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禮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校系貴州省福泉市第四中學,屬鄉(xiāng)鎮(zhèn)級完全中學,地處黔南民族山區(qū),每年我校招收學生初高中生1000余人;全校共3000余人,由于特定的環(huán)境和相關因素,我校8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nóng)村地區(qū)(小學生幾乎沒有英語基礎),尤其是“聽力教學”采用語法講解模式,近幾年,在素質(zhì)教育的推動下以及新課改的實施;我校也先后派送教師到“杜郎口”學校及其他一些兄弟學校及特色教育機構取經(jīng)學習;但大部分教師仍然沿用舊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明顯在穿新鞋走老路,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出現(xiàn)極端分化現(xiàn)象,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大大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通過對表演行為的探討、界定,以及表演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使得學生表演這種教學方式更好的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教師能夠更好的教學。通過對課堂表演教學的特點、原則、類型、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及實施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探討課堂表演教學作為英語教學活動方式在理論上的可行性,以及這種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該如何付諸實踐,為豐富中學英語教學方法提供有益補充。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研究的實踐意義:本文的實踐意義在于讓更多的農(nóng)村一線英語教學工作者認識到課堂表演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促進作用,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成就感。讓英語教師認識這一教學法,并利用這種教學法為改善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2)研究的理論意義:對課堂表演教學的研究有助于豐富農(nóng)村英語教學法的多樣性,是眾多英語教學法的有益補充。對表演教學法進行研究后,能使表演法提升到一個為學者和一線老師認可的教學模式,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后來者更深入地研究課堂表演教學在農(nóng)村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起到催化提高效應。
三、支撐性理論。
(一)理論依據(jù):
該課題研究以現(xiàn)代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論為依據(jù)。
1、現(xiàn)代教學論。
現(xiàn)代教學論把教學看作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實踐活動。其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探究,而不是接受。把教學看作是以理解為基礎的體驗生活和建構生活的過程,教學是學生生活的主要時空。教學目標的確定、師生關系的建構、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設計,都與學生發(fā)展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教學成為學生以理解、體驗、感悟為基礎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動。把教學看作是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時空內(nèi),圍繞一定的主題所進行的多向的交往活動,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
2、有效教學理論。
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tǒng)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上?!皩W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它強調(diào):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fā)展。有效學習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生學習的原有狀況是教學深化的根本出發(fā)點和依據(jù),備課當然要“備教材”,但主要的是“備學生”,重在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找出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認知結構之間的結合點;“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課堂教學是教學生學習,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學活動圍繞學習活動、教學進程、等一切以學生的學習情境為轉移;教學評價以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為標準,不是看教師講得如何,而是看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教學條件是否適宜,是否有效。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本文研究的內(nèi)容是先通過文獻查詢了解前人對與課堂表演教學相關的論文的研究情況,總結概括出本文所講的“課堂表演教學”的內(nèi)涵,歸納其特點,得出“表演”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再結合實際農(nóng)村英語課堂中最主要的表演素材來源給課堂表演教學分類,參考新中學英語課程目標和相關的教育學理論提出課堂表演教學原則,以及如何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采用課堂表演教學。
五、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2)問卷調(diào)查法。(3)訪談法。
六、課題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主要采用了文獻研究法、問卷和訪談調(diào)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從理論到實踐探索課堂表演教學在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催化提高效應切入點及途徑的研究。
七、課題研究過程
本課題周期為二年(2013年10月----2015年8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成立小組,召開課題會議,制定課題管理方案。
第二階段:課題開展階段。資料整理和收集,撰寫調(diào)查報告,研究論文等。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評估,驗收。
八、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1、完成了表演教學的調(diào)查報告,論文集,研究報告。
2、通過課題的研究教師理論水平和創(chuàng)新表演能力得到增強,思維模式和教學模式有較大改變,同時業(yè)務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3、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較大的提高,并對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九、課題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設想。
在課題研究的課程中,由于研究資金的欠缺及一些理論上客觀環(huán)境的缺乏,同時還缺乏高級理論專家的指導,可能在廣度或深度上還不夠,再加上自身理論水平的不足,對形成某種現(xiàn)象缺乏深刻的理論依據(jù)來支撐自已的觀點。今后,將向校長室提議,增加英語的課研組人員,并自覺深入的學習理論,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理論水平。把課題的研究深入化、規(guī)?;?。真正把研究與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做到用科學的理論引領教學。
十、總結:
通過這段時間的課題實驗研究,我們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了較大的改觀。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會進一步探索英語課堂教學的新路子,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努力實現(xiàn)充滿活力、愉悅、高效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