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相對于初高中的高壓學習,大學時期的時間顯得更為充裕和寬松。面對近乎“奢侈”的課余時間,特別是寒暑假時間,現代大學生是如何度過的?其時間的利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上問題,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管理時間的能力,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時間管理能力的對應策略,幫助大學生提高時間管理能力,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關鍵詞】大學生;假期;時間管理;建議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珍貴資源,對每個人而言,時間都是公平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既不會因為身份的差別而多一分或者少一分,一切的人類行為都是在時間的制約下進行,社會也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著。對于國家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來說,除了正常的學業(yè)時間,剩余的假期時間,如何進行管理,間接的影響到其學業(yè)成績、成長發(fā)展和未來生活。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fā)展腳步的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壓在人們神經上的高壓線也越來越低。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要求大學生具有更高的時間管理能力,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社會環(huán)境,也需要不斷充電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那么,作為大學生,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只有具備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有效的利用時間來為自己服務,才能快速融入社會生活這個大染缸。
一、時間管理的概述
1.時間管理的界定
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guī)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
時間管理的核心在于擁有時間觀念和自覺利用時間的能力;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吧時間消費的成本降到最低,想方設法的與時間賽跑;檢測時間消耗情況,記錄時間使用的過程,找出時間浪費的原因;用現代科學的技術來控制自己的時間??傊瑫r間管理就是要使人們對時間的使用從被動的安排和屈服,轉向主動地、積極地、集中地控制,進行高效能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1]
二、時間管理的發(fā)展過程
對于時間管理,柯維領導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史蒂芬.柯維頗具有自己的想法。他提出了“抓住重點,發(fā)揮獨立意志,建立從原則到重心”的時間管理辦法?;仡櫲祟愌芯繒r間管理的歷史,可以把時間管理理論分為四代:第一代理論著重利用便條和備忘錄;第二代理論強調行事歷和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guī)劃未來的重要性;第三代理論將目標與計劃置于價值觀之上,強調做最重要的事;這是目前流行的講求優(yōu)先順序、以效率為主旨的時間管理學,它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確貢獻較多,但人們發(fā)現以效率為主旨的第三代時間管理理論不能滿足事業(yè)、家庭與社會平衡的需要。于是,第四代時間管理理論應運而生,主張關鍵在個人管理,強調切實改變生活品質,實現有意義、充滿快樂的人生,強調以人為本,效果高于效率等觀點。國內有學者提出第五代時間管理的概念,強調生活和工作的平衡。[1]
三、大學生假期時間管理分類
進入大學階段,由于脫離了家長的控制,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顯得更加自主化,漫長的假期時間跨度大,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大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呈現出多樣性的色彩。
1.學霸型
時間長的假期,例如暑假,一部分學生會選擇駐留學校。在這些留守族中,大部分都是學習充電,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其中尤以三年級的學生為多.一方面,大學生活已經過去三年,還有一年就要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于是紛紛留校眷戀校園氣息.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會選擇畢業(yè)后繼續(xù)深造,怕回家探親的旅程耽誤學習的課程,便利用假期寶貴時間進行一番拼搏,以便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并且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導向,考研熱、考公務員熱的興起,一些高校還隨之開設相關的培訓班,為學生提供這一平臺,方便學生更好地應試。
2.社會實踐型
大學作為學生從學生轉化為社會人的過渡中轉站,除了提供課業(yè)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也會適當在假期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供學生們嘗鮮。例如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等等,學生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公益服務意識,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個人素質,為以后步入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時,作為大學生,不管是從學長學姐嘴里,還是老師長輩的教導之下,普遍都會有意識的利用假期,做一些兼職、假期工來積累自己的實踐經驗,以便以后求職時有話可說,不至于白紙一張。
3.休閑娛樂型
這類型的學生認為辛辛苦苦學習了一個學期,到了假期就應該休息,因此不會特意的去制定相關計劃,人隨心動,畢竟青春苦短,在正當好的年紀做正當好的事情,多出去走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诖诵膽B(tài),他們主要會以外出旅游或者和朋友聚會等方式自由的度過假期。
4.家宅一族型
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網絡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兩耳不聞窗外事也可方知天下事,我們可以輕易的通過上網獲取來自全球各方的信息、學到許多知識,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各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大部分學生上網更多的是為了網絡游戲,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是看電影或打發(fā)無聊時間,最近有網友將這些宅友中的女生戲稱為居里夫人,男生為畢加索(閉加鎖)。
