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乳酸纖維屬于疏水性纖維,常用分散染料進行染色。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分析得出較適宜的聚乳酸織物分散染料染色工藝為染色溫度110℃,染色時間30min,染色pH值5,染色浴比1∶50。染色后通過還原清洗,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能達到4級以上,能滿足日常服用要求。還原清洗時保險粉用量1~1.5 g/L,純堿用量2~3 g/L,溫度60℃,時間10min。
關鍵詞:聚乳酸纖維;分散染料;染色工藝;色牢度
中圖分類號:TS190.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2346(2016)03-
聚乳酸纖維是從玉米等植物中所提取的淀粉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聚合、抽絲而制得的脂肪族聚酯纖維,俗稱玉米纖維,簡稱PLA纖維。該纖維使用后的廢棄物可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和水又可以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再生成淀粉。因此,玉米纖維是一種完全自然循環(huán)的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纖維。用玉米纖維制成的織物具有真絲般的滑爽感、良好的懸垂性及彈性、較好的抗皺性和優(yōu)異的吸濕排汗性能,穿著舒適,服用性能好。此外它還具有抗紫外線功能,并具有天然的阻燃性能,其應用前景極為廣泛。聚乳酸纖維屬于疏水性纖維,纖維中帶有較多的酯基和甲基,沒有親水性的基團和可反應的基團,因此常用分散染料進行染色。
1 實驗
1.1 實驗材料與藥品
織物規(guī)格:75D/36F玉米FDY長絲;
染料:分散染料Dianix紅 AC—E、Dianix黃 AC—E、Dianix藍 AC—E;
助劑:分散劑NNO、冰醋酸、純堿、滲透劑JFC、螯合分散劑
1.2 實驗儀器
IR-12SM型紅外試色機(臺灣瑞比染色試機有限公司)、 LD型電子天平(沈陽龍騰電子有限公司)、722S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棱光技術有限公司)、DatacolorSF600電子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公司)、YB571B型摩擦色牢度儀(溫州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SW-24A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溫州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
1.3 前處理(退漿)
——————————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簡介:董杰,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染整新技術。
染色前先進行織物的退漿,退漿工藝如下:
Na2CO3 2g/L;螯合分散劑 0.2g/L;溫度 90℃;時間 10min;浴比 1:50
1.4 染色工藝
將織物投入到分散染料染液中,進行染色。染色工藝曲線如下
1.5 還原清洗工藝
在浴比1:50條件下,將染色后的織物投入到保險粉、碳酸鈉、滲透劑JFC等組成的溶液中進行還原清洗,工藝流程如下:
配制溶液→加入織物→升溫→保溫→取出織物→熱水洗→冷水洗→烘干
1.6 測試方法
1.6.1 上染率的測定
染料的上染百分率采用殘液比色法測定,殘液采光度在722S型分光光度計上測定。上染百分率計算公式如下:
上染率%=100×(A0-A1)/A0
A0=染前染液的吸光度
A1=染后染液的吸光度
1.6.2 染色織物K/S值的測定
染色織物K/S值是指織物的顏色給予人的直觀深度感覺。采用Datacolor SF 600測配色儀測試染色織物的K/S值。
1.6.3 染色織物色牢度測試
1)耐摩擦牢度的測試
參照GB/T3920-1997紡織品耐摩擦色牢度標準測定,分別測其干、濕摩擦牢度。摩擦布的沾色用灰色。
2)耐水洗牢度測定
參照GB/T3921.3-1997紡織品耐洗色牢度測定。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染色工藝的單因素實驗
為了優(yōu)化染色工藝條件,分別選取染色溫度、染色時間、染色PH和染色浴比進行單因素的實驗。
2.1.1 染色溫度對上染率的影響
按1.4染色工藝,選用分散染料Dianix紅 AC—E、Dianix黃 AC—E、Dianix藍 AC—E等三種染料對聚乳酸纖維織物進行染色,染色時間30min,染色pH值5,浴比1:50,染色溫度分別設定為90℃、100℃、110℃、120℃、130℃,染色后測定織物的上染率,結(jié)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染色溫度90℃時,三個染料的上染率均在60%左右,以Dianix黃最高,Dianix紅最低。隨著染色溫度的提高,染料動能增加,而且聚乳酸纖維的微隙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有顯著的增大,溫度越高,纖維的分子鏈運動越明顯,產(chǎn)生的微隙就越多,染料能進入到纖維內(nèi)部的也越多,因此織物的上染率也隨之增加。110℃—120℃期間,上染率達到最高,三個染料的上染率能達到85%左右。但在130℃染色時,上染率出現(xiàn)較大程度下降,這是因為聚乳酸纖維不耐高溫,在130℃纖維損傷較嚴重,使得上染到纖維上的染料量反而減少。所以,聚乳酸纖維宜采用110℃左右進行染色,溫度過高,織物強力會下降。
