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任何一個熱愛音樂的人,都不會繞過巴赫。他第一個把各國不同風格的音樂成功地糅合在一起,他為人類譜寫了幾百首不朽的傳世樂章,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被后人評價為:“使上帝的話語廣為流傳,使音樂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頂點?!痹诎秃找院蟪霈F(xiàn)的世界上所有偉大的音樂家,幾乎全部受過他的滋養(yǎng)。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卻在有生之年一直沒有擺脫卑微的職位和貧窮的窘迫。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國中部的愛森納赫。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zhèn),可它的市民卻酷愛音樂。該市古代的城門上就刻著“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zhèn)中照耀”的字樣。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對于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小巴赫來說,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原是十分幸運的,然而命運之神卻給這位未來的偉大音樂家安排了巨大的磨難:他9歲喪母,l0歲喪父,只得靠大哥撫養(yǎng);盡管家里存放著大量音樂資料,可專橫的兄長就是不允許他翻閱學習,無論他怎樣苦苦懇求也無濟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離家外出與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畫地抄下來,歷時長達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損壞了他的視力,晚年不得不在雙目失明的痛苦中度過。但是他對于音樂的執(zhí)著卻并沒有打動兄長。
15歲時,巴赫再也忍受不了兄長的虐待,只身離家,走上了獨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古鋼琴、小提琴、管風琴的演奏技藝,被呂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設的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這里的圖書館藏有豐富的古典音樂作品,巴赫一頭鉆進去,汲取、融合著歐洲各種流派的藝術(shù)成就,開闊了自己的音樂視野。為了練琴,他常常徹夜不眠。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數(shù)十里去漢堡聆聽名家的演奏。
巴赫曾向許多有名的音樂家請教,但卻從未得到過一位正式老師長期的指導。但正因如此,他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處尋找與吮吸營養(yǎng)。后來,他在一家室內(nèi)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在隨后的20年中,巴赫主要是以一位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
巴赫從未居過高位,他的生活一直是勉強能養(yǎng)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遠不如莫扎特和貝多芬、李斯特和蕭邦那樣聞名,有些雇主甚至并不賞識他的才能。萊比錫教會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樂家”,只是他們未能雇上最初認定的兩位人選,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讓巴赫擔任歌詠班的領唱。
……
巴赫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他前奏曲;100多首其他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xié)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圣樂曲及許多其他樂曲,總計起來寫出了800多首嚴肅樂曲。但是,巴赫在世時作品一直不為人們欣賞,他既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贏得社會的承認,是后來的莫扎特和貝多芬首先發(fā)現(xiàn)了他的寶貴價值。他們?yōu)榘秃找魳返纳羁獭⑼昝琅c無懈可擊所折服。當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時,不禁驚嘆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今天,全世界任何一個嚴肅的音樂場所都在演奏巴赫的音樂,巴赫被稱為“不可超越的大師”。世界公認:他的出生,是音樂的幸運,也是世界的幸運。
(選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3期,有刪改)
閱讀思考
1.在《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中,貝多芬求學的經(jīng)歷是非??部赖?,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把個人的苦難生活變成了創(chuàng)作力量的源泉。那么,文中的巴赫在創(chuàng)作音樂的過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難呢?他是如何解決的?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探究巴赫登上音樂巔峰的原因。
3.文章以“他不是小溪,是大海”為題目有何妙處?