四、大學生假期時間管理的現狀以及局限
1.大學生假期時間管理的現狀
(一)目標意識淡薄
隨著登上高考這座山峰的山頂之后,部分學生因達到了高考目標而處于目標缺失期,或者叫做迷茫期。同時,又在大學生活有相對自由,往往使很多人迷失方向。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生活,有的大學生不知所措,盲目從眾,有的大學生過度忙碌,缺乏中心目標。這使得大學生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沒有明確的重點,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小失大的狀況時有發(fā)生?!懊?,盲,茫!”———成為很多大學生的由衷感嘆。
(二)缺少規(guī)劃和安排
根據很多調查可以看出,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的同學屈指可數,大部分學生都屬于放任自流的類型。大多數學生為了追求個性,自主化的生活,而放棄對假期進行計劃,全按自己的喜好開展活動,導致時間利用效率低下,浪費了大量時間。
2.局限
(一)制度缺失
多數高校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中,在涉及大學生時間管理方面的章程都幾乎是空白的狀態(tài),沒有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指導,就造成了大學生時間管理無序的盲點。
(二)安全問題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范圍的加寬,學生假期安全問題也是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每年各個高校中因為假期發(fā)生車禍、溺水等意外事故現象的學生屢見不鮮。
(三)維權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在假期尋找社會實踐的機會也是高校大學生的常見行為,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學生迫切想要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想法,趁機從中牟利,損害大學生正當權利。
五、有效的管理假期時間的對策
大學生假期時間管理不應該只是大學生這個群體的事情,學校、社會都應該要參與進來,強強聯合,充分發(fā)揮其正確的引導性作用,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為大學生帶來更多的正能量,調動積極性,多溝通,讓大學生主動地對假期時間進行管理,過一個健康、向上、有意義的假期。
1.強化時間觀念
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是支配好時間、運用好時間的前提,進一步具有良好的時間意識是強化時間觀念的基礎。大學生必須意識到時間的流逝是一個單向性的過程,只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一個發(fā)展方向,不可逆,所以必須要好好珍惜當下,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是永遠不會停下來等人的,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追逐時間的過程。并且,良好時間觀念的培養(yǎng),與榜樣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社會因素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通過借鑒成功人士的時間管理方法、尋找良好氛圍、等有效利用時間的方式來強化時間觀念,提高時間使用效率。
2.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一件事情的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最重要的就要要講究調理,有一個好的計劃會讓完成的過程更加順利。時間管理其實也是目標的管理,當我們翻過一個目標山峰之后,不是說就萬事大吉了,因為山峰的背后還是一座座的山峰,這些山峰就是未來的目標,因此我們需要制定目標計劃,明確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假期并不意味著就可以以為盲無目的的揮霍,為自己的假期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做出一個理性的認識和有價值的期望,讓假期變得更有意義。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適當加以取舍,在有限的時間里,收獲最大的效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計劃進行靈活的調整,讓時間不至于荒廢。
3.提高自我時間利用率
由于個體差異,每個人在每天對時間的利用效率是存在差異的,有的人最佳時間利用率在早上,而有的人卻又在晚上。并且利用時間效率的次數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一天可能只有一次,而有的人卻又2—3次。因此,在提高時間利用率的問題上,一定要對時間斤斤計較,不放過每一分可以利用的時間,充分利用,發(fā)揮極致。而且存在個體差異,所以也不能盲目的學習他人的方法,應該要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方式。
4.有針對性的利用假期時間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的開始,應當有條有理,假期時間管理亦然。作為大學生,應該把假期分成不同的階段。大一大二才進入大學,更多的時候是進行公共課的學習,因此假期可以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出去旅游,開闊視野。大三大四更多面臨的是專業(yè)課的學習和考研還是工作的選擇,這時候就要適當的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積累經驗。有效的利用時間,為成為更好地自己努力。
5.高校完善和規(guī)范大學生假期管理制度
傳統(tǒng)假期管理中,學校和學生這兩個主體一般是分離開的,在假期中,學校機會是完全的退出了學生的生活。因此,為了使學生的假期時間更有效的利用,學校應當發(fā)揮主動性,實現學生假期管理制度化,雙方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制度的規(guī)范下高效的開展工作。利用當下流行的新媒體,克服傳統(tǒng)假期中,學生和老師無法面對面交流的缺點,實現在假期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宋美臻.淺談大學生時間管理現狀及應對策略[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4:157-158.
[2]樓天宇.論大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09,12:209-210.
作者簡介:姓名:張昊玥(1995年4月17日),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四川省岳池縣學歷:本科單位:西華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