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菲
【摘要】課堂提問是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通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都是教學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總結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可以對課堂有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方法和手段,而且還能讓教師了解自己學生學習的情況,從而更有效得進行教學活動。要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必須在提升教師課堂提問水平的基礎上優(yōu)化其他各種因素,以保證課堂提問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課堂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課堂提問是實現(xiàn)師生交往互動、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豐富課堂文化、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方法。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不可避免要進行提問。有效地提問可以串起一堂精彩的課,更可以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然而在目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盡管提問的積極意義不容忽視,但是還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此本文試圖對“中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尋找目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關于提問存在的問題,并探索解決此問題的策略。
二、中學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提問目的不明確。一般情況下,老師會做充分的具體的書面準備,而有的老師只是有一個大概的口語準備。老師準備不充分就容易導致提問目的的不明確。在課堂上隨意地提問。有些英語教師滿堂都在問,“yes or no”。
2.提問回答者過于集中。在中學英語課堂提問中普遍存在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提問的對象大多數(shù)是成績較好地學生,老師很少提問差等生。由于個體發(fā)展水平不同,存在著差異性,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近相同。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很快想出答案,而差生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有些老師看來,提問差生只是在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影響教學進度,這種提問的不均衡性最終對整個教學秩序和效果反而是有害無益。
3.課堂提問過多而學生提問較少。問題提問頻率過高,是當前課堂提問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許多課堂上充滿了師生之間的問答,教師提的問題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表面上熱熱鬧鬧的課堂,實質是“廉價”的。許多教師的課堂提問僅僅停留在知識、理解、應用和分析的層次水平,很少涉及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幫助的綜合、評價層次的提問,而這恰恰是現(xiàn)代教學的最高追求.
三、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
1.根據(jù)學生水平進行分層提問。學生的智力、知識水平有高有低,反應速度有快有慢,接受能力有強有弱。所以要根據(jù)學生不同水平合理地提問并安排問題,注意提問的層次性。另外,教師要顧及提問的范圍及提問范圍,盡量要覆蓋全班,不能只提問那幾個學生。有的老師提問很有規(guī)律,比如按座位的橫向或縱向,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問起等,久而久之,學生就掌握了老師提問的規(guī)律,就能猜出下一個問題回答者,然后其他學生就不積極參與了。因此,教師還是要注意合理分配問題,讓學生都有機會鍛煉能力,施展才干。
2.提問方式要多樣化。中學生個性鮮明,思維活躍,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課堂提問時教師不應局限于一種表達方式,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問同一個問題,而盡量增加學生語言輸入。可以選擇“舉手式”提問,“點名式”提問,“集體回答式”提問,“口問筆答式”等多種提問方式。也可以通過實物、圖片、圖表等直觀教具營造問題情境。提問問題要掌握“靈”、“活”、“巧”的實質技能。
3.合理把握時機和時間。教師應該先提出問題,提供足夠的等待時間讓學生思考,然后在制定學生回答。如果老師先叫名字,然后提問,那別的學生就會無所事事。而等待時間會影響學生回答的質量和學生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或者回答問題的學生水平較低,提供合適的等待時間則可以使學生有機會收集并組織信息,進行合理地歸納總結,從而提供回答的準確率,增強回答問題的信心。
4.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恰當?shù)姆答?。學生回答問題是一種自我表現(xiàn)的行為,他們期待別人的重視和關心。教師注意傾聽對他們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如果老師提問時持一種責備的態(tài)度,就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造成恐懼心理,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提問的語氣應該委婉、友好,態(tài)度和悅,輕松,應盡量使用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語。
四、總結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提問能起到設疑、解疑和反饋的作用。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有助于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只有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精心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注重提問的技巧和方式,才能克服課堂提問的單調性、盲目性,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投入課堂學習,更好地獲得知識,掌握技能,使教師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12)
[2]杜思宇.發(fā)揮課堂提問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標(下),2011,(03)
[3]劉桂玲.新課程下如何優(yōu)化課堂提問[J].現(xiàn)代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