2.1.2 染色時間對上染率的影響
織物染色時,需要一定的保溫時間才能完成。按1.4染色工藝,將染色時間分別設定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染色溫度110℃,染色pH值5,浴比1:50,染色后測定織物的上染率,結(jié)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上染率隨著染色時間的增加而提高。染色前30min,上染率增加明顯,說明這階段染料上染速率較快,應注意這階段的染色勻染性。3種染料的上染速率比較分別是Dianix黃>Dianix藍>Dianix紅,表明Dianix黃在時間比較短的情況下染色比其它兩種染料要好。染色30min后,上染率幾乎不再提高,表明染色進行30min后趨于平衡。因此,初步認為聚乳酸纖維的染色以30min較適宜。
2.1.3 染色pH值對上染率的影響
分散染料染聚乳酸纖維需要在一定酸性條件下進行,同時考慮到聚乳酸纖維不耐堿及較強的酸,因此按照1.4染色工藝將染色pH值設定為4、5、6、7,染色溫度110℃,染色時間30min,浴比1:50,染色后測定織物的上染率,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從圖3可知,不同pH值條件下對聚乳酸的上染率有較大的影響。由于聚乳酸纖維不耐較強的酸,因此pH值較低時,染料在纖維上的上染率比較低,約為70%左右。pH值為5時,上染率最高,達到85%左右。當染液近中性時,上染率下降。比較3個染料,pH值對Dianix紅影響最少,上染率在不同pH值條件下變化較少,pH值對Dianix藍影響最大,上染率在不同pH值條件下變化較大,這與染料的分子結(jié)構有較大關系。因此,初步認定聚乳酸纖維的染色以pH值5較適宜。
2.1.4 染色浴比對上染率的影響
將染色浴比設定為1∶30、1∶40、1∶50、1∶60,染色溫度110℃,染色pH值5,染色時間30min,其它條件按照1.4染色工藝,染色后測定織物的上染率,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從圖4可知,與前面幾個影響因素相比,浴比對染料的上染率影響較少。但浴比過小,容易導致染色的不均勻,而浴比過大又會造成染化料及水的浪費,應在勻染性保證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浴比。本實驗所用的聚乳酸長絲織物由于密度較小,容易導致染色不勻,因此,初步認為染色浴比以1∶50較適宜。
2.2 染色工藝的優(yōu)化—正交試驗
綜合以上單因素試驗,以分散Dianix紅 AC-E為例,選取染色溫度、染色時間和染色PH三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其中各個因素選取染色效果最好的三個變量,采用正交表L9(33)進行正交實驗,工藝參照1.4所示。因素水平設計和正交試驗結(jié)果見表1和表2。
表1 影響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纖維織物上染色效果的因素與水平
水平 染色溫度(℃) 染色時間(min) 染色pH
1 A1(110) B1(30) C1(5)
2 A2(120) B2(40) C2(6)
3 A3(130) B3(50) C3(7)
表2 正交實驗設計及結(jié)果分析
實驗號 染色溫度(℃) 染色時間(min) 染色pH 上染率(%)
1 A1 B1 C1 85.20
2 A1 B2 C2 83.68
3 A1 B3 C3 80.78
4 A2 B1 C2 85.11
5 A2 B2 C3 80.44
6 A2 B3 C1 83.98
7 A3 B1 C3 74.56
8 A3 B2 C1 79.24
9 A3 B3 C2 77.57
K1 83.22 81.62 82.81
K2 83.17 81.12 82.12
K3 77.12 80.78 78.59
R 6.10 0.84 4.22
注:染料濃度1%(o.w.f),浴比:1:50
由表2中的極差RA>RC>RB可知,影響染色織物上染率因素的大小順序為媒染溫度(A)>染色pH(C)>染色時間(B)。這表明影響織物上染百分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染色溫度,其次是染色pH值,染色時間的影響相對較小。各因素較優(yōu)的組合為:A1B1C1。
綜上,分散染料Dianix紅 AC-E染聚乳酸纖維織物的最佳工藝為:染色溫度110℃,染色時間30min,染色pH值5,分散助劑NNO為1g/L, 浴比1:50。
2.3 還原清洗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聚乳酸纖維用分散染料染完色后需進行還原清洗,通過還原清洗可洗除纖維表面的浮色,從而提高染色織物的色牢度。還原清洗時選用保險粉,由于聚乳酸纖維不耐堿,因此一般選擇堿性相對較弱的Na2CO3。
2.3.1 保險粉用量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1.5還原清洗工藝,保險粉用量分別為0.5g/L、1g/L、1.5g/L、2g/L,處理完后測定織物的K/S值、干、濕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保險粉用量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染料 保險粉用量/(g/L) 織物K/S值 干摩擦牢度/級 濕摩擦牢度/級 皂洗牢度/級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Dianix紅 AC 0.5 20.33 3-4 3-4 3 3 3 3
