實踐證明,有的學生成績差的原因,如果不是教師教法不得法,就是學生學而無方。在地理教學中,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同時,還要積極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變“學會”為“會學”。新課改要求,讓學生獲得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所以,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知識,更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一點建議。學生學習過程和一般人的認識過程是一致的,都是簡單到復雜,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地理知識大部分都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因此,學習地理知識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識記、理解、運用。
第一階段是記憶
地理課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內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學生什么都記住,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向學生提出主要記什么,記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去記。要牢固記憶知識,切勿死記硬背??梢酝ㄟ^動手填繪地圖,把要記憶的地理知識落實到圖上,實現(xiàn)圖文結合和圖文轉換,加工整理、綜合歸納識記材料,對地理原理、規(guī)律等要注重理解。對不同類型的知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記憶。如歌歌謠法、類比法、圖像法等強化學生識記。
第二階段是理解
首先教給學生讀書的基本方法,如怎樣理解題目,怎樣讀懂課文,怎樣掌握重點,怎樣分解和突破難點,讀前質疑,明確讀書的“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為什么?知道所學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lián)系。要學會引導學生去閱讀和理解教材,在閱讀前教師要設計好閱讀題綱,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并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1.位置分析: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等。
絕對定位(經緯度定位):
七條重要的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30°N、30°S、45°N、60°N。
十一條重要的經線:本初子午線、20°E、20°W、40°E、
60°E、90°E、120°E、90°W、60°W、180°。
相對位置:
一個區(qū)域相對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浪位置。在定位過程中,不可能也沒必要記憶所有地理事物的經緯度。常用方法為:識記一些主要的經緯度及相關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們?yōu)閰⒄瘴?,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定位?/p>
2.利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典型特征定位不同區(qū)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利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典型特征也可以進行區(qū)位定位。如還陸輪廓的形狀、地形起伏特點、河流、湖泊、植被、動物、城市、人文建筑等。
3.一邊讀圖以便看書,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
不要去死記硬背文字說明,而要經常讀圖、用圖,增強空間概念的自我訓練,將一幅幅形象、具體的圖象印在腦子里,形成心理地圖。這樣既克服了死記硬背,提高了記憶效率,又使枯燥的地理事物學起來不感到乏味,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4.做到讀、寫、練相結合
對學習內容快速閱讀,反復閱讀、仔細閱讀;科學運用地理術語,文字組織要嚴謹:試題要精選練做。
第三階段是運用
對地理知識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讀圖能力、析圖能力、知識的遷移的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用所學知識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地理知識的識記、理解、重要,但知識的運用就更為重要。因為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就在于運用,也只有通過運用地理知識才能檢驗學生領會、理解和鞏固知識的效果,才能形成各種地理能力。
總的來說,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堅信只要努力大膽探究、實踐,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高中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理念,在學習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