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生油的不飽和度可以用氯化碘加成法進行測定,氯化碘加成法也稱韋氏法,筆者利用韋氏法測定出花生油中的碘值。
關(guān)鍵詞:韋氏液;測定;花生油;碘值
伴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日常的膳食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油脂是現(xiàn)代居民膳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油脂可以為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熱量、能量和其他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證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膽固醇含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腦細胞活力、增強記憶力及思維能力;與此同時油脂中還有飽和脂肪酸,如果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就會造成血粘度和血壓升增高,進而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
由此可知,在評定食用油營養(yǎng)水平高低時,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是重要評測指標,對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檢測有助于規(guī)范食用油生產(chǎn),保障人們飲食安全。
不飽和度是用來衡量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不飽和度則是用油脂碘值來體現(xiàn)。這里說的油脂碘值,就是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每100g油脂加成反應(yīng)所需要加入碘的克數(shù),碘值越高,就表示油脂的不飽和度越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大。
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用來檢測油脂碘值,其中氯化碘加成法又稱為韋氏加成法,這個方法有操作簡單、快速、結(jié)果準確等特點,是測定油脂碘值的最常用的方法。
1 基本原理
將過量的氯化碘溶液和不飽和化合物分子中的雙鍵進行定量的加成反應(yīng):
反應(yīng)完全后,加入碘化鉀溶液,與剩余的氯化碘作用析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同時做空白試驗。
KI + ICI → I2 +KCI
I2+2Na2S2O3→2NaI+Na2S4O6
分析結(jié)果計算如下:
式中,V0——空白試驗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試樣試驗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126.9 ——碘的摩爾原子量;
C——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m——試樣的質(zhì)量,g。
2 測定條件
1)為使加成反應(yīng)完全,鹵化劑應(yīng)過量100%~150%,氯化碘的濃度不要小于0.1moL/L。
2)試樣的溶劑常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
3)加成反應(yīng)不能有水存在,儀器要干燥。因為一氯化碘遇水發(fā)生分解。
4)反應(yīng)是瓶口要閉封,防止一氯化碘揮發(fā);并不能有光照,防止發(fā)生取代副反應(yīng),一般應(yīng)在暗處靜置30min,如果碘值在150以上或是共軛雙鍵時,應(yīng)靜置60min。
3 實驗部分
3.1 儀器
碘量瓶(500 mL),移液管(25.00 mL),滴定管(50 mL)
3.2 試劑
三氯甲烷 碘化鉀20%
淀粉指示劑(0.5%)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0.1 moL/L)
韋氏液:取一氯化碘16.5克于1000mL干燥燒杯中,加冰乙酸1000mL溶解,然后轉(zhuǎn)入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
試樣:花生油
3.3 花生油中碘值的測定
用減量稱量法稱取花生油0.25~0.3克于500mL干燥的碘量瓶中,加入10mL三氯甲烷,輕輕搖動,使油樣完全溶解,準確加入25.00韋氏液,塞緊瓶塞,并用少量碘化鉀液封口(勿使流入瓶內(nèi))搖勻后放暗處(室溫20℃)60min, 取出沿瓶口加20%碘化鉀10mL,稍加搖動,以100mL蒸餾水沖洗瓶塞及瓶口,用已經(jīng)標定好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濃度為0.1246 moL/L)滴定至淡黃色,加入2 mL淀粉指示劑,繼續(xù)滴定至藍色剛好消失即為終點。同樣條件下進行空白試驗,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計算試樣的碘值。
3.4 花生油中碘值的數(shù)據(jù)記錄
3.5 花生油中碘值的計算公式
3.6 結(jié)論
通過測定可以得到花生油的碘值為105.3。
參考文獻:
[1] 杭州大學分析化學教研室編.分析化學手冊,第二分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7:608-631.
[2] 黃一石.儀器分析[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3] 朱嘉云.有機分析[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簡介:
胡敏(1963-),貴州貴陽人,漢族,高級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分析與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