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新
摘要:在現今的高中學生中普遍存在厭學現象,學校的教學因此難以展開,教學效果也就不盡人意。所謂厭學,指的是學生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tài)度等心理態(tài)度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英語作為高中學生的“大”學科,在高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卻發(fā)現有學生成績不好時并沒有知難而進,迎頭趕上,反而有棄學英語、厭學英語的現象,甚至一些總體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產生厭學英語的念頭。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分析,采取措施,不能讓它再成為影響教師課堂教學和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學習心理障礙。
關鍵詞:高中英語;厭學情緒;成因;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123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都能學好英語是英語教師的理想。可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又常常不得不面對一些不喜歡英語,害怕學英語甚至討厭英語的學生,我們可以把他們通稱做“英語厭學者”。英語作為高中學生的“大”學科,在高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教學過程中卻發(fā)現有學生成績不好時并沒有知難而進,迎頭趕上,反而有棄學英語、厭學英語的現象,甚至一些總體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產生厭學英語的念頭。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分析,采取措施,不能讓它再成為影響教師課堂教學和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學習心理障礙。
因此,分析學生厭學英語情緒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確保英語教學順利進行,就成為英語教師共同關心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厭學情緒的主要表現
學生的厭學情緒不是一天兩天就會生成的,教師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往往就隱藏著厭學的情緒。那么,厭學的表現有哪些呢?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注意力分散,上課不認真聽講,思維遲緩,提不起精神和情緒消極,作業(yè)拖拉,敷衍了事,伴隨著學習效率降低,作業(yè)錯誤率上升,學習成績差等后果。根據學生的種種表現,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心理診斷,學生厭學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應,即由于持續(xù)努力和精神緊張或長時間進行單調的學習引起的不適和厭倦狀態(tài)。一般認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精神緊張程度過高;二是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工作;三是思想沖突、挫折、憂慮、懼怕等情緒的反應。厭學心理產生與發(fā)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甚至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當然,除了這些內在心理因素外,還存在著一些外在的因素。改變學生的厭學情緒,首先應該了解產生這種心態(tài)的內在和外在原因。那么,這些內在和外在的原因具體又有哪些呢?
二、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
1. 學生心理存在障礙。學習中,學生的自信心是最為重要的。在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生表現得不自信,總覺得其他同學的語言基礎比自己好,在講英語或是回答問題時,顧慮重重,擔心自己的語音不準,語調不好,怕同學笑話,怕教師挑毛病。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唯一的語言權威,因此他們會在回答時聲音很小或者拒絕回答。擔心教師和同學的否定評價,出現害羞、回避、自我封閉、過分依賴或逆反等心理障礙。具體表現為上課不敢發(fā)言;有的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愿望,想爭取鍛煉的機會,但機會來時卻又因缺乏自信而放棄了;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特別是在教師面前寡言少語,表面上看似文靜、守紀,實際上是“心在曹營身在漢”;有的學生依賴性強,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愿獨立思考問題,甚至抄作業(yè);有的學生喜歡憑自己的興趣做事,一覺得不合自己口味,就變得毫無興趣,對教師淡漠,容易產生對立情緒,甚至與教師、同學對著干。
2. 智力因素影響學生學習。學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導致厭學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厭學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主要表現在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都不會太高。這就使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把英語學好,更不會希望靠英語給自己的高考加分,所以就“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學了。
3. 英語無用論的影響無時不在。從普及英語教學開始,英語無用論就沒有消失過,有一部分學生和家長認為英語對以后的工作沒有什么實用性,他們認為現在社會很多工作很多有錢人都不會英語,不學英語以后也會有前途。有些學生會直接說:“老師,我將來出去打工,根本不需要用英語,所以現在根本不需要學英語?!边@樣的想法真的是危害無窮。
4. 學校教學方式問題。雖然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有部分學校,尤其是一些鄉(xiāng)鎮(zhèn)高中的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并沒有改變,依舊墨守成規(guī),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倘若教師僅僅滿足于傳授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記憶大量的語法知識,那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感。英語教師新理念的形成尚需時日,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條件有限,或者不肯拿錢改善硬件和軟件設施,所以還是采用"粉筆+書+錄音機"教學,不用多媒體,沒有相關的教參和教具。試問,這樣的教學條件又怎能留得住學生的心呢?
三、厭學情緒的對策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質量就沒法提高,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所以,英語教師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以消除英語學習中的厭學情緒障礙,提高教學質量。
1. 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學習中,學生的自信心是最為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入手。首先,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智力,不能一味地指責學生的智力水平,這并不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原因。要想學好英語,必須靠自身的努力。即使笨一點,但如果能充滿信心,勤奮努力,照樣能在學業(yè)上取得成功。其次,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協調師生情緒,把自己的積極情緒轉化成學生自身的積極情緒,引起師生共鳴,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強大的情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厭學為勤學、樂學。再次,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捕捉學生學習英語的閃光點,多運用激勵教育和成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2. 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應該竭力改變高中英語的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掛圖、投影、多媒體等組合教學,適當到語音室上課,讓學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強烈的語言氛圍,能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學習語言的氛圍。還可以開設英語角、進行口語競賽、定期出好板報和手抄報、成立課外興趣小組、介紹補充讀物等,提高聽說能力,開闊視界,培養(yǎng)興趣。收集和展覽英語圖片、標記、廣告和物品的說明書,說明英語和我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強調英語的重要性,讓學生感覺到學好英語不只是升學所需,更是自己成才所需、工作所需,使學生意識到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這也不失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3.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習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如果師生關系和諧、密切,學生在心理上對教師產生好感,往往也會喜歡教師所教授的科目。對他們,教師應當滿懷期望,熱情關心,在生活上、學習上時時為他們排憂解難,以自己的熱心、耐心和決心、恒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喚起“厭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學生感觸到你是從內心愛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當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時,反過來也會尊重他的教師。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學生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自然會產生情感遷移,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和諧密切的師生關系就容易建立。有了這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起來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解決厭學問題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合理選擇或綜合運用,更需要學生自身的積極努力。
(作者單位:廣西合浦縣西場中學 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