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世平
【關鍵詞】 真語文;邊看邊說;邊讀邊說;
邊想邊說;邊演邊說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1—0094—01
縱觀好多優(yōu)質課、觀摩課和掛牌課,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真是精彩紛呈,趣味濃濃,只有個別教師“穿新鞋走老路”,使目標教學流于形式。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四說”,即看說、讀說、編說、演說,通過這“四說”,讓學生說出真語文,讓源于生活的語文課回歸生活。
一、引導學生邊看邊說
1.看圖片,說圖片。圖文并茂的小語課本給了學生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如,在教學單韻母“u”時,先讓他們看圖片,然后說說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邊看邊說,既分析了字母的形狀,又幫學生形象地記憶了字母的讀音。
2.看錄像,說畫面。色彩鮮艷,富有動感的畫面恰恰迎合了學生的興趣,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時適時播放錄像,然后啟發(fā)學生描述錄象內容,看說結合,以看促說,以說帶看,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看卡片,說字詞。為了使學生扎實掌握字詞,并能靈活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出示字詞卡片,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說出這個字的字形和字意,能夠達到較好的識字效果。
4.看字詞,說語句。學好語文的關鍵在字詞,學好語文的根本在說話。因此,要讓學生學會看字詞、說語句,這樣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散思維,使口頭表達能力不斷提高。
二、鼓勵學生邊讀邊說
1.讀拼音,說拼音。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教讀字母的發(fā)音,還是記憶字母的形狀,筆者都采用大量的兒歌,讓學生邊讀、邊說、邊記,通過兒歌的形象化教學,不但使學生記住了讀音,還記住了兒歌。
2.讀課件,說課件。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筆者大膽使用課件,讓學生通過看課件寫不同顏色的生字,自己想象,自己議論,自由發(fā)言,然后大家一起討論,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條理地說出一段完整的話。這樣,學生的說話能力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學會了遣詞造句。
3.讀字詞,說字詞。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字詞句的教學,讓學生掌握字詞,靈活運用,關鍵在于讀字詞,用字詞說話。這樣,學生不但能理解詞意,還能運用這個詞。
4.讀課文,說課文。內容完整,情節(jié)生動,語言流暢的故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而現(xiàn)在我們通用的北師大版的教材中的課文更是豐富有趣。多讓學生用那稚氣的童音讀課文,說課文,不但使學生沉浸于其中,也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三、促使學生邊想邊說
1.看拼音,編兒歌。在前面,筆者已經提到了讓學生讀兒歌 ,通過讀兒歌來記憶讀音和形狀,重在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這里的編說,則提出讓學生用拼音編寫兒歌,要求押韻。
2.看圖片,編故事。新大綱提出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必須要有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要靠創(chuàng)新意識,而創(chuàng)新意識又來自于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我們不但要教會學生看和說,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想和會編,并且知道怎樣想和怎樣編。
3.看生字,編謎語。猜謎也是小學生喜愛的一項活動,這項活動既開發(fā)了學生智力,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更多的生字。如,在教學生字“晚”時,說謎語:“太陽出來了,小兔兒尾巴不見了?!边@是根據(jù)字形設計的謎語,另外還有根據(jù)字意設置的謎語,如,“一只黑狗,不叫不吼”謎底是“默”字。
四、引領學生邊演邊說
1.聽錄音,演內容。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來說,課堂中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動起來,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很容易疲勞,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在教學中,筆者經常鼓勵學生用肢體、手勢來“手舞足蹈”。如,在聽錄音過程中,筆者讓學生邊聽邊做動作,從而達到聽錄音、演內容的目的。
2.聽故事,演情節(jié)。根據(jù)所聽故事的內容來編排故事的情節(jié),讓學生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故事的理解,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興奮不已。只要教師善于引領、挖掘,學生的肢體運用智慧就會得到非常完美的體現(xiàn)。
3.聽詞語,演表情。通過人的面部表情來理解一些詞語,如微笑、愁容滿面、和藹可親、嚴肅等,這些詞都要充分調動面部各種感官來完成。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