1 18.81 4 4 4 4 3-4 4
1.5 18.15 4-5 4-5 4-5 4-5 4-5 4-5
2 17.59 4-5 4-5 4-5 4-5 4-5 4-5
Dianix黃 AC-E 0.5 13.12 3 3 3 3 3 3
1 11.27 4 4 3-4 3-4 3-4 3-4
1.5 10.41 4-5 4-5 4-5 4-5 4-5 4-5
2 10.01 4-5 4-5 4-5 4-5 4-5 4-5
Dianix藍 AC—E 0.5 17.98 3-4 3-4 3 3 3 3
1 15.66 4 4 3-4 3-4 3-4 3-4
1.5 14.78 4-5 4-5 4 4 4 4
2 14.45 4-5 4-5 4 4 4 4
注:Na2CO3:2 g/L,滲透劑JFC:1g/L,溫度:60℃,時間:10min
保險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有效地去除織物表面浮色。從表3可知,隨著保險粉用量的增加,織物的染色K/S值隨之減少,染色織物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隨之提高。這是因為保險粉用量越高,還原清洗時被洗掉的染料也越多。保險粉量過少,浮色去除不干凈,導致色牢度較差;保險粉量過多,染料脫落過多,織物的得色量減少,而色牢度不會有相應提高。因此,綜合織物K/S值和色牢度,保險粉用量以1~1.5 g/L較適宜。
2.3.2 純堿用量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1.5還原清洗工藝,Na2CO3用量分別為1g/L、2g/L、3g/L、4g/L,處理完后測定織物的K/S值、干、濕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純堿用量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染料 Na2CO3用量/(g/L) 織物K/S值 干摩擦牢度/級 濕摩擦牢度/級 皂洗牢度/級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Dianix紅 AC—E 1 19.97 3-4 4 3 3 3-4 3
2 18.81 4-5 4-5 3-4 4 3-4 4
3 18.48 4-5 4-5 4-5 4-5 4-5 4-5
4 17.99 4-5 4-5 4-5 4-5 4-5 4-5
Dianix黃 AC-E 1 12.85 3-4 3-4 3 3 3-4 3-4
2 11.27 4 4 4 4 4 4
3 11.07 4-5 4-5 4-5 4-5 4-5 4-5
4 9.02 4-5 4-5 4-5 4-5 4-5 4-5
Dianix藍 AC—E 1 17.23 3-4 4 3-4 3-4 3-4 3-4
2 15.66 4-5 4-5 4 4 4 4
3 14.89 4-5 4-5 4 4 4 4
4 14.22 4-5 4-5 4 4 4 4
注:保險粉:1 g/L,滲透劑JFC:1g/L,溫度:60℃,時間:10min
保險粉要起較好的去除浮色作用,需要在一定堿性條件下進行,從表4可知,隨著堿劑用量的增加,織物的染色K/S值隨之減少,染色織物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隨之提高。堿劑量過少,保險粉的還原能力越低,浮色去除不干凈,導致牢度較差;堿劑量過多,保險粉的還原能力越強,染料脫落過多,織物的得色量減少,而色牢度不會相應提高。因此,綜合織物K/S值和色牢度,分散染料Dianix紅和Dianix黃以純堿用量3 g/L較適宜,Dianix藍以純堿用量2 g/L較合適。3個染料在聚乳酸纖維織物上的色牢度均能達到4級以上,能滿足服用要求。
2.3.3 溫度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聚乳酸纖維的玻璃化溫度約為60℃,比滌綸的玻璃化溫度要小很多,因此在還原清洗時對溫度的控制要特別注意。采用1.5還原清洗工藝,選定溫度50℃、60℃、70℃、80℃,處理完后測定織物的K/S值、干、濕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結(jié)果如表5所示。
表5 溫度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染料 溫度/℃ 織物K/S值 干摩擦牢度/級 濕摩擦牢度/級 皂洗牢度/級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Dianix紅
AC—E 50 19.13 4 4 3-4 4 4 4
60 18.81 4-5 4-5 4 4 4 4
70 16.01 4-5 4-5 4 4 4 4
80 12.91 4-5 4-5 3-4 4 3-4 3-4
Dianix黃 AC-E 50 11.98 4 4 4 3-4 4 3-4
60 11.27 4-5 4-5 4-5 4 4 4
70 9.93 4-5 4-5 4 4 4 4
80 7.81 4 4 3-4 3-4 3-4 3-4
Dianix藍
AC—E 50 16.01 3-4 3-4 3 3 3 3
60 15.66 4-5 4-5 4 4 4 4
70 12.11 4-5 4-5 4 4 4 4
80 8.92 3-4 3-4 3-4 3 3-4 3
注:保險粉用量:1 g/L,Na2CO3:2 g/L,滲透劑JFC:1g/L,時間:10min
