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折/反式二次聚光免跟蹤光伏系統(tǒng)設計

      2016-05-30 15:16:38高明盛旺
      中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 2016年19期
      關(guān)鍵詞:聚光器聚光入射光

      高明 盛旺

      摘要:為了降低光伏聚光系統(tǒng)對高精度追日系統(tǒng)的依賴,使聚光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更簡單,設計了免跟蹤的光伏聚光系統(tǒng)。系統(tǒng)基于折射、反射原理,采用菲涅耳透鏡作為一級聚光器,拋物面反射鏡作為折/反射式聚光系統(tǒng)的二次聚光器。文章針對探測器感光面積為156mm×156mm的多晶硅電池,設計了一個口徑為320mm×320mm、焦距為310mm、4倍聚光的免跟蹤光伏聚光系統(tǒng)。

      關(guān)鍵詞:太陽能;聚光系統(tǒng);免跟蹤;光伏系統(tǒng);折射原理;反射原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N2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19-0020-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9.010

      常規(guī)能源在全球范圍的大量消耗,導致全球氣候持續(xù)變暖的問題日益嚴重,環(huán)境不斷惡化,人們開始關(guān)注并且越來越重視清潔新能源之一的太陽能。但是太陽能到達地面的能流密度較低,其峰值為1kW/m2。

      本文提出了4倍聚光的免跟蹤光伏系統(tǒng)。通過增加光伏聚光系統(tǒng)太陽入射角,使光伏聚光系統(tǒng)在太陽赤緯角的變換方向上依然優(yōu)于90%的聚光效率,降低對跟蹤精度的需求。

      1 光伏聚光系統(tǒng)設計

      菲涅耳透鏡為一級聚光器,拋物面鏡作為二級聚光器。非垂直入射光入射至聚光系統(tǒng)的一級聚光器,然后經(jīng)過一級聚光器折射至二級聚光器,最后經(jīng)二次聚光器反射至太陽能光伏電池表面,從而實現(xiàn)太陽接收角的

      擴大。

      1.1 菲涅耳透鏡

      菲涅耳透鏡可以作為一種使透射的入射光折射聚焦的聚光體,如圖1所示:

      對于一般菲涅耳透鏡的設計,焦距和聚光孔徑作為設計時的已知條件,所以對菲涅耳透鏡的設計可通過已知參量計算每一個小楞齒的傾角,直至設計至透鏡中心即可得到菲涅耳透鏡。

      與菲涅爾透鏡軸線的夾角,到達透鏡左側(cè)平面時入射角為i1,折射角為i1′,光線穿過透鏡,到達右側(cè)小斜面的光線入射角為i2,折射角為i2′,最后光線射出透鏡時與菲涅爾透鏡軸線的夾角為u′,則根據(jù)折射定律有:

      圖3中,F(xiàn)為入射光線與菲涅爾透鏡軸線的交點,也是折射光學的物點;f為物距;F′為出射光線與菲涅爾透鏡軸線之間的交點;f′為像點到透鏡平面中心點的距離,即像距。A為入射光線在透鏡平面上的入射點;r為A點到菲涅爾透鏡軸線的距離;B點為出射點,是出射光線與透鏡小斜面的交點,同時在設計中取B點為小斜面的中點;r′為B點到菲涅爾透鏡軸線的距離。B為菲涅爾透鏡的齒距;h為B點到透鏡平面的距離。

      1.2 二級聚光器的設計

      二級聚光器的設計是基于費馬定理設計CPC的邊緣射線法。費馬定理(Fermat′s Principle)指出物點到像點之間的所有光線的光學路徑長度(optical path length)相等。CPC設計的出發(fā)點是希望入射光線即使不是垂直入射聚光器,但只要入射角度在0°到某一最大角度θ之間,入射光線在從進入聚光器入射口后均可最多經(jīng)過一次反射均可由出射口射出。

      如圖4所示事先確定聚光器入口AA′、最大入射角度θ以及出口聚光邊緣B′,就可以得到聚光器的輪廓拋物線。圖4中獲取的為下方的反光面AB,同理可以得到上反光面A'B',在實際應用上,上下兩個面的最大入射角大都采用相等的對稱結(jié)構(gòu),但是兩個反光面的最大入射角在原理上可以不同。

      基于上文所述設計二級聚光器,如圖5所示:

      2 設計思路

      地球的運行分為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要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就應掌握太陽的運行規(guī)律,使太陽能電池板對太陽進行實時跟蹤。太陽赤緯角則是連接太陽中心和地球中心的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用表示。太陽赤緯角實際上代表的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其變化規(guī)律如圖6所示。春分后,太陽移向北回歸線直至夏至日,赤緯角由變化到+23.45°;夏至日后向赤道移動,直至冬至日到達南回歸線,赤緯角由+23.45°到-23.45°;冬至日后重新向赤道移動。故太陽赤緯角隨時間的變化而逐漸變化,且赤緯角的大小與所在地無關(guān),只與時間有關(guān)。

      因此,本文通過擴大太陽能接收角度,一方面降低了聚光系統(tǒng)對跟蹤裝置跟蹤精度的要求,可以減少復雜的機械以及傳感系統(tǒng)的使用量,從而造成了經(jīng)費的大量支出以及大量的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當接收角度大于±24°,也就是大于太陽赤尾角的最大角度α=±24°時,就可以免除追日系統(tǒng)在二維方向上的控制,因此只使用免跟蹤即可。

      傳統(tǒng)光伏聚光系統(tǒng)均是以確定入射角度,也就是垂直入射光線為基礎的條件下設計的,所以在使用時非常依賴高精度的追日系統(tǒng),這樣才能在維持特定的入射角度下保證聚光效率,但高精度追日系統(tǒng)本身的制造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頻繁維護都造成了系統(tǒng)的高昂成本。

      3 結(jié)果分析

      通過lighttools對光伏聚光系統(tǒng)建模并優(yōu)化后,分別選取入射光線0°、12°和24°的入射光線進行了分析。

      3.1 0°入射角照度分析

      太陽以0°入射角入射到聚光系統(tǒng),光路圖如圖7所示:

      圖7為模擬陽光0°入射聚光系統(tǒng),通過聚光輻照至太陽能電池片上的輻照圖。其中入射功率88.1W,最大5835.1W/m2,聚焦范圍內(nèi)平均3613.9W/m2,接收功率87.9W。能量利用率99.89%,聚光倍率4.2倍。

      3.2 12°入射角照度分析

      太陽以12°入射角入射到聚光系統(tǒng),為模擬陽光12。入射聚光系統(tǒng),輻照度分析圖。其中入射功率88.1W,最大5780.7W/m2,聚焦范圍內(nèi)平均3492.1W/m2,接收功率85.00W,能量利用率96.3%,聚光倍率4.05倍。

      3.3 24°入射角照度分析

      太陽以24°入射角入射到聚光系統(tǒng),光路圖如圖8所示:

      圖8為模擬陽光24°入射聚光系統(tǒng),輻照度分析圖。其中入射功率82W,最大12413W/m2,聚焦范圍內(nèi)平均3153W/m2,接收功率76.7W,能量利用率92.4%,聚光倍率3.93倍。

      4 結(jié)語

      設計了口徑為320mm×320mm、焦距為310mm、4倍聚光的免跟蹤光伏聚光系統(tǒng)。系統(tǒng)通過增加聚光系統(tǒng)的視場角,降低了光伏聚光系統(tǒng)對高精度追日系統(tǒng)的依賴,從而降低了光伏系統(tǒng)的安裝以及維護費用。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太陽光入射角不大于±24°的范圍,本文所設計的光伏聚光系統(tǒng)的光伏聚光效率均優(yōu)于90%。

      在當前我國土地資源日益緊缺,國家鼓勵光伏分布式發(fā)電的大背景下,小模組聚光發(fā)電系統(tǒng)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本文針對有限使用面積下獨立聚光系統(tǒng)的建設所做的設計,為今后小模組溫棚、光伏屋頂?shù)染酃獍l(fā)電與自然光照射互補的光伏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長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現(xiàn)狀和展望[A].太陽

      能光伏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3.

      [2]王長貴.開發(fā)利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重大意義

      [J].太陽能,2000,(4).

      作者簡介:高明,男,陜西西安人,西安工業(yè)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光學設計理論及技術(shù)、光電精密測試技術(shù)、光大氣傳輸理論及技術(shù)。

      (責任編輯:黃銀芳)

      猜你喜歡
      聚光器聚光入射光
      基于光熱光伏耦合供能新型復合拋物面聚光器性能探究
      可再生能源(2024年1期)2024-01-22 11:12:18
      建筑整合式太陽能微型聚光器集熱性能測試與分析
      應用于設施農(nóng)業(yè)土壤供熱系統(tǒng)的復合多曲面聚光器的聚光集熱性能研究
      可再生能源(2021年8期)2021-08-23 12:37:04
      畫與理
      玻璃工匠(4)——玻璃鏡聚光加熱
      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tǒng)模擬研究
      國內(nèi)太陽能聚光PV/T系統(tǒng)聚光器的研究進展
      太陽能(2015年6期)2015-02-28 17:09:23
      光的反射規(guī)律探究實驗中的一些改進
      對一道幾何光學競賽題解結(jié)果的分析
      物理教師(2011年11期)2011-07-24 08:24:02
      CCD太陽敏感器大角度入射光能衰減模型
      宁河县| 潢川县| 西城区| 开平市| 焉耆| 湖州市| 东莞市| 中宁县| 白玉县| 庆元县| 女性| 明溪县| 临海市| 阆中市| 苏尼特左旗| 乌鲁木齐市| 凤阳县| 阜康市| 福清市| 邯郸县| 湛江市| 济阳县| 稷山县| 新沂市| 武平县| 开原市| 柘城县| 泸水县| 榕江县| 河源市| 皋兰县| 蒙山县| 陆良县| 登封市| 蒙阴县| 兴化市| 修文县| 德昌县| 弥勒县| 河南省|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