從表5可知,溫度超過60℃時K/S值下降較多,染料脫落嚴重。原因是:當還原清洗溫度高于纖維的玻璃化溫度時,纖維的結(jié)晶區(qū)被打開,自由體積增大,水和堿劑容易進入纖維內(nèi)部,從而導致被還原清洗的染料增多。此外,由于清洗溫度在纖維玻璃化溫度之上,不僅纖維表面的染料會被還原清洗到還原液中,纖維內(nèi)部的染料也更容易轉(zhuǎn)移到纖維表面,導致染色牢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綜合K/S值和染色牢度,以溫度60℃較為適宜。
2.3.4 時間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1.5還原清洗工藝,選定時間5min、10min、15min、20min,處理完后測定織物的K/S值、干、濕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結(jié)果如表6所示。
表6 時間對染色效果的影響
染料 時間/min 織物K/S值 干摩擦牢度/級 濕摩擦牢度/級 皂洗牢度/級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沾色 褪色
Dianix紅
AC—E 5 19.02 4 4 3-4 3-4 4 3-4
10 18.81 4-5 4-5 4 4 4 4
15 17.99 4-5 4-5 4-5 4 4-5 4-5
20 16.96 4-5 4-5 4-5 4-5 4-5 4-5
Dianix黃 AC-E 5 12.01 3-4 3-4 3-4 3 3-4 3-4
10 11.27 4-5 4-5 4 4 4 4
15 10.78 4-5 4-5 4 4 4 4
20 10.19 4-5 4-5 4 4-5 4 4-5
Dianix藍
AC—E 5 15.77 3-4 3-4 3 3-4 3-4 3-4
10 15.66 4-5 4-5 4 4 4 4
15 14.92 4-5 4-5 4 4 4 4
20 14.13 4-5 4-5 4 4 4 4
注:保險粉:1 g/L,Na2CO3:2 g/L,滲透劑JFC:1g/L,溫度:60℃
從表4可知,織物的染色K/S值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少,與溫度相比減少幅度相對較小。同時綜合染色牢度,以10min較為合適。
3 結(jié)論
1)聚乳酸纖維屬于疏水性纖維,常用分散染料進行染色。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表明,在染色浴比1∶50條件下,較適宜的染色工藝為染色溫度110℃,染色時間30min,染色pH值5。
2)聚乳酸纖維用分散染料染完色后需進行還原清洗來提高織物色牢度,還原清洗時保險粉用量1—1.5 g/L,純堿用量2—3 g/L,溫度60℃,時間10min。
3)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纖維織物上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能達到4級以上,能滿足日常服用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娜,王祥榮.聚乳酸纖維染色性能研究[J].印染助劑,2010(8):18-20.
[2]錢紅飛,張芳.聚乳酸纖維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J].紡織學報,2005(2):13-16.
[3]胡玲玲,王樹根.聚乳酸(eLa)纖維的染色性能[J].印染,2004,30(22):1—4.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Dyeing PLA Fabric with Disperse Dyes
DONG Jie
(Textile School,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 PLA fiber is a kind of hydrophobic fiber, and is usually dyed with disperse dyes. Based on the single-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proper process of dyeing PLA fabric with disperse dyes is the temperature of 110℃,dyeing time of 30 minutes, Ph value of 5 and the bath ratio of 1:50. After the reductive cleaning, the washing fastness and rubbing fastness can reach level 4 or above,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daily use. In the reductive cleaning, the dosage of sodium hydrosulfite is 1~1.5g/L, sodium carbonate 2~3g/L, the temperature 60℃ and the time 10 minutes.
Key word: PLA fiber; disperse dyes; dyeing process; color fastness
(責任編輯